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管理学》课程综合练习题
52. 直方图的作用包括 ( )。
A考察工序能力 B了解质量特性分布状态 C进行质量诊断 D检验单位缺陷数 53. 样本中位数控制图的特点有( )。
A计算简便 B不受个别极端值的影响 C应用广泛 D便于采取措施 54. 常用的计数值控制图有 ( )。
A 不合格品率控制图、 B中位数控制图、
C x单值控制图、 D缺陷数控制图。 55. 常用的计数值控制图有 ( )。
A样本平均数控制图、 B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C极差控制图、 D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56. 常用的计量值控制图有 ( )。
A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B样本平均数控制图、
C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D中位数控制图。 57. 以下 ( ) 是属于样本平均数控制图的特点。 A敏感性强, B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C应用范围广, D便于采取措施。 58. 样本中位数控制图比X控制图 ( )。
A计算简便, B应用范围广,
C检出功效差, D需要的数据量大。 59. 样本平均数控制图比x单值控制图 ( )。 A适用于离散变量, B计算繁琐,
C常用于诊断, D需要的数据量大 60. x单值控制图适用于 ( )。
A数据不易获取时、 B大批量快速生产的工序、
C数据不需分组值、 D工序中只能获得一个测定。 61. 样本平均数控制图适用于 ( )。
A分析不合格品率、 B质量特征数据为计量值的场合、
C容易获取大量数据的场合、 D总体服从爱尔兰分布 62. P控制图适用于 ( )。
A分析不合格品率、 B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C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 D检验单位缺陷数。 63.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的特点有( )。
A样本量不固定 B建立在二项分布基础上 C下控制线不起实际控制作用 D上控制线凹凸不平 64. Pn控制图适用于 ( )。
A分析不合格品数、 B服从泊松分布的总体、
C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D分析不合格品率。 65. C控制图适用于 ( )。
A进行相关分析、 B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C服从泊松分布的总体、 D检验缺陷数。 66. U控制图适用于 ( )。
A服从泊松分布的总体 B检验单位缺陷数
C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 D进行相关分析 67. 选控图适用于( )。
A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 B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C排除上道工序的影响 D检验单位缺陷数
68.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其中 ( ) 点的排列分布上有缺陷。 A点子服从正态分布 B 连续 7点上升,
C有1点超过2σ线 D点子呈周期波动。
69.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其中 ( ) 点的排列分布上有缺陷。 A点子随机分布 B连续3点中有2点超过2σ线
C连续 5点上升 D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70.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其中 ( )点的排列分布上有缺陷。
A点子服从正态分布 B 连续7点中有3点超过2σ线 C连续7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D连续 5点上升 71. PDCA循环的特点是 ( )。
A大环套小环,相互促进 B非综合性的循环
C爬楼梯似的上升式的循环 D 由专业人员进行监控 72.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中,( )。
A P表示计划阶段 B D表示指导阶段
C C表示检查阶段 D A表示制定质量目标阶段 73.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中,( )。
A P表示不合格品率 B D表示执行阶段
C A表示处理阶段 D C表示清除质量隐患阶段 74.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中有( )。
A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 B执行措施计划;
C清除质量隐患 D开展质量教育。 75.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中有( )。
A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B制定质量标准;
C调查效果;D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76. PDCA循环的八个步骤中有 ( )。
A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B制定措施计划;
C总结经验,巩固成果 D开展质量统计工作。 77. 在PDCA循环中的P阶段,可采用( )。
A因果图、 B直方图、 C排列图、 D控制图等工具。 78. 在PDCA循环中的C阶段,可采用 ( )。
A因果图、 B排列图、 C检查表、 D控制图等工具。 79. 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
A操作人员、 B设备、 C材料、 D方法仪表和工具的状态。 80. 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
A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愈多
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水平愈高,则人口的平均寿命也愈长 C商品价格愈高,则需求量也愈低
D在一定的限度内,施肥量愈多,降雨量愈大,农作物产量愈高 E商品销售额愈高,流通费用率愈低
81. 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 )。
A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编制相关表
C计算相关系数 D绘制相关图E计算估计标准误 82. 当现象完全相关时,相关系数为( )。
A 0 B -1 C 0.5 D 1 83. 在直线回归方程中的两个变量x和y( )。 A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B一个是给定的变量,一个是随机变量 C两个都是随机变量 D两个都是给定的变量 E两个是相关的变量
84. 配合直线回归方程是为了( )。
A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B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 C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 D两个变量互相推算
E确定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85. 在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 )。
A一定存在严格的依存关系
B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但关系数值不确定 C存在着不严格的因果关系 D存在不固定的依存关系 E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
86. 工人的工资(元)依劳动生产率(千元)的回归方程为y=10+70x,这意味着( )。
A如果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70元 B如果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增长80元 C如果劳动生产率不变,则工人工资为80元
D如果劳动生产率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提高70元 E如果劳动生产率减少500元,则工人工资减少35元 87. 如果x和y之间相关系数等于1,那么( )。
A 观察值和理论值的离差不存在
B y的所有理论值同它的平均值一致 C x与y是函数关系
D x与y是完全的正相关 E x与y不相关
88. 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区别在于( )。
A相关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回归分析中自变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B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相关中的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而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
D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而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
E相关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只能计算出一个相关系数,而回归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可以求出两个回归方程
89. 在直线回归方程中( )。
A在两个变量中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B一个回归方程只能作一种推算 C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
D要求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
E要求因变量是随机的,而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
90.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是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提出的。其内容有:( )。
A 关联图法 B PDPC法 C 系统图法
D 矩阵数据分析法
91.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是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提出的。其内容有:( )。
A 亲和图法 B 矩阵图法 C 矢线图法
D 过程决策图法
四.判断题
1. 质量就是适用性。
2. 产品包括有形产品(装配型产品或流程型材料)和无形产品(情报或概念)。 3. “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4. 人们普遍把“质量”理解为“符合性”,即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或者说符合设计要求。 5. 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值。 6. 工作质量就是生产过程的质量。 7. 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8. 产品技术标准,标志着产品质量特性应达到的要求。 9. 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要通过用户的使用来评价。 10. 质量策划可以是编制质量计划的一部分。 11. 质量方针是公司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12. 虽然质量管理的职责由最管理者承担,但是为了获得期望的质量,要求组织的全体人员承担义务并参与。
13. 全面质理管理以包括质量在内的所有管理目标为对象。 14. 全面质量管理与消费者没有关系。 15. QC小组活动是日本式质量管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16. ISO-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一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17. ISO10011不是ISO9000族标准中的系列标准之一。 18. 当样本量n→∞时,二项分布以泊松分布为极限形式。 19. 产品质量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绝对性。 20. 以数值表示的数量化的质量特征是质量特征值。 21. 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一个组织业绩的主要因素。 22. 一个组织的质量体系只有一个。
23. 适宜的质量体系应能满足现实质量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而有效的。 24. 质量审核的结果可作为管理评审的一种输入。 25. 管理评审可以包括质量方针评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