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下册生物考点

八年级下册生物考点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2:03:31

中学生物教研组

第二十一章 遗传信息的延续性

第一节 生物的遗传

一、 遗传: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特征的现象 二、 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三、 遗传的意义: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 四、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五、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六、 基因:是控制性状的因子,位于染色体上,是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分为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分别控

制显性与隐性性状。 七、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上。 八、 性别决定:

1.

2. 性别决定过程如右图: 九、 人类主要的遗传病:

1. 伴性遗传:色盲病,血友病等

2. 常染色体遗传:白化病,镰刀型贫血病等 十、 怎样预防遗传病

1.禁止近亲结婚 2.婚前检查 3.遗传咨询

第二节 生物的变异

一、 变异: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的性状差异就是生物的变异,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二、 变异的类型:

1. 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变化引起,遗传物质没有变化,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2. 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能遗传给下一代。 三、 变异的意义:

变异使自然界不断产生新的生物性状,使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进化,对于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 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1. 概念: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

控制的性状,使得这种转基因生物发生了能遗传的变异,这一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 2. 应用:转基因羊,转基因奶牛等生产医用蛋白质等。

1 / 8

中学生物教研组

第二十二章 生命进化的长河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

一、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生命起源的最早阶段是一个化学进化过程。美国科学家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地

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简单有机物完全有可能。 水蒸气 高温 氢 雨水 二、原始大气 简单有机物 原始海洋 较复杂有机物 氨 雷电、紫外线

甲烷 多分子体系 原始生命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胚胎学、形态解剖

生物学是生物进化的间接证据。

二、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被迅速

期与空气隔绝,在特殊条件下经过若干万年的复形成的。

三、始祖鸟化石表明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种子蕨的

种子植物起源于蕨类植物。

四、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亲近形成的地层里,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五、生物进化的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陆生。

六、生物进化树:

学、分子掩埋,长杂变化而化石表明成为化石成为化石由水生到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的理论。 二、进化论:

1. 人工选择: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的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如:家禽、家畜、农作物??

2. 自然选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第四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一、达尔文在著作《人类的由来》中提出:人类也是进化的产物,人类与类人猿有着共同折祖先。 二、人类的起源

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 森林古猿

人类

三、人类的进化:

直立行走是古猿进化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语言加强了交流合作,逐渐形成的社会。

2 / 8

中学生物教研组

第二十三章 人类对疾病的抵御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防线

一、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等 二、人体的免疫防线

1. 第一道防线: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

2.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一种白细胞) 3. 第三道防线:

1)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 2)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三、抗体:当病原体入侵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

存活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终生存留,有的只有几个星期。 四、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毒、细菌等异物) 五、免疫的种类:

1. 非特异性免疫:指人体抵御疾病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不是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又称先天性免疫。

2. 特异性免疫:指第三道免疫防线,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通常一种抗体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或异物起作用。又称后天性免疫。

六、免疫的意义

1. 抵抗病原体的侵入

2.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 3. 识别并杀死异常细胞 七、免疫的缺陷

1. 排斥反应 2. 过敏 八、计划免疫

1. 詹纳创造了牛痘接种法,巴斯德研制了霍乱、炭疽病、狂犬病疫苗,揭开了计划免疫的序幕。 2. 每年4月25日被定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3. 当今世界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方便、有效 措施是计划免疫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

一、传染病

1. 概念: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 特点:流行性、传染性 3. 三个基本环节:

1) 传染源:能传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2) 传播途径:接触、饮水、食物、空气、生物

3) 易感人群:对传染病缺乏抵抗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

4.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二、病毒: 1. 特点:

1) 个体极小,需借助显微镜观察。

2) 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包裹着一段遗传物质(核酸)组成; 3) 不能独立生活,只生活在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 4) 具有专一性,特定的病毒往往只寄生在特定的寄主体内

2. 分类:

1) 按形态:球形、杆形、蝌蚪形

2) 按寄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3 / 8

中学生物教研组

3. 应用:

1) 制成疫苗、防治传染病 2) 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3) 用作生物农药 三、血吸虫病

人体静脉中 随粪便 钻入钉螺 1. 生活史:

血吸虫成体 受精卵 毛蚴 尾蚴

合抱 排入水中 体内发育 在水面浮游

钻入人体 2. 防治:

1) 查治病人和病畜,从根本上减少病原体的发生 2) 消灭钉螺,使之不能产生有感染能力的尾蚴 3) 管理好粪便和水源,切断传播途径

4) 加强个人防护,不要接触带有尾蚴的水域 四、艾滋病

1. 中文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2. 存在部位:血液、精液、唾液、乳汁、泪液等体液中

3. 致病原理: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缺损,导致其它病原体乘虚而入,造成感染,

死亡率极高

4.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5. 防治:自尊自爱,预防为主 6. 12月1日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4 / 8

搜索更多关于: 八年级下册生物考点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中学生物教研组 第二十一章 遗传信息的延续性 第一节 生物的遗传 一、 遗传: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特征的现象 二、 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三、 遗传的意义: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 四、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五、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六、 基因:是控制性状的因子,位于染色体上,是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分为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分别控制显性与隐性性状。 七、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八、 性别决定: 1. 2. 性别决定过程如右图: 九、 人类主要的遗传病: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