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河南省新乡市物理高一(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减小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一点重力都不受了 D.不论超重或失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2.一质点在连续的4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内位移为12m,第二个2s内位移为16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第1s末的速度大小为4m/s B.质点在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6m/s 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1m/s D.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
3.某次蹦极时,跳跃者站在悬崖的平台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条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仿若掉入无底洞,整个心脏皆跳出,约5s时突然往上反弹,反复持续4~5次,定神一看,自己已安全悬挂于半空中。在人从跳出到静止的过程中( )
2
A.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B.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减少了 C.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是守恒的 D.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其他形式的能也可自发地转化为机械能
4.水平桌面上放着一本书,下列有关书与桌面之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书受的重力就是桌面受到的压力 B.书受到了支持力是因为桌面产生了形变 C.书发生了形变,因此书受到了支持力
D.桌面受到的压力和桌面给书的支持力不是桌面与书之间的相互作用
5.2019年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导航卫星在P点(轨道1与轨道2的切点)点火变轨,由近地圆轨道1变为椭圆轨道2,然后在Q点(轨道2与轨道3的切点)点火变轨,由椭圆轨道2变为椭圆轨道3,如图所示。则该导航卫星
A.沿圆轨道1通过P点的加速度小于沿椭圆轨道2通过P点的加速度 B.沿圆轨道1通过P点的速度小于沿椭圆轨道2通过P点的速度 C.沿椭圆轨道2通过Q点的速度大于沿椭圆轨道3通过Q点的速度 D.沿椭圆轨道2通过Q点的加速度大于沿椭圆轨道3通过Q点的加速度
6.从离水平地面高为5m的空中,以6m/s的水平初速度抛出质量为2kg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则小球落地前瞬间重力的功率为 A.120W
B.160W
C.180W
D.200W
7.如图所示,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两斜面AC、BC固定在车上,倾角均为30°,重力加速度为g。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做a=线运动时,圆简对斜面AC、BC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
g的匀加速直
A.F1=mg, F2=mg
B.F1=mg, F2=mg
C.F1=mg, F2=mg
D.F1=mg, F2=mg
8.如图所示,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a、b间距离等于b、c间距离,用φa、φb、φc和Ea、Eb、E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场强,可以判定( )
A.Ea>Eb>Ec B.φa>φb>φc C.φa –φb=φb –φc D.Ea = Eb = Ec
9.2018年9月19日22时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题中22时07分指的是时间,3个多小时指的是时刻 B.观测卫星绕地球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时,可将卫星看成质点 C.卫星升空过程若以地球为参考系,卫星是运动的
D.卫星升空过程若以其中一颗卫星为参考系,另一颗卫星是静止的
10.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作用下运动,力对物体做功,物体克服做功,则物体做功为( ) A.
B.
C.
D.
、的合力对
11.一物块由静止开始从粗糙斜面上的某点加速下滑到另一点,在此过程中重力对物块做的功等于 A.物块动能的增加量
B.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以及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D.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12.一座小岛与码头相距300m,某人乘摩托艇从码头出发时开始计时,往返于码头和小岛之间,其x-t图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托艇在0-150s内位移大小是0,路程是600m B.摩托艇在0-150s内位移大小是600m,路程是600m C.摩托艇在48s时的眸时速度大小为10m/s D.摩托艇在0-30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二、填空题
13.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假如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___s打一个点.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下图,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A=____________m/s,打B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B=___________m/s,.(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14.小红同学沿着学校400 m的环形跑道跑了两圈后回到起点,此过程小红同学的路程和位移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若一共用时200s,她的平均速度为 m/s。
15.某宇宙飞船中的宇航员的质量是60kg,起飞阶段向上的加速度是30 m/s,宇航员对坐椅向下的压力为_________N;重返大气层阶段飞船以5 m/s的加速度向下做减速运动,字航员对坐椅向下的压力为________N。(g=10m/s)
16.如图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大轮与小轮固定在同一根轴上,小轮与另一中等大小的轮子间用皮带相连,它们的半径之比是RA∶RB∶RC=1∶2∶3,A,B,C分别为轮子边缘上的三点,那么三点线速度之比vA∶vB∶vC=______________,角速度之比ωA∶ωB∶ωC=__________.
17.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______的物体。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 三、实验题
18.关于“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2
2
2
22
m/s 3
(1)实验中,除了木板、白纸、图钉、绳套、刻度尺、三角板、量角器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有____和_____。
A.天平(含砝码) B.橡皮条
C.弹簧测力计 D.不同质量的钩码 (2)请将以下主要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① 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套;
②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记为O;同时记录两根细绳的方向和两个测力计的示数;
③ 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一个绳套,拉橡皮条,使结点_________,记录此时细绳的方向和测力计的示数。
(3)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______。
A.实验前,将两测力计水平互拉,选择读数始终相同的两测力计 B.实验时,应保持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与木板平行 C.实验中用两个测力计拉绳套时,两个力F1和F2必须相互垂直 D.记录细绳的方向时,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尽量近一些
19.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测得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的间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的起点,则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碰前的速度,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BC”“CD”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kg,小车B的质量m2=0.2kg,则碰前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碰后两小车的总动量为________kg·m/s。
2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小车甲、乙放在长木板上,小车甲的前端粘有橡皮泥,后端连有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将小木片垫在长木板下适当位置,推动小车甲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乙相碰并粘合成一体,而后两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Hz。
(1)实验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并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段计算小车甲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段来计算小车甲和乙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BC”“CD”或“DE”)
A
(2)测得小车甲的质量m甲=0.40kg,小车乙的质量m乙=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系统总动量为____kg·m/s,碰后系统总动量为____kg·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通过计算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