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届上海市杨浦区九年级5月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钠溶液 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硫酸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
二、填空题
23.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 3.01×10 24 个铜原子含有 mol铜;
(2)金刚石 可 用于 , 金刚石 与石墨属于 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3)用于配制 0.9% 生理盐水的 固体 是 ,0.9%含义是 ;
( 4 )硝酸钾 能做 复合肥料 是因为含有 元素 。
三、探究题
24. 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p 25. 实验一:探究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1) 硫在氧气 中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为 ;
(2) 硫在氧气 中 燃烧比在空气里更剧烈,说明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 实验二: 验证Fe>Cu>Ag金属活动性顺序
(3)试管中A、B溶液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 验三: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4) 振荡 静置: B中固体 易 溶,A中几乎不溶。
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 ;
(5)A与C比较,控制的变量有 、 等。
四、填空题
26. 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 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 是 。 (2)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 。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 (4)将D中液体倒入试管中,对其成分进行探究:p
27.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法一:向试管中滴入 溶液 无色液体变白色浑浊 溶质中一定含有
碳酸钠和
方法二:向试管中放入镁条 气泡产生
五、计算题
28. )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 mol 。
(2)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 混合物中铁粉 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过滤后溶液的质量为 g。
六、探究题
29. 竹炭包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 ,是 一种净化空气的产品 。对 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 用如下装置 进行探究。
友情提示: 碱石灰 的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和氢氧化钠; 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1)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
(2)甲同学 认为应在A、B装置 之 间,再增加一个 盛有 的洗气 装置 (填编号) ,
Ⅰ.氢氧化钠溶液 Ⅱ.浓硫酸 Ⅲ.澄清石灰水 目的是 。
(3) 对E装置a处进行尾气处理,可行的方法是 (填编号)。 Ⅰ. 在a处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 Ⅱ. a处套上一个气球
(4) 都能直接证明竹炭中含有碳元素的实验装置为 (填编号)。 (5)D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
(6)A装置在反应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Ⅰ .化合反应 Ⅱ .分解反应 Ⅲ .置换反应 Ⅳ .复分解反应
七、简答题
30.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钡、碳酸钾和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该粉末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 、 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 友情提示:氯化钡溶液为中性。
(1)不能确定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钡 , 其理由 ( 化学方程式表示 ) 。
(2) 进一步 确定白色固体成分,进行 如下实验探究:
Ⅰ. 步骤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 Ⅱ.p
31.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步骤③中,加入酚酞溶液 若 溶液E为无色 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是 ; 若 溶液E为红色 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原白色粉末的可能组成 分别 是
。
(3) 取少量滤渣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若看到的现象
是 , 就足以说明原白色粉末中只含有碳酸钾和氢氧化钡。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