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研究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研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4:59:49

块构造事业部,明确各事业部经营决策中心和利润中心的地位,可以较好地解决分权管理中责、权、利不相一致的矛盾,充分发挥专业性公司灵活经营的优点。一方面,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整合性能。在管理上,利用集团公司的各项优势,对部分权限集中管理,例如集中筹资权可以减小筹资风险、降低筹资成本,集中固定资产购置权有利于集团内调剂余缺、杜绝铺张浪费,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率。在经营上,充分调动了子公司的生产积极性。各子公司围绕集团经营的目的,在遵守集团统一制度的前提下,可自主制订生产经营的各项决策,为避免配合失误,明确责任,凡需要由集团公司决定的在规定时间内,集团公司应明确答复。因此,联想集团的舰队模式是一项正确的选择,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混合式管理模式是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然要求,联想集团应该不断健全财务管理评价体制,完善财务管理模式,进而推进集团的发展。

三、我国企业基于社会责任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治理弱化社会责任导致治理结构单一

1、仅以追求股东利益为财务治理目标

财务治理虽然是解决如何处理好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财权分配问题,但其实际出发点仍然是如何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现有的财务治理模式是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的结合,现有的财务治理模式仍有以“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子,而且影响颇深。近年来,股东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事件和侵害社会公众利益时有发生,如产品质量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保护利益相关者利益和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一度成为社会热点,但由于受到治理结构的影响,除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难以实施其拥有的有限的财务治理权利。

8

2、财务治理主体仅限于企业内部

现有的财务治理主体包括股东、监事、经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由于股东是出资者,其掌握着大部分财权,股东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考虑做出对自己有益的决策。虽然有监事会对股东的行为进行监督,但由于监事会地位不高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监事会对股东的监督有限。财务治理主体的局限性导致财务治理主体对于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利益漠不关心,更不用提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分配财权,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财务治理弱化社会责任导致治理机制不健全

1、决策机制不合理

由于股东掌握大量财权,对其又缺乏有效监督,因此由股东组成的董事会在做决策时的标准仅是该决策是否对自身有益,而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则不做考虑。董事会在做决策时,必须进行财务预测。传统的财务决策标准需要进行净现金流量的计算,一般而言,对于净现金流量为正值的项目决策,董事会会通过决策。而对于净现金流量为负值的决策,董事会则会选择放弃。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项目,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企业投入了巨额资金但可能不会给企业带来正的经济利益,董事会不会通过类似项目决策。对于股东而言,没有经济损失,而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其利益则可能会受到侵害。 2、监督机制不完善

企业的经营活动时刻受到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的主体是监事会,根据我国《公司法》五十四条规定:监事会具有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等权力。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公司的监事会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有些监事

9

会的设立完全是为符合《公司法》的要求而设,并不是公司内部管理需要。由于地位不高,监事会很难对董事会的违法行为和不合理的经营决策进行及时监督,难以对公司业务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检查。此外,《公司法》虽然规定了监事会的职责,但并没有明确如果监事会的监事不履行监事职责会承担何种后果,这就造成了监事会不监事的现象。外部监督包括人才市场监督、产品市场监督、资本市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监督的主体分别是员工、客户、债权人及投资者、政府和公众。但这些都是从理论上讲的监督主体,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监督主体并没有有效的监督途径。

四、完善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财务治理的建议

长期以来,由于遵守“股东至上”的逻辑,研究和解决的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问题,但这一企业治理模式容易导致企业忽视社会责任,加剧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构建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势在必行,具体建议如下:

(一)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

1、落实利益相关者控制权配置

在社会责任运动兴起的今天,以股东为主体的传统治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企业应该建立利益相关者代表的董事制度,即除了由股东推举出的董事外,还应该包括职工董事、银行董事、社区董事以及独立董事,并明确各利益相关者代表对企业重大财务决策的质询、听证权力,以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根据企业企业的特点,更应突出职工董事和社区董事的地位。企业重要利益相关者代表成为董事会成员,他们通过拥有的权力可以约束和监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出于自身长期利益的考虑,

10

他们都将会积极支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2、形成有效的外部主体约束机制

监事会是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一部分,通常代表股东的利益对董事会和经理层进行财务监督。在嵌入社会责任的条件下,企业财务治理要求监事会不仅要代表股东的利益,而且还要代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行监督。因此,企业应该减少监事会的持股,使监事会的利益独立于企业的经济利益,增加监事会的独立性。监事会在对企业进行财务监督的过程中,不会再顾虑这一政策的实施对自身利益的影响,而会站在自己所代表利益群体的角度去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责。此外,在监事会的构成中要考虑除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使利益相关者的代表能够对企业进行财务监督以切实维护他们的利益。

(二)完善基于社会责任的财务治理机制

1、加强自身社会责任的业绩审计并定期发布

据企业企业在巨潮资讯网发布的年度报告,本文发现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企业并不多,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企业本身就没有重视和履行社会责任,自然就没有相关的信息,二是企业履行了社会责任,但在信息统计和发布方面由于相关标准的不完善而有一定的难度。根据信号传递理论,企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只有转化为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信息才能对企业形成激励和约束。企业企业加强自身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业绩审计并定期发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在该行业形成一个信息库,成为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信息。当这一信息库形成时,它就会对那些没有履行或发布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形成一种约束,从而使更多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进行相关信息的发布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块构造事业部,明确各事业部经营决策中心和利润中心的地位,可以较好地解决分权管理中责、权、利不相一致的矛盾,充分发挥专业性公司灵活经营的优点。一方面,集中化财务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整合性能。在管理上,利用集团公司的各项优势,对部分权限集中管理,例如集中筹资权可以减小筹资风险、降低筹资成本,集中固定资产购置权有利于集团内调剂余缺、杜绝铺张浪费,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率。在经营上,充分调动了子公司的生产积极性。各子公司围绕集团经营的目的,在遵守集团统一制度的前提下,可自主制订生产经营的各项决策,为避免配合失误,明确责任,凡需要由集团公司决定的在规定时间内,集团公司应明确答复。因此,联想集团的舰队模式是一项正确的选择,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混合式管理模式是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然要求,联想集团应该不断健全财务管理评价体制,完善财务管理模式,进而推进集团的发展。 三、我国企业基于社会责任财务治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