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州市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
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灰姑娘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老师: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
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
理解材料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台州市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2013学年
语文答题卷 2014.01
题号 得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9.(1) (3分) (2) (3分)
10.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3分) 11. (3分) 12. (4分) 13.(任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 (2) (3) (4) (5) (6) (7)
14. (4分) 15.
(4分)16. (4分)
17. (4分)
18. (3分)
19.
(4分) 20.(1)(3分)
(2)(2分) 21.(4分)
22.作文(50分)
台州市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语文
1.A (B.倔强jua 摇曳ya;C.慰藉jia 汗流浃背jiā;D.偌大ru? 蟠桃pán) 2.D.(应为“青睐”“平添”)
3.C(大方之家: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A.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B.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D.空谷足音: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4.B(A.“启动实施”缺少相应宾语,在“孩子”后面加“的政策”。C.缺主语,去掉“由于”。D.结构混乱,可修改为“国家还将开发更多岗位,这些岗位适合中老年人,使他们不与青年人争夺工作机会。”) 5.B (辛弃疾是“南宋词人”) 6.D(应为“向西飞去”,名词活用为动词) 7.C.(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A.表示转折关系;表修饰关系。B.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D.表示判断;表示陈述句句末停顿。) 8.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是动静结合)
9.译文:(1)从不变的一面看,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皆”字1分,“何羡”宾语前置1分,语句通顺得1分。)
(2)前个夜里,一边飞一边叫,经过我船的,不是你吗?(能推断出“畴昔”意思得1分,能翻译“非子也”为判断句得1分,语句通顺得1分。)
10.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每断对两处得1分,每断错三处扣1分,扣完为止。)
11.对比。用“雨前”和“雨后”景象形成对比,凸现雨对花的摧残,隐含诗人面对雨后花落春残的叹惜之情。(写出手法得1分,能分析作用得1分,能写出惜春之情,意思接近得1分。)
12.本诗后两句,描写蜜蜂、蝴蝶纷纷过墙而去的景象,让作者产生春色在邻家院子的“误会”。作者内心伤春惜春的心情和眼前自然景象巧妙接合,既赋予蜜蜂蝴蝶以人格精神,又暗暗流露作者的内心感触,两者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写出景象内容得1分,写出作者想法得1分,能对“境”与“思”的和谐提出看法的,得2分) 13.(1)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2)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3)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4)秦人不暇自哀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 (6)卷起千堆雪 一时多少豪杰 (7)人道寄奴曾住 金戈铁马 14.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老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善良、富有同情心。(写对两个手法得2分,人物性格意思对就可以得2分。)
15.最后的常春藤叶。可以使小说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答出“最后的常春藤叶”得1分;好处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3分。)
16.衬托。作者通过描写威尼斯的魅力来凸现号称“东方威尼斯”的绍兴的。(答出“衬托”,或“比较”得2分,答“对比”不给分,答出作用得2分。)
17.①表明绍兴与水难解难分,②赞美绍兴人治理水污染的壮举,③暗示主题,④增加文章的历史文化内涵。(答出1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4分。)
18.过渡作用。具体指原文所说的“绍兴人既为发展也为和环境污染所作的斗争、所作的种种努力”。(答对作用得1分;说出内容,意思相近,得2分。) 19.答“绍兴又像威尼斯了”“绍兴有自己的特点”“绍兴水的美非常像威尼斯”“绍兴水的美只是有点像威尼斯,而有自己的特色”等观点都可以,必须说出理由。(只要有观点有理由,得2分,能够独树己见或自圆其说,再得2分。) 20.(1)写出树的状态得1分,写出人的动作得1分,语句表述准确无歧义再得1分。(2)寓意要点是①破坏自然,②自取灭亡。写到一点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 答案示例:(1)一个人站在砍出大缺口的树干中,继续砍树。(2)人类砍伐森林,最终会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 21.能解释“后妈并非不好”,得2分;能进一步分析其症结,再得2分。
答案示例:她们不是坏人,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就很好,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她们这样做,只是因为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孩子。
22.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作文题中提供的材料本身是有教育内涵的,需要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主旨。题目要求学生“理解材料所表达的主旨”,这材料基本框定了立意范围:1难免会犯错,2不要怕出错,3出错不可怕,4努力少犯错,5知错可防错,6认错改错,可以提升自己,超越前人。以上各点可以单独或组合起来作为文章立意。但是写成1犯错不能避免,2犯错无所谓等,都不符合材料中的教育意图。
题目明确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是希望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真切理解写作主旨,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不空发议论,泛泛而谈。能谈出自身体验,独创、独特、独到,有个性,有创意,更好。
2013学年
题目中的“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是提示学生选材的方向,也是明确要求学生自选文体,并注意文体特征。可以夹叙夹议,尽量避免前叙后议,各占一半,或叙不足,议来凑。不允许叙议不分,混乱夹杂,或叙议脱节,各行其是。
犯错和如何认识犯错,是一个普遍性话题,不分年纪大小,不分知识多寡,是一个人人都能谈,还能谈出个人体会的话题。高中生正处在不愿犯错,不妨犯错,不怕犯错的人生阶段,他们难免犯错,容易犯错,需要犯错,以便认识犯错。选择这个话题,是希望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好说。
具体评分标准参照会考作文评分标准,基准分设37-38分。 附《后赤壁赋》译文:
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百丈高;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才过了多久呀,以前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象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最高处我攀到睡着鹘鸟的高巢,最低处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深宫。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我嘬口发出长长啸声,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象两个车轮,黑色裤子,白色上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
一会儿,我和客人离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游玩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前个夜里,一边飞一边叫,经过我船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