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薄煤层沿空留巷技术表 - 图文
淄矿集团科技进步奖申报书
专业分类: 项目名称 薄煤层半煤岩沿空留巷技术 1 淄博光正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单位 2 1 李庆民 主要完 成人员 2 丁 波 3 焦向东 4 朱于周 5 杜 刚 6 刘桂记 7 李家安 组织鉴 定单位 工作起 止时间 成果水平 鉴 定 时 间 成果用于 生产时间 2002~2007 2002~2007 申报单位 淄博光正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盖章) 申报日期 2007.7.1
-1-
申报奖励项目的详细内容及理由 光正公司开采的煤层有1煤层、2煤层、3-1煤层、4煤层、7煤层和9-1煤层,煤层厚度均在0.6m~0.9m之间,煤层薄,断层多,回采工作面接续紧张,在井下流传着一句话,叫“扛着溜子找炭”。回采工作面上下顺槽的掘进速度制约着回采工作面的接续。为此在回采工作面顺槽布置上采取单巷布置,采取沿空留巷技术。每一条顺槽(采区最上下端顺槽例外)即作为本区段的轨道巷又作为上区段的运输巷,顺槽均采用单巷布置,上下工作面之间采用沿空留巷的方法进行回采,也称无煤柱护巷。 在采区布置回采工作面时,将采区一翼的第一条顺槽布置为运输机巷,第二条顺槽布置为轨道巷(工作面溜尾端),轨道巷留设小煤柱。回采第二区段时,第二条顺槽布置为运输机巷,第三条顺槽布置为轨道巷(工作面溜尾端),继续轨道巷留煤柱护巷。逐面循环进行回采。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工艺为机采配和爆破落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沿空留巷的具体做法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在保留巷道采空区一侧留设小煤柱保护巷道,煤柱规格为工作面推进方向5m ,工作面倾斜方向4m,煤柱之间留设长4m×宽2m×高为煤层厚度的出口。工作面回采后在煤柱出口内靠巷道侧支设两排木柱控制煤柱出口顶板,并及时砌砖密闭封闭出口杜绝漏风。第二种形式是在巷道旁边垒砌3m宽的矸石充填带维护巷道。第三种形式是在巷道旁边按3m一个“井”字型木垛来维护巷道。 第一种形式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安全又方便又节约人工
-2-
和材料。 第二种形式是用在工作面运输机机头侧无法留设煤柱,从工作面获取料石比较方便的情况下使用,此种形式也比较安全方便,但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工。 第三种形式是用在工作面运输机机头侧无法留设煤柱又没有充填料石时采用,此种形式要求巷道顶板完整稳定,需要投入较多的坑木。 公司多年的实践证明,回采巷道采用沿空留巷,能满足回采期间的安全和生产需要,减少回采巷道的掘进量。采用沿空留巷的关键就是煤柱的留设尺寸和煤柱出口(或矸石充填带及木垛的质量)的控制质量。
-3-
创新点、技术关键: 1.顺槽采用单巷布置,沿空留巷,减少回采巷道的掘进量。 2.合理布置回采工作面上下两巷,将工作面循环运输机机尾布置在保留巷道一侧,便于采取第一种沿空留巷形式。 推广应用情况:工作面顺槽均采用单巷布置,采用沿空留巷的方法进行回采。 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情况 时期 项目 新增产值 新增利润 节 约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累 计 年 均 225万元 225万元 225万元 675万元 225万元 经济效益: 1.减少回采巷道(顺槽)掘进量,降低了掘进率。按每个回采工作面少掘进一条顺槽计算,每年少掘进顺槽4500m(32万吨÷80m÷0.8m÷1.4÷80%),按500元/m计算,每年减少投入225万元。 2.缓和采场接续紧张的局面。 单位财务部门(盖章) 社会效益情况: 1.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 2.减少了矿井的排矸量,从而减少了矸石对地面的占用和环境的污染。 集团公司专业组评审情况及推荐意见 评 价 内 容 成果的先进性 成果的创新性 成果的难易程度 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推广应用情况 累计得分 专业评审小组负 责人意见及签字
评 价 意 见 推荐等级 得 分 年 月 日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