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冬期施工措施
冰、污染的砖或砌块。
2)砌筑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 3)现场拌制砂浆所用砂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0mm的冻结块或冰块; 4)石灰膏、电石渣膏等材料应有保温措施,遭冻结时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 5)砂浆拌合水温不宜超过80℃,砂加热温度不宜超过40℃,且水泥不得与80℃以上热水直接接触;砂浆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且不得二次加水调整砂浆和易性。
(2)砌筑间歇期间,宜及时在砌体表面进行保温性覆盖,砌体面层不得留有砂浆。继续砌筑前,应将砌体表面清理干净。
(3)砌体工程宜选用外加剂法进行施工,对绝缘、装饰等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采用其他方法。
(4)施工日记中应记录大气温度、暖棚内温度、砌筑时砂浆温度、外加剂掺量等有关资料。
(5)砂浆试块的留置,除应按常温规定要求外,尚应增设一组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块,用于检测转入常温28d的强度。如有特殊需要,可另外增加相应龄期的同条件试块。
2、外加剂法
(1)采用外加剂法配制砂浆时,可采用氯盐或亚硝酸盐等外加剂。氯盐应以氯化钠为主,当气温低于-15℃时,可与氯化钙复合使用。其掺量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和规范规定。
(2)砌筑施工时,砂浆温度不应低于5℃。
(3)当设计无要求,且最低气温等于或低于-15℃,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应较常温施工提高一级。
(4)氯盐砂浆中复掺引气型外加剂时,应在氯盐砂浆搅拌的后期掺入。 (5)采用氯盐砂浆时,应对砌体中配置的钢筋及钢预埋件进行防腐处理。 (6)砌体采用氯盐砂浆施工,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墙体留置的洞口,距交接墙处不应小于500mm。
(7)下列情况不得采用掺氯盐的砂浆砌筑砌体: 1)对装饰工程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2)使用湿度大于80%的建筑物;
3)配筋、钢埋件无可靠防腐处理措施的砌体; 4)接近高压电线的建筑物(如变电所、发电站等);
8
5)经常处于地下水位变化范围内,以及在地下未设防水层的结构。 3、暖棚法
(1)暖棚法适用于地下工程、基础工程以及工期紧迫的砌体结构。 (2)暖棚法施工时,暖棚内的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3)砌体在暖棚内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暖棚内的温度确定,并应符合下表规定:
暖棚内温度(℃) 养护时间(d) 5 ≥6 10 ≥5 15 ≥4 20 ≥3 (三)钢筋工程 1、一般规定
(1)钢筋调直冷拉温度不宜低于-20℃。预应力钢筋张拉温度不宜低于-15℃。 (2)钢筋的负温焊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等焊接方法。当采用细晶粒热轧钢筋时,其焊接工艺应经试验确定。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宜进行施焊。
(3)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和检验,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应防止撞击和刻痕。
(4)钢筋张拉与冷拉设备、仪表和液压工作系统油液应根据环境温度选用,并应在使用温度条件下进行配套校验。
(5)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得对HRB335、HRB400钢筋进行冷弯加工。 2、钢筋负温焊接
(1)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三级风焊接时,应采取遮挡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2)热轧钢筋负温闪光对焊,宜采用预热―闪光焊或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钢筋端面比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端面不平整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
(3)钢筋负温闪光对焊工艺应控制热影响区长度。焊接参数应根据当地气温按常温参数调整。
采用较低焊接变压器级数,宜增加调整长度、预热留量、预热次数、预热间歇时间和预热接触压力,并宜减慢烧化过程的中期速度。
(4)钢筋负温电弧焊宜采取分层控温施焊。热轧钢筋焊接的层间温度控制在150℃~350℃之间。
(5)钢筋负温电弧焊可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焊条和焊接
9
电流。焊接时应采取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缝等措施。
(6)钢筋负温帮条焊或搭接焊的焊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帮条与主筋之间应采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采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与帮条或搭接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20mm;
2)帮条焊的引弧应在帮条钢筋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帮条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 3)焊接时,第一层焊缝应具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或定位焊缝熔合良好;平焊时,第一层焊缝应先从中间引弧,再向两端运弧;立焊时,应先从中间向上方运弧,再从下端向中间运弧;在以后各层焊缝焊接时,应采用分层控温施焊;
4)帮条接头或搭接接头的焊缝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焊缝宽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70%。
(7)钢筋负温坡口焊的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缝根部、坡口端面以及钢筋与钢垫板之间均应熔合,焊接过程中应经常除渣; 2)焊接时,宜采用几个接头轮流施焊;
3)加强焊缝的宽度应超出V型坡口边缘3mm,高度应超出V型坡口上下边缘3mm,并应平缓过渡至钢筋表面;
4)加强焊缝的焊接,应分两层控温施焊。
(8)HRB335、HRB400钢筋多层施焊时,焊后可采用回火焊道施焊,其回火焊道的长度应比前一层焊道的两端缩短4mm~6mm。
(9)钢筋负温电渣压力焊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渣压力焊宜用于HRB335、HRB400热轧带肋钢筋; 2)电渣压力焊机容量应根据所焊钢筋直径选定;
3)焊剂应存放于干燥库房内,在使用前经250℃~300℃烘焙2h以上。
4)焊接前,应进行现场负温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经检验满足要求后方可正式作业;
5)电渣压力焊焊接参数可按《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 104-2011选用; 6)焊接完毕后,应停歇20s以上方可卸下夹具回收焊剂,回收的焊剂内不得混入冰雪,接头渣壳应待冷却后清理。
(四)混凝土工程 1、一般规定
10
(1)冬期浇筑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蓄热法、暖棚法、加热法等施工的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其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时,不应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40%;
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采用综合蓄热法、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4 MPa;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时,采用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5MPa;
3)对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50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 4)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50%; 5)对有抗冻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0%; 6)当采用暖棚法施工的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剂时,可按综合蓄热法临界强度取值; 7)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受冻临界强度。 (2)混凝土冬期施工应按《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 104-2011附录A进行混凝土热工计算。
(3)混凝土的配制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蒸气养护时,宜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2)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80㎏/m3,水胶比不应大于0.55。 3)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4)强度等级不大于C15的混凝土,其水胶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可不受以上限制。 (4)拌制混凝土所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掺加含有钾、钠离子防冻剂的混凝土,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此类物质的材料。
(5)冬期施工混凝土选用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相关规定。非加热养护法混凝土施工,所选用的外加剂应含有引气组分或掺入引气剂,含气量宜控制在3.0%~5.0%。
(6)钢筋混凝土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质量的1%。掺用氯盐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且不宜采用蒸气养护。
(7)在下列情况下,不得在钢筋混凝土中掺用氯盐:
1)排出大量蒸汽的车间、浴池、游泳馆、洗衣房和经常处于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的房间以及有顶盖的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等在高湿度空气环境中使用的结构;
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