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教案(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第1章)

教师教案(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第1章)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3:29:39

1.2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保障人类的安全生产,有三大安全对策:一是安全工程技术对策,这是技术系统本质安全化的重要手段;二是安全教育对策,这是人因安全素质的重要保障措施,三是安 全管理对策,这一对策既涉及物的因素,又涉及人的因素。 一、安全管理的历史演变 1、原始社会阶段

安全问题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生产劳动中的安全总是伴随着人类劳动产生的,安全与生产劳动总是分不开的。有组织的安全管理,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自从劳动创造人类以后,人类就开始为了生存而斗争,在获取生活、生产资料的同时,还必须学会保护自己,以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是早期的安全意识。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人类对保护自身的安全健康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通过观察、调查及血的教训,总结了一些安全防护措施和技术。 2、18世纪中叶

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引起工业革命,机器代替了传统的手工生产,机械动力被普遍使用。劳动者在使用机器过程中,被机器伤害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劳资矛盾激化,资本家不得不做出起码的让步,同意适当的改善劳动条件。另一方面,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迫使资本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考虑安全问题。

19世纪初,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在生产效率日益提高的同时,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从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初的一百年里,仅美国发生了一万次锅炉爆炸事故,造成大量人员的伤害,人们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一方面从技术上进行防护,一方面从管理入手,逐渐形成了安全管理的概念。 3、20世纪60年代

形成针对劳动安全与卫生的立法高潮。 4、20世纪90年代

进入20世纪以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环境污染和重大工业事故相继发生,由于现代工业的安全管理和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目的基本一致,近几十年以来,安全技术和管理在国内外发展迅速。90年代以来,国际上进一步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经济发展中,加强企业安全卫生管理成为政府及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伤亡事故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某些劳动条件恶劣或职业危害严重的行业,将会招不到高素质的职工,人员素质差将会导致更多事故发生;职业危害所产生的劳动争议迅速增加,矛盾容易激化;事故会形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二、推行安全管理的意义 1、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但自然界对人类的反作用也日益严重了,在现代化的大型厂矿里,生产设备大型化、高速化,生产过程的高度连续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同时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害,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和不安全因素日益增多,一旦被某种条件诱发,设备不能正常运行,便会在一瞬间散发出巨大的能量,造成大的灾难。 2、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例:设我国所有厂矿企业的千人负伤率平均为2,每人次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60天,按1981年统计,全国共有职工10940万人。如果以每人每年有效工作日300天为 基准日数,1981年全国平均每个职工年创产值4750元,则(1)全国当年仅因工伤事 故休工造成的产值损失为多少?(2)如果加强安全管理,使千人负伤率降低为1,则产值损失又变为多少?

解:(1)2‰×10940×60÷300×4750=20786万元 (2)1‰×10940×60÷300×4750=10393万元

目前,我国每年因生产事故和职业病所造成的损失为500——1500亿元。 3、搞好文明生产,实现生产条件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据国际劳工组织(ILO)报告,全世界每年死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人数约为200万。这比交通事故死亡近百万人,暴力死亡56.3万人,局部战争死亡30万人、艾滋病死亡31.2万人、吸毒死亡十余万人都要多。职业领域每天有超过5400人死于工作中的事故;每分钟有4人因工作死亡,因此,职业工伤和职业病成为人类的最严重的死因之一。

1.3与安全有关的学科体系

安全科学虽然是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在国内外兴起,但发展很快。它的诞生首 先是以它的学科理论刊物出版和世界性学术会议召开为标志。1973年最早出版的《安 全科学文摘》杂志;1981年德国安全专家库赫曼发表《安全科学导论》;1990年9月 在德国科隆市举行了第一次世界安全科学大会;1991年1月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创办了这个学科理论刊物《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同年5月,由11个国家17名编委共同编辑并已出版了14年之久的国际性刊物《职业事故杂志》,在荷兰宣布改名为《安全科学》。再就是高等院校三级学位学科、专业教育的建立;安全工程、卫生工程、职业卫生医学以及安全系统工程和安全管理工程等工程技术与技术科学两个安全科学技术层次,在国外都已相当成熟并开始向基础科学学和哲学层次升华。

一、安全科学的内容

由于安全科学是一门新的学科,至今对一些概念及思考问题的角度仍没有统一的认识。德国教授库赫曼对安全科学作了这样的阐述:“安全科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应用技术所产生的任何损害后果控制在绝对的最低限度内,或者至少使其保持在可容许的限度内??,在实现这个目的的过程中,安全科学的特定功能是获取和总结有关使用技术系统的安全状况和安全设计的知识,以及预防技术系统内固有危险的各种可能性,并将发现和获取的知识应用于安全工程之中;简言之,安全科学是研究安全问题的,是关于安全的学说。”比利时的丁?格森教授对安全科学定义为:“安全科学研究人、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建立这三者的平衡共生为目的。”1985年,我国学者刘潜将安全科学定义为:“安全科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综上所述,安全科学是一门主要研究生产劳动过程中人与自然(工具、对象、环境)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这些关系中如何防止事故,保证安全的规律的科学。

1、安全管理学:对安全生产工作从组织上、管理上、制度上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以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的科学。

2、安全工程学:针对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研究分析其发生原因及危害性,从物理、化学、机械性能、结构等方面找出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原因,并制订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科学。

3、卫生工程学:研究生产过程中危害劳动者健康因素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及控制措施,防止职业病发生的科学。

安全科学既要研究劳动安全卫生的方针政策和法律制度等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又要研究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各种技术措施,所以安全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

二、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

1、动力理论是确定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方向,指导和推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有规律地向前运动和发展的理论。如安全与生产辩证统一(安全生产方针)的理论,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理论等。 2、事故致因理论

研究造成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原因和机理,寻求在什么情况下就会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的规律。如第二章所述。 3、人机学理论

研究如何使人与作业环境、机之间保持协调、安全、舒适、高效的人机关系。这种人机关系是实现安全生产本质安全化的核心。本质安全化: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功能。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失误——安全功能,设备、设施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即使操作者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2)故障——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3)系统的安全性是靠系统自身而不是附加的安全装置与措施来保证实现的,即它是在系统的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三、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 见图所示

从2000年到2020年要解决的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有关的重大科技问题有:事故致因理论、人为失误和设备故障以及管理体制、社会环境因素、系统安全工程、安全经济学及事故损失评估等方面。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2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保障人类的安全生产,有三大安全对策:一是安全工程技术对策,这是技术系统本质安全化的重要手段;二是安全教育对策,这是人因安全素质的重要保障措施,三是安 全管理对策,这一对策既涉及物的因素,又涉及人的因素。 一、安全管理的历史演变 1、原始社会阶段 安全问题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生产劳动中的安全总是伴随着人类劳动产生的,安全与生产劳动总是分不开的。有组织的安全管理,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自从劳动创造人类以后,人类就开始为了生存而斗争,在获取生活、生产资料的同时,还必须学会保护自己,以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就是早期的安全意识。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人类对保护自身的安全健康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通过观察、调查及血的教训,总结了一些安全防护措施和技术。 2、18世纪中叶 18世纪中叶,蒸汽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