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好课是这样磨出来的》读后感
《好课是这样磨出来的》读后感
泰来农场学校 杨凯
怎样的课才使学生满意、自己满意?怎样才能上出一堂好课?这是每一个老师都深感困惑的问题,也是老师们所不懈追求的。《好课是这样磨出来的》一文中对这一问题向我们做出了诠释。这学期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对好课有了较深的认识。
一、一堂好课必须是有意义的、扎实的、以生为本的课。
1、好课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乐在其中。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节好课,教师应该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动脑找到答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会合理支配时间。
2、好课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过程。一节好课要看学生有没有亲身参与体验,感知学习与认识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不急于解答,而是把问题分轻重难易让学生先自主尝试探究,再组织学生合作讨论,结合大家的智慧,相互比较,相互补充,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学生的倾听、表达、交际能力等都得到了训练,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3、好课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要时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关注学生为核心,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一堂好课,必须使所有学生都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真实”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之中,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支。
二、一堂好课必须是有效果的课
评价一堂好课,最终要看学生通过这节课究竟掌握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能力。一堂好课不仅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某种技巧或形成某种能力,更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
1、好课要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课堂上,应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是否真正学有所得,各得其所。
2、好课要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终身受益。教学目标是由教师确定的,但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最终由学生来检验。教学目标具有全息性,丰富的知识含量、真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
3、好课要让学生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性与探究性是新课程的特征之一。一堂好课,一方面要强调通过问题来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的责任,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一堂好课,要求教师不但要解疑,而且要能启发学生质疑。
三、一堂好课必须是精心预设,把握生成的课
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预设总是符合一定的方向,是上好一堂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但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常态,学生在课堂上随时可能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促生的课堂资源,教师应加以重视。
一节好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在这个教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才可称为丰实的课。心理学家盖耶说:“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即使学生出现了错误,也应变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生成的有效资源。
总的来说,一节好课必须是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