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辽宁省锦州市锦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
锦州中学2018届高一上学期月考
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如下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无往复运动,同时到达M点,下列正确的是( ) ①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②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③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 ④从N到M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2.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百米预赛中出现了富有戏剧性的一幕,第10小组仅有甲、乙、丙三名运动员参赛.当裁判员发令枪打响时,甲由于过度紧张抢跑在先,乙瞬时启动,丙由于大意启动滞后(俗称“墩住”),但比赛结果却恰好相反,丙第一、乙第二、甲第三,若甲、乙、丙三人的运动均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能够大致反映甲、乙、丙三名运动员的位移图象的是下图中的( )
3.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加速度大小是5 m/s,则刹车后6 s的位移是( ) A.30 m B.40 m C.10 m D.0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
2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C.因为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是( )
A. 2N、3N、6N B. 3N、5N、9N C. 7N、4N、4N D. 10N、4N、5N
6.右图是一种测定风力的仪器的原理图,质量为m的金属球,固定在一细长的轻金属丝下端,能绕悬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有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θ,角θ的大小与风力大小F有关,下列关于风力F与θ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mg·tanθ B.F=mg·sinθ C.F=mg·cosθ D.F=mg∕cosθ
m
5.物体上同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要使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他们的可能大小
O θ 风7.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与竖直墙壁连接,用力F向左拉B,使B以速度v向左匀速运动,A相对地面静止,这时弹簧的拉力为FT.则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B只受到一个滑动摩擦力 B.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T
C.若木板以2v的速度运动,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FT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板B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仍为FT
8.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 N.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8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 N,方向竖直向上 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3 N,方向竖直向上 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9.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 s内的位移是2.7 m,第5 s内的位移是3.3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0 m/s B.第5 s初的瞬时速度是3.6 m/s C.物体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零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0.6 m/s
2
2
10.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T为时间间隔,在第三个T时间内的位移是3 m,3T末的速度是3 m/s,则( ) A.物体的加速度是1 m/s B.1T末的瞬时速度为1 m/s
2
2
C.物体在第二个T内的平均速度是1.5 m/s D.物体在第一个T内位移是1 m
11.物体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将物体a挤在竖直墙壁上,如图所示,a,b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b两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 B.a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C.b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D.墙壁对a的摩擦力的大小不随F的增大而12.如图所示,用轻绳吊一个重为G的小球,欲施小球在图示位置平衡(θ<30°), 下列说法正确( )
A.力F最小值为G?sin? B.若力F与绳拉力大小相等,力F方向与竖直方向必成θ角. C.若力F与G大小相等,力F方向与竖直方向必成θ角. D.若力F与G大小相等,力F方向与竖直方向可成2θ角.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 第11题每空2分,第12题每空1分,最后一空3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3.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为________.
(2)打出的纸带如下图所示,与物体相连的是纸带的________端(填“左”或“右”).
增大 一力F使的是??F
其中0、1、2、3、4是连续打出的几个点,点间的距离x1=6.04 cm,x2=6.43 cm,x3=cm,x4=7.20 cm.(以下计算结果要保留到小后两位)
(3)根据这条纸带可求得重锤在打点3时的速=________m/s,测出的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________m/s.
1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在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1)所示,记录: 、 .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
3
2
相邻两6.81 数点以度为v3
是
容: 直平整
两
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2)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 ,记录 .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2)中
cos?= . cos?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7分,第13、14题各12分,第15题13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2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从224 m的高空离开飞机开始下落,最初未打开降落伞,自由下落一段距离打开降落伞,运动员以12.5 m/s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的速度不得超过5 m/s.(g=10 m/s).求: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 (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16.(12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 N,物体B重20 N,A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30 N,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这时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多大?如果逐渐加大B的重力,而仍保
持系统静止,则B物体重力的最大值是多少?(sin37°=0.6,cos37°=0.8,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7.(1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B=14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10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桩上,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B与
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试求:(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 (1)绳上张力FT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2
2
2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