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2018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五四学制)
(2)求拉力对货物做功时的功率P。 23.(8分)甲容器内盛有体积2×10(1)求甲内水的质量m水。
(2)现将乙放入甲内并浸没在水中,放入前、后,甲内水面高度的变化量△h以及容器总质量的变化量△m的数据如表所示。 (a)求乙的体积V乙。 (b)求乙的密度ρ乙. △h(米) △m(千克)
0
0.4
﹣3
米3的水。另有质量0.6千克的实心金属块乙。
五、实验题(共24分)
24.(5分)如图10所示,甲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用它测量液体温度时,要将其玻璃泡 在液体中,图中乙温度计叫做 ,它现在显示的示数是 ℃,该温度值 (选填“低于”或“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
25.(5分)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报告如下(部分),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杠杆(带刻度)、支架、弹簧测力计、钩码和细线 (或弹簧夹)。
实验步骤:1.把带刻度的杠杆中点支在支架上。
2.图中,应调节平衡螺母向 移动,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
3.在杠杆两侧挂上两组钩码,通过改变其中组钩码的 ,使杠杆在原来位置仍保持平衡。
4.记录下本次实验时的动力、阻力、 等数据。 …
26.(6分)小张同学做测定石块的密度实验,下表是他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未全),请根据实验目的并结合图中的信息填写表格空项中的内容(数据只填实验序号1)。 实验序
号
石块放入前量筒内 石块放入后量筒内
水的体积(厘米
3
水的体积(厘米
3
) )
\\ \\
\\ \\
1 2 3
\\ \\
24.0 \\ \\
44.0 \\ \\
27.(9分)某兴趣小组同学研究物质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在一只一次性杯中装黄沙或干泥土后放入烧杯中,杯口用透明薄膜密封,然后放在阳光下加热,如图所示。每次实验时,小组同学测出研究物质的质量,并用DIS设备(图中未画出)测出加热的时间及升高的温度,下表记录了他们三次实验的数据。(设每分钟物质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相等) 表1:300克、20℃黄沙 实验序号 升高的温
度(℃)
1 2 3
2.0 4.0 6.0
时间(分
钟) 5.0 10.0 15.0
表2:480克、20℃黄沙 实验序号 升高的温
度(℃)
4 5 6
2.0 4.0 6.0
时间(分
钟) 8.0 16.0 24.0
表3:300克、18℃干泥土 实验序号 升高的温
度(℃)
7 8 9
2.0 4.0 6.0
时间(分
钟) 4.5 9.0 13.5
(1)分析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他们将研究物质密封在烧杯内,并在底部垫泡沫块,这是为了隔绝研究物质与外界空气之间发生 现象。实验时黄沙与干泥土的初始温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 (4)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主要基于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所反映的事实。
2017-2018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
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处.
1.A; 2.D; 3.C; 4.A; 5.A; 6.B; 7.D; 8.C; 9.A; 10.D; 二、填空题(共32分,每空1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1.冷热;剧烈;焦每千克摄氏度;大; 12.单位体积;1×103;1;状态; 13.支点;大于;动;2:1; 14.汞;10.5×103;铝;水; 15.50;定;不变;增加; 16.压缩;旋转飞轮的惯性;增加;末; 17.6;C;上;3; 18.势;动;不计能量损失,动能和势能是相互转化的,且总量保持不变;
三、作图题(共6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 ; 20. ;
四、计算题(共18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1. ; 22. ; 23. ; 五、实验题(共24分)
24.﹣10~150;浸没;体温计;37.8;高于; 25.实验器材;左;水平;个数或位置;动力臂和阻力臂; 26.质量(克);石块体积(厘米3);石块密度(克/厘米3);42.8;20;2.14; 27.热传递;不同;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升高的温度成正比;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1与7(或2与8,或3与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