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与名师对话(新课标)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15
课时跟踪训练(十五)
一、选择题
读河曲及河床剖面图,回答1~2题。
1.右侧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沿M—N的河床和水流特征的是( ) A.A C.C
B.B D.D
解析:河水流经弯道时,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M岸为河流凹岸,受流水侵蚀作用明显,河谷较深,河床坡度较大;N岸为河流凸岸,受流水堆积作用明显,河谷较浅,河床坡度较小)。
答案:A
2.以下关于这种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水流方向与图示相反,则N岸侵蚀,M岸堆积 B.这种特征的河流多分布在崎岖的山区
C.这种特征的河流河面宽阔,水流平稳,非常有利于航行 D.其发展趋势是河流越来越弯曲,最后突然变直
解析:在河道弯曲的地方,水流作圆周运动,受离心力的影响都要偏向凹岸;这种河段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该河道弯曲,不利于航行。这种河道发展的结果是“裁弯取直”。
答案:D
(2014·石家庄模拟)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水灾多发的自然原因最不可能是( ) A.支流众多 C.降水集中
B.河道弯曲 D.山高谷深
解析:据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季节变化大。该地区河道弯曲,支流众多,导致排水不畅,因此很容易发生洪水灾害。
答案:D
4.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河流 ②气候 ③植被 ④地形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解析:图中聚落多沿河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又可以为聚落提供淡水和运输功能。
答案:C
(2014·湖北咸宁期末)迂回扇是河漫滩表面形态,由一系列有规律地分布于凸岸边滩上的滨河床沙坝构成。沙坝向下游方向辐聚,向上游方向辐散。迂回扇是在河湾侧向蠕移过程中产生的。因侧向运动是脉动式而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故当河湾侧蚀较慢时,凸岸边滩外缘的滨河床沙坝不断加高。当一侧蚀加快后,凸岸边滩迅速淤长。若侧蚀再度减缓,则在凸岸边滩外缘新的位置上又会出现相对高起的滨河床沙坝。该过程反复进行,便形成完整的迂回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河流总体流向和最先形成的滨河床沙坝分别是( ) A.自东向西、1 C.自西向东、1
B.自西向东、4 D.自东向西、4
解析:如右图,根据“沙坝向下游方向辐聚,向上游方向辐散”可知河流自西向东流,由于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和惯性影响侧向侵蚀形成河流摆动,使河流弯曲度变大,河流摆动过程1→2→3→4,1是最先形成的沙坝,C对。
答案:C
6.下列有助于迂回扇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 ( ) A.河流弯曲度小 C.地表崎岖,落差大
B.水位的季节变化大 D.含沙量小
解析:根据“侧向运动是脉动式而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故当河湾侧蚀较慢时,凸岸边滩外缘的滨河床沙坝不断加高。当一侧蚀加快后,凸岸边滩迅速淤长。若侧蚀再度减缓,则在凸岸边滩外缘新的位置上又会出现相对高起的滨河床沙坝”可知,河流流量变化大时,
有助于迂回扇形成和发展,B对;河流弯曲度小侧向侵蚀单一,河流向一侧摆,不利于迂回扇形成和发展,A错;地表崎岖落差大使河流受地形阻挡难以摆动,同时河流以下侵和溯源侵蚀为主,难以形成沉积作用,C错;含沙量小使河流沉积作用较小,不利于迂回扇形成和发展,D错。
答案:B
(2014·湖北八市模拟)图2是我国某石灰岩分布广泛地区的等高线图,图2中A河流被称为“白水河”,人们发现这条河流的底部呈乳白色;而B河流被称为“黑水河”,人们发现这条河流的底部沉积了大量黑色的淤泥。图1是图2中M处天然形成的碳酸钙沉积作用形成的水池,并且还在不断地增多和长大,科学术语被称为“钙化池”,钙化池光滑平整,水平如镜,清澈见底。据此回答7~9题。
7.图中M处钙化池形成的碳酸钙来源于( ) A.A河流 C.C山脊
B.B河流 D.D河流
解析:本题组考查外力作用知识。读图可知,A、B河流均位于M处上游,A处等高线稀疏,河流流速慢,易发生化学沉积;B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流速快,到M处流速降低,形成沉积,故B选项正确。
答案:B
8.从钙化池的形成中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池的外边缘流速较池内小 ②池的外边缘较池内流速大 ③池内沉积作用快于池的边缘 ④池的边缘沉积作用快于池内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解析:由图可知,钙化池外边缘坡度大,流速快;池的边缘沉积作用快于池内,因为钙化池外边缘比内部高,故B选项正确。
答案:B
9.科学家们将钙化池的边缘切开研究发现,其边缘呈层状结构,层状结构呈白色与黄色相间分布,厚薄不一。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白色的是碳酸钙,而黄色的则是泥土。据此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区域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②碳酸钙沉积层越厚,说明该时期降水越少 ③泥土颗粒的大小可以反映当地降水强度大小 ④上述现象在西欧发现的可能性较大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解析:据材料可知,白色是碳酸钙,黄色是泥土,且厚薄不一,所以该区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故在欧洲可能性较小;流速与流量越大,泥土颗粒越大,所以泥土颗粒的大小可以反映当地降水强度大小;碳酸钙沉积与流速关系密切,碳酸钙沉积层越厚,说明该时期降水越少,D选项正确。
答案:D
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右图是左图中方框处的分水岭迁移图,该处分水岭从Ⅰ经Ⅱ演化到Ⅲ,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读图完成10~11题。
10.左图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 A.a C.c
B.b D.d
解析:从分水岭的迁移图可看出,东侧河流海拔低于西侧河流,则发生河流袭夺后,方框区域的河流水最终流入到dc河流中;而方框区域河流的水原来要流入到a河流中,则最终流量减少的河段是a。
答案:A
11.右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D.流水沉积
解析:河流下切侵蚀会使河床不断下降,从而出现河流袭夺现象。 答案:C
读“地貌模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13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