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以平坦吗
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
我是一只飞翔的燕子 报我以不幸吗
我是一根劲松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
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教学反思
1 .师生之间形成了积极的互动效应。我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比如在与学生谈话交流时,既注意认真倾听,又注重适时的点拨,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学习活动的设计注重层次性。其中“再现当年科宁斯对罗斯福夫人的采访过程”这一环节,我没有满足于课堂表面的热闹气氛,尽量消除“为表演而表演”的倾向。我始终把握住语文课的个性特征,一切学习活动着力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不搞花架子,切实地帮助学生,给予学习方式方法上的点拨,使整堂课中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层次地提高。课尾,学生创作自己的人生格言时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体现了他们对课文重点——罗斯福夫人那段含义深刻的语言由衷的领悟和感慨,从而掀起了整节课的高潮。
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学习与生活都需要收集有关的资料、收集资料的作用及怎样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无阅读、写作文,还是进行口语交际,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等,处处需要我们收集有关的资料。那么,收集资料有什么作用?怎样收集资料?(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学习读写例话——《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二、自学例话,交流点拔 1、自由默读,思考勾画
(1)阅读文章,注意收集有关资料有什么好处。 (2)收集资料的方法有哪些。 2、全班交流,教师占拨。
(1)结合文中例子、所学课文或课外所阅读文章,谈谈收集有关资料的好处。
(2)交流收集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确定最适合本地人际的方法,一般来说最主要、最常用的是查阅书报
杂志。
(3)如何查阅书报杂志?(先看目录、标题,再找到相关页码、版面快速浏览,然后从中找出需要的资料摘抄、剪贴或复印。)
三、互相交流课外收集的资料
交流内容:平时收集的与本单元所学四篇课文有关的课外资料。 交流方式(出示小黑板,下列方式请任选一种): 展示、介绍图片
播放音像制品,一般不超过3~5分钟 朗读文字资料片断
交流过程:先独自或小组合作准备,再上台向全班展示介绍,教师随时激励学生收集资料的热情,充分肯定好的点子、办法 四、布置作业
注意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为口语交际、习作做好准备
积累·运用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积累运用包括词语积累、阅读短文、口语交际练习和习作练习。这些训练项目,设计了“克隆”问题,事前要指导学生找阅有关资料,以利于对这些问题的了解。 教学目的:
1、积累不同类型的叠词。
2、阅读短文,了解李四光和他的科学精神,激发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 3、口语交际练习,了解克隆技术,充分进行想象,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4、以“假如我会克隆”为题,写一篇作文。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积累
1、读读词语,看看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2、请按不同类型再找几个 3、分类背一背
ABCC:小心翼翼 得意洋洋 众目睽睽 相貌堂堂 风度翩翩 想入非非 兴致勃勃 两手空空 气息奄奄 气势汹汹 忠心耿耿 信誓旦旦 剑戟森森 神采奕奕 温情脉脉 磨刀霍霍 无所事事 人言啧啧 人心惶惶 忧心忡忡
AABB:堂堂正正 唯唯诺诺 鼓鼓囊囊 熙熙攘攘 兢兢业业 浑浑噩噩 卿卿我我 悠悠忽忽 悠悠荡荡 勤勤恳恳 三三两两 鬼鬼祟祟 战战兢兢 期期艾艾 恍恍惚惚 二、阅读短文
1、自由读短文。
要求:把短文读通、读顺,不读错别字。
2、默读课文。
思考:李四光是怎样从一块奇怪的大石头发现第四纪冰川的活动的? 3、交流
4、三读课文,说说自己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5、交流收集的李四光的资料。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这次口语以“假如我会克隆,我要??”为题进行。大家都知道孙悟空能用自己身上的毫毛变出无数个小孙悟空的离奇神话,你们信不信,这个神话故事在今天可以变成现实。如:复制,我们都知道,请一位同学谈谈什么是复制,在哪儿有应用? 二、理解克隆
1、请说说复制有那些近义词。 2、什么叫“克隆”?
3、你知道有关哪些克隆的知识,请讲给同学听听。 4、展开想象,把你想克隆什么说给大家听。 5、小组中展开竞赛,互相说说,比比、评评 (1)克隆花草,绿化美化环境。
(2)克隆稀有动物,使这个动物家族兴旺起来。 (3)克隆人体器官,医治疑难病症。 6、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参加全班决赛。
7、互相评议,看谁的想法最奇妙,最有益于人类。 评价标准:
(1)想法奇妙:想象力丰富而独特。
(2)有益于人类:要以人类的和平与健康为最高准则。 (3)口齿清楚,话语流畅。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 一、审题
1、这次习作练习,是把口语交际中有关克隆的想像写出来。 2、要写清楚克隆什么?为什么要克隆它。 3、题目可以用“假如我会克隆”“我要??”也可以根据文章的美容自己顶题目。 二、写作指导
1、回忆口语交际课中的精彩场面。
2、说说你对什么最感兴趣,可以写自己说过的,也可以写受到别人启发的。 3、小小组轮流说:一个同学说,大家帮他修改补充。 三、提出注意点
1、仔细审题,不偏题。 2、语句通顺,有条理。 3、不写错别字
4、想象合理,没有漏洞。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课时
1、交流优秀作品
2、共同修改一到两篇作文 3、自己修改作文
4、组织“未来克隆展”,把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和优秀习作展出。 教学反思
有人说当今小学生的生活面太窄,生活内容太单调。其实学生并缺少生活,而是缺少对生活的关注,缺少发现。作为教师,所要做的是尝试着通过各种途径来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
10、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七步诗》作者曹植。“七步诗”指走七步时间内做成的诗。曹植的兄长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后,忌妒弟弟的才学。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的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出就杀头。曹植聪明过人,在七步内做了这首诗,曹丕没能得逞。
《长歌行》出自汉乐府,“长歌行”的“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这首诗用季节的变换作比喻,说明一年里哺育万物生长的最好季节是春天,而人的一生当中最宝贵的时光是年轻力壮的时候。用江河不能西流作比喻,说明时间一去不复返,劝导人们从小要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年华。
《出塞》作者王昌龄。唐朝初期,在阴山南面的地区,民族之间的战争不断。这首诗歌颂汉将李广,叹息朝廷用人不当,驻守将领无能。诗中的景物描写寄托了诗人深厚的思想感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教学目的:
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熟练背诵,默写《出塞》。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步诗》 1、范读课文。
2、解题:七步诗是在走七步路时间以内做成的诗,曹丕命令兄弟曹植在这个很短的时间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就杀头,于是,曹植就作出了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3、自学这首诗。 (1)自读课文。
(2)看注释理解诗的意思。 (3)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4、指导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1)煮豆持作羹:煮豆用来作羹。
(2)漉菽以为汁: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3)萁在釜下燃:豆秸在锅下燃烧。 (4)豆在釜中泣:豆子在锅中哭泣。
(5)本是同根生:豆子和豆秸生在同一条根上。
(6)相煎何太急:你为什么烧起猛火来煎熬我?你这么急迫地残害我是为什么呀?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用豆子比自己,豆秸比兄长曹丕,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对曹丕兄弟残杀的不满,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
二、学习《长歌行》
1、用上面的方法,学习这首古诗。
(1)青青园中葵:园子里绿绿的蒲葵树。
(2)朝露待日唏:早晨沾上了露水,等到太阳出来时就晒干了。 (3)阳春布德泽:温暖的阳光为大地送来恩泽。 (4)万物生光辉:花草树木都打起了精神。 (5)常恐秋节至:就怕秋天快要到来。
(6)昆黄华叶衰:密密的树叶会变得枯黄,花儿会凋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