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经济史的习题册
2、 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后期,国际金融制度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3、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表现为英国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品的_________,世界各国则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英国的_________。
4、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早期_________的殖民掠夺逐渐转变为_________,把殖民地作为自己的商品出口市场和原料产地,对殖民地的经济剥削已经成为资本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5、英国在18世纪确立的海上霸权的基础上,建立起世界最大的商船队,成为_________。 简答题:
简述英国在19世纪推行自由贸易的影响。
第五篇 自由市场经济的终结 第十七章 垄断与垄断资本
填空题
1、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规模生产出现以后,一方面为企业之间联合控制市场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加剧了_________,在弱肉强食的竞争中垄断形成。 2、187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大批弱小和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在长期萧条中破产,使生产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大大加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_________。这次危机表明_________的结束和_________的到来。
3、_________是通向垄断的途径。企业并购的分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第十八章 大危机和新政
填空题
1、1929-1933年大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以_________崩溃、价格下跌、_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要现象。
2、1929-1933年大危机主要的传导机制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新政没有治愈危机,但却避免了美国走上_________,而且标志着_________时代的开端。 简答题:
1、1929年美国爆发国内危机的原因有:
9
2、1929-1933年大危机的后果:
第十九章 国际商战
填空题
1、当大危机袭来的时候,各国为了自己的生存和民族利益,竞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争夺有限的世界市场,最终导致多边支付体系的崩溃和集团对抗,国际协调失败。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自由贸易建立在垂直分工的基础上,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发展较快,处于攻势的国家,常常使用_________;而发展停滞,处于守势的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往往放弃自由贸易原则转向_________。这是自由贸易体制瓦解的根本原因,也是国际商战的根源。
第二十章 世界大战与战时经济
填空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_________。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_________。
3、1921年俄共代表大会通过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这是经济政策转变的标志,此后推行的经济政策,被称为_________。
4、为了摆脱大危机,德国、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其特点是对外掠夺,对内扩张_________,政府实行_________。 简答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
第六篇 战后世界经济 第二十一章 恢复与改革
填空题
1、1947年提出马歇尔计划,又称为_________。
2、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设计两方面内容:一是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_________;二是重建国际贸易体系,签订了_________。 3、二战期间,英国和美国都在酝酿战后经济秩序的方案,1943年4月英国和美国分别发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货币制度得以推行的组织机构,其最终目的是创造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免受贸易限制或国际支付管制阻碍。
10
5、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通称为_________。它最初的目的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重建_________,后来扩大到为_________提供援助。
6、二战后联邦德国的艾哈德提出了“经济人道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即_________。这种经济的实质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作用仅限于通过法制保障经济自由和通过社会福利保障社会公平和安全。
7、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控制宏观经济的手段和方式从以行政手段为主改为以_________为主,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日本经济不同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的重要特点。
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_________主张成为被英国人普遍接受的社会改革和经济改革政策。同时还实行了福利国家政策,这一方面是阶级调和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劳动人民自己争得的权利。
9、法国具有国家干预的传统,是西欧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惟一实行明确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国家,被认为是_________的发源地。
10、二战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推行,使美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变成_________。
第二十二章 繁荣与滞胀
填空题
1、20世纪50年代初,整个世界迎来了20年左右的高度繁荣。其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被称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_________。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下,在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成功的鼓舞下,各国通过各种手段,干预经济,使过大的经济波动得以避免,政府干预具有_________的作用。
3、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从美国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之二是_________,之三是由于国家对科教事业的_________。 4、随着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国际投资增长迅速,截至20世纪80年代末,_________成为世界直接投资的主要供给者。
5、尼克松总统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新经济政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标志着历时25年的布雷顿森林_________的崩溃。
11
6、《牙买加协定》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体系。
7、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夺回了石油价格的决定权,并用石油价格作为武器,反对霸权,从而使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的转折,标志着_________阶段的开始。
8、面对滞涨,国有企业的_________是撒切尔夫人大力推行的改革措施之一。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撒切尔政府把对付_________、改善_________作为其政策的核心目标,而把_________作为对付通货膨胀的有效工具。
9、面对滞涨,里根政府实行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_________。 简答题: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第二十三章 计划经济的实践与转型
填空题
1、苏联的国有经济主要是通过国家_________和建立大批_________来实现的。经过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大规模的_________,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就消灭了私有制经济,建立起_________。
2、在实施“一五”计划的同时,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_________,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_________的过渡。
3、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包括实行_________在内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要求建立乡政权,改人民公社为_________。
4、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以增强企业活力,尤其是_________的活力为中心环节。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向_________上来,同时确定了对_________的方针。 简答题:
东欧国家仿效苏联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共同点和区别有哪些?
第二十四章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
填空题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