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管理学》课程综合练习题
C 最佳广告费用
三. 多项选择题
1.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包括 ( )。
A 建立质量责任制阶段 B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 推行质量保证体系阶段 D质量检验阶段
2.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质量检验阶段的特点是( )。A少数人参与
B对产品进行逐件检验 C 建立质量责任制
D重在符合规格的事后检验
3.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质量控制阶段的特点是( )。A 推行质量保证体系 B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C 大量应用数理统计技术
D重视生产过程的控制,做到以预防为主
4.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它管理的全面性:包括( )。 A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管理 B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C按既定质量标准进行控制 D综合性的质量管理 5.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它管理的全面性:包括( )。
A质量的含义是全面的 B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管理 C全员性的质量管理 D按既定质量标准进行控制 6.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新理论有很多,其中包括 ( )。
A质量保证理论 B质量经济学 C质量控制理论
D产品质量责任理论
7.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新理论有很多,其中包括 ( )。
A 质量文化 B 质量检验理论
C QFD(质量功能展开)理论 D 质量改进理论与田口方法
8. 产品质量,即产品的使用价值表现为满足使用者一定的需求特性,包括: ( A 适用性 B 寿命 C 安全性 D 环境
9. 产品质量,即产品的使用价值表现为满足使用者一定的需求特性,包括: ( A 检验 B 可靠性 C 经济性 D 维修性
10. 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包括员工所做的 ( ) 工作的好坏。A 技术 B 组织 C 服务 D 维修
)。 )。
11. 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包括员工所做的 ( ) 工作的好坏。
A 安全 B 检验
C 管理 D 思想沟通 12. 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包括 ( )。
A 要保证必要的产量
B 做好技术服务工作,让用户满意
C 要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D 要保证生产出用户认为具有足够质量水平的产品 1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 A质量第一的观点 B综合性的质量管理的观点
C用户至上的观点 D开展质量教育的观点 14.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
A 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B 重视质量检验工作的观点 C 重视人的积极因素的观点
D重视设计制造过程的观点服务工作 15.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有( )。
A标准化工作 B质量检验工作 C统计计量工作 D管理工作 16.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有( )。
A质量检验工作 B质量信息工作 C质量责任制 D质量教育工作 17. 与质量相关的信息包括 ( )。
A 用户的需求信息 B 企业自身状况的信息 C 新技术发展的信息 D QFD信息
18. 与质量相关的信息包括 ( )。
A 广告信息
B 竞争对手的信息
C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信息 D 供应链状况的信息
19. 质量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 建立各职能机构的质量责任制
B 建立企业各级行政领导的质量责任制 C 建立车间、班组和个人的质量责任制 D 建立供应链的质量责任制
20. 质量管理标准与质量保证标准的差异包括:( )。
A 标准的性质不同
B 质量体系的要素数量不同 C 相同要素的内涵不同 D 叙述的语气不同
21. 服务的提供可涉及:( )。
A 无形产品的交付
B 为顾客创造氛围
C 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上所完成的活动 D 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上所完成的活动 22. 产品有下述哪些通用的产品类别:( )。
A 服务 B 软件
C 硬件 D 流程性材料
23. 质量策划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
A 产品或服务策划 B质量检验工作策划
C 质量标准化工作策划 D管理和操作策划 24. 质量体系中的“资源”包括:( )。
A 人才资源和专业技能 B检验和试验设备
C 设计和研制设备 D仪器、仪表和电脑软件的观点 25. 检验是指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 ),并将这些特性与制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A测量 B检查 C试验 D计量 26. 特性可以有各种类别,包括:( )。?
A 功能的 (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B 行为的 (如:礼貌、诚实、正直)
C 时间的 (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
D 人体工效的 (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 27. 与质量有关的系统活动包括( )。
A教育活动 B质量计划、 C评价 D资源分配。
28.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A方法 B检验
C教育 D环境
29.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A 教育 B设备
C 评价 D材料
30. 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有( )。
A二项分布 B泊松分布
C 正态分布 D 高斯分布
31. 工业企业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A材料 B设备 C教育 D操作环境。
32. 工业企业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A计量 B 人 C检验方法 D 操作方法 33. 质量管理中与质量有关的系统活动包括( )。
A质量检验 B 策略计划 C质量教育 D资源分配
34. 质量手册至少要记载:( )。
A质量方针 B影响质量的人员的责任权 C质量体系程序和指导书 D评审和修改质量手册的方法 35. 标准所要求的质量体系文件应包含以下文件:( )。
A 质量手册 B 质量方针
C 质量计划 D 详细作业文件
36. 标准所要求的质量体系文件应包含以下文件:( )。
A 质量手册 B 程序文件 C 质量记录 D 质量检验计划 37. 质量体系的建立一般要经历:( )。
A质量体系策划与设计 B 评审和修改质量手册 C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D 质量体系试运行及改进
38. 外部质量保证所开展的活动包括:需方对供方质量体系进行 ( )。
A验证 B 审核 C 评价 D 修改 39.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有 ( )。
A相关图 B分层法 C PDCA循环 D排列图。 40.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有 ( )。
A因果图 B调查表 C 直方图 D PDCA循环。 41.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有 ( )。
A控制图 B PDCA循环 C调查表 D直方图。 42. 排列图上各项目的排列有以下特点: ( )。 A按频数大小从左到右排列 B其他一项排在最后
C按频数大小从右到左排列 D其他一项排列位置由其频数大小决定 43. 因果图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包括 ( )。 A原因调查型 B问题分析型 C原因罗列型 D工序分类型
44. 产品质量散差从数理统计的观点加以分类,可以分为 ( )。 A随机误差 B 平均误差 C系统误差 D抽样误差 45. 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有两个,包括 ( )。
A移差 B平均值 C标准偏差 D中位数
46. 具有 ( ) 特征的直方图属于正常型直方图。
A呈锯齿型 B有一个高峰, C有两个高峰 D对称分布。
47. 具有 ( ) 特征的直方图属于非正常型直方图。
A偏向型 B有一个平顶高峰 C两边单调降 D分布不对称
48.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偶然因素的特点是 ( ) 。
A不经常存在 B影响微小
C各件不同 D与质量标准相关
49.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偶然因素的特点是 ( )。
A经常存在 B影响较大、 C各件相同 D难以排除。
50.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系统因素的特点是 ( )。
A经常存在 B影响较大、 C各件相同 D难以排除。
51.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系统因素的特点是 ( )。
A不经常存在 B影响较小、 C各件不同 D不难排除。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