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观潮》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观潮》教案 新人教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5:14:55

第28课 《观潮》

教与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反复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②品读赏析,感受文章精练生动的语言特色。

③品味文章所描绘的雄伟壮丽的意境和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进一步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文章中体现的自然美与人情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 教与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 教与学方法: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朗读复述法、研讨点拨法 。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领略美景,走进宋代周密的《观潮》。 二、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倾听潮声:初读——读准字音,读对节奏

1、学生自由读(要求在文中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

2、小组解决疑难字词读音,并合作朗读(读准字音和句读)

3、学生范读,其余学生聆听并评价(要求从字音、句读方面评价)

4、教师指导总结:文言文中容易读错的字音,如通假字,多音字,生僻字等,要读准字音,首先就要借助工具书解决此类字。 5、齐读

学法指导:朗读是文言教学的基础,在诵读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难字音,词法方面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并由学生互相解答,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走近潮景:精读——以读会意,理解文意

1、结合课文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勾划出有困难的地方。 2、提出翻译课文时遇到的困难,小组交流共同解决。 3、小组齐读 点拨、明确:

①既望——“既”是“已经”的意思,“望”是指农历十五,“既望”即是指农历十六日。

②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翻译时“于水面”要提前作状语,译为“同时在水面上有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 ③仅有“敌船”,为火所焚——“为”表示被动,译为“被”,原句的意思是:只剩下“敌船”被火

焚烧。

④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意思是:在万仞高的巨浪中浮沉。 4、教师找学生逐段翻译句子,其余的学生点评、补充。

既望:农历十六日 方其远出海门:当……的时候 沃日:冲荡太阳 倏尔黄烟四起:突然、忽然 人物略不相睹:一点点 随波而逝:去、往 鲸波:巨浪 万仞:形容浪头极高 江干:江岸 舸:船 倍穹:(价钱)加倍的高 僦赁:租用 5、学生自己巩固译文、重点词语的意思。 6、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7、集体交流。

明确:第一段:描写了海潮的雄伟气势。 第二段:描写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 第三段:描写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 第四段:写观朝人数之众多。 8、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测试题: 解释加点的词语: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方其远出海门 吞天沃日

艨艟数百 倏尔黄烟四起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僦赁看幕 翻译句子:

①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②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③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④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9、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同桌批改,有疏漏的地方重新巩固。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一句大有横空出世之势,先声夺人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2、古人说:“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说明写文章选词炼字是多么重要。试从课文中找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探究学习] “吞天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倏尔”一词表现了水军动作神速。 “披”、“文”、“持”、“争”、“鼓” 、“上”、“出” 、“没”、“腾”、“变”、“沾”动词蝉联而下,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虽席地不容闲也”的“也”,是用来加强肯定语气的助词,强调观潮人特别多。

3、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 “观潮”的?

[探究学习]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涨潮之状,水战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作者由远而近写“涨潮之状”。“水战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闲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 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探究学习]课文前三段分别描写了钱塘江潮的气势。 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儿的突出表现,这些都是正面直接描写。最后一段则是从侧面描写,观潮的人越多,越是说明钱塘江潮气势的壮观,越是说明水军操练及吴中健儿的本领高强,人人都想一睹为快。这样,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对正面描写起了衬托的作用,使文章中心更突出,更具有表现力。

学法指导:学生研读课文,设计问题,质疑答疑,可自主探究,也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师针对学生提的问题,提出学生没有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交流。 三、拓展延伸

1、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作者在描写了浙江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之后,又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 这样的描写,使雄伟之上更添雄伟,壮观之上更添壮观;使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给读者极其美妙的感受,在身临其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作者如此着意刻画出人是自然的精灵,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风景因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加精彩美丽,表现了人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精神。

2、据说近几年,有不少人因看钱江涌潮而丧命,是否说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胆识敢于弄潮争标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这种斗志了?

今人用摩托车与大潮赛跑,在大潮中架船张帆,还有更多的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冒险活动。 教师顺势设问: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可能会说,象长江漂流、飞跃壶口瀑布以及今年的10月15日的神舟5号飞天都能表明现在的我们更是具有挑战性。这些英雄壮举更能激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同学们在感悟自然之美的同时别忘了人是万物的主宰者,宇宙的精灵,我们要用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去拼搏,这无疑是人格美的一大体现。 四、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吞天沃日 ②京尹 ③艨艟 ④一舸无迹 ⑤泅者 ⑥僦赁看幕 2.解释加粗词。 ①方其远出海门: ②吞天沃日: ③略不相睹: ④一舸无迹: ⑤随波而逝: ⑥倍穹: 3.《观潮》是_______朝的_______所写,写的是回忆南宋时期于京都__________(今杭州)外观看________大潮的盛况。

4.古诗文中写潮的名句很多,试写出四句。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5.开放探究

(1).宋朝时观潮在临安(今杭州),今天应在海宁为最佳,这一变化能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找资料,了解钱塘江特大海潮形成的条件,填写好下列空格。 大江潮形成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业布置

1、继续朗读,充分体会文章体现的自然美和人性美。

2、收集世界奇特景观的资料、图片,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 观潮--周密

海潮的雄伟气势 正 水军演习的宏大场面 侧 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巧 结 观朝人数之众多 合

七、学后记:

教后记: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①wò②yǐn③méng chōng④gě⑤qiú⑥jiùlìn

2.①当……时 ②用水淋洗 ③看见 ④船 ⑤去,往 ⑥高 3.宋 周密 临安 钱塘江

4.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②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③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⑤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5.(1).沧海桑田是历史的规律。 (2).一是必须是“朔”(中国农历初一)或“望”(农历十六),即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连成一条直线;二是这“朔”或“望”必须最靠近“秋分”节气(在公历九月二十三日左右);三是“朔”或“望”必须发生在月球最接近地球时。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28课 《观潮》 教与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反复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②品读赏析,感受文章精练生动的语言特色。 ③品味文章所描绘的雄伟壮丽的意境和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进一步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文章中体现的自然美与人情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 教与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 教与学方法: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朗读复述法、研讨点拨法 。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