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管理学》课程综合练习题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A B C D A B C D A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B C D A D B D A B A B D B C D B D A BC D A C D BC A C D A B C A B D A BC A CD A B B C D A C B C B D A B D B C A D B C A D A B A B
A D B D B D A C A C B D A C D B C A B B C A C
156. C D 157. A B 158. A C 159. B D 160. B D 161. B C
162. A C 163. A C 164. B C 165. A B 166. A C D 167. A BC 168. A B C D 169. B C D 170. A B C D 171. ABCDE 172. ABD 173. BD 174. AB 175. AC 176. BCD 177. DE 178. ACD 179. AD E 180. ABE 181. ABCD 182. ABCD
四.判断题
1——10 (√)(√)(√)(√)(√)(×)(√)(√)(√)(×) 11——20 (√)(√)(√)(×)(√)(√)(×)(√)(×)(√) 21——30 (√)(√)(√)(√)(√)(×)(×)(√)(√)(×) 31——40 (√)(√)(×)(√)(×)(√)(×)(√)(√)(√) 41——50 (×)(√)(√)(√)(×)(√)(×)(×)(×)(√) 51——60 (×)(√)(×)(×)(×)(×)(×)(√)(×)(√ ) 61——70 (×)(√)(×)(×)(√)(×)(√)(×)(×)(×) 71——80 (√)(×)(×)(√)(×)(√)(×)(×)(√)(×) 81——83 (×)(×)(√)
五.名词解释
46. 产品: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47. 质量: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的总和。
48. 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交接时开展活动的结果以及供方内部活动的结果。 49. 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50. 硬件:由制作的零件和部件组成或由其组装成的产品。
51. 软件:由书写或其他手段记录信息、概念、事物或程序组成的诸如计算机软件之类的产品
52. 实体:能够单独考虑加以审查的一件事物,这事物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53. 能力:一个实体进行指定的活动并获得符合规定要求的结果的本领。
54. 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责任,并借助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55. 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56.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57. 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58. 质量特性:是一种属性,它帮助识别或区分各种实体;并且这种属性能加以描述或度量,以便和要求比较来确定合格或不合格。
59. 质量要求:需要转化为一个实体的特性,用一组定量的或说明性的规范来表示,以便得以实现和检查。
60. 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正式颁布的本组织在质量方面的全部宗旨和方向。
61. 质量策划:建立并制定一个实体的目标和质量要求以及质量体系要素运用要求的活动。 62. 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63. 可靠性:是指该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64. 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满意和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
65. 措施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和对策的方法。
66. 统计分析表:是利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整理和粗略的原因分析的一种工具。
67. 产品质量散差: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不可能完全相同,它与给定的质量标准有一定的差距,有的偏差大一些,有的偏差小一些, 称为产品质量散差。
68. 直方图:直方图是整理数据,描写质量特性数据分布状态的常用工具 69. 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70. 缺陷: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71. 规范:阐述实体必须遵循的要求的文件。
72. 检验: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
73. 中心极限定理:不论总体分布状态如何,当n足够大时,它的样本平均数总是趋于正态分布。 74. 质量管理诊断:是为找出企业决策、质量职能以及所用方法和工具上存在的问题,并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
75. 排列图:针对各种问题按原因或状况分类,把数据从大到小排列而作出的累计柱状图。 76. 因果图:为分析特性和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作的树型图。
77. 检查表:为了便于记录数据和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而设计的一种表格。 78. 工序能力: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时,质量正常波动的幅度。 79. 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的程度。
80. 分层法:把收集到的数据通过分类将错综复杂的影响质量的因素分析清楚。
81. 非控状态: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若点位于控制界限外,或点的排列分布上有缺陷,则表示工序发生了异常,这时的状态称非控状态。
82. 回归方程:如果变量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并可以一条曲线来拟合此关系,则这条曲线对应的方程称为此变量的回归方程。
83. 质量保证:为提供某实体能满足质量要求的适当信赖程度,在质量体系内所实施的并按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策划的和系统的活动。
84. 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 85. 质量手册:阐明质量方针,描述组织的质量体系的文件。
86. 质量认证:由可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经过鉴定的某一产品或服务符合规定标准或其它技术规范的活动。
87. 质量计划:针对特定的产品、服务、合同或项目,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88. 质量审检:对质量活动及其结果所作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以确定是否符合策划安排,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和达到预期目的。
89. 管理评审:由管理者就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状况和适合性所作的正式评价。
90. 审核指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六.简答题
39. 简述质量控制的目的。
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监视一个过程并排出质量环各阶段产生问题的原因,以提高经济效益。 40. 简述质量检验阶段的特点。
(1)限于生产加工现场的产品检验;(2)重在符合规格的事后检验;(3)依靠少数质检人员,标准化差。
41. 简述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的特点。
(1)改全数检验为抽样检验,节约了费用;(2)利用控制图进行动态控制,防止了不合格品的产生;(3)利用数理统计工具,把事后把关变为追查原因。 42. 什么是质量特征数据?
以数值表示的数量化的质量特征。 43. 采用分层法的目的是什么?
把收集到的数据通过分类将错综复杂的影响质量的因素分析清楚。 44. 简述相关分析在质量管理中的用途。
研究质量特性值与其它质量因素之间、质量特性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45. 简述直方图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1) 掌握质量分布状况,以便针对不同分布进行管理; (2) 考察工序能力;
(3) 验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46. 简述直方图的作图步骤。 (1)收集数据;(2)计算极差;(3)确定组数;(4)求出组距; (5)确定组界;(6)统计各组频数;(7)计算各组组中值;(8)画出直方图。 47. 列举出分布不正常的五种直方图。
双峰型、平顶型、孤岛型、锯齿型、偏向型。 48. 直方图与质量指标的关系有几种?
(1)分布满足质量指标要求,并有适当余地,正常;(2)分布与质量指标的要求接近,生产过程稍有波动就会有不合格品产生;(3)分布偏向质量指标的一侧;(4)双侧余地太大;(5)分布超出质量指标要求。
49. 怎样选择控制图?
所控制的质量特性数据为连续值时,应选择: X-R, X-R或x-Rs 控制图;所控制的质量特性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