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部分学校联考中考生物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部分学校联考中考生物一模试卷(解析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18:02:22

管形成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说明低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要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就要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肠液中也含有消化淀粉的酶,因此用与该实验相同的方案探究肠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会出现同样的实验现象。 故答案为:(1)B、D、C、A

(2)A;1号试管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 (3)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4)唾液;0℃的冰水

(5)会;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将淀粉彻底分解成葡萄糖

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 (5)F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故答案为:(1)蒸腾 (2)营养组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3)氧气 C气孔(4)E线粒体 (5)F细胞膜

观图可知:A是叶脉、B是叶肉、C是气孔、D是细胞核、E是线粒体、F是细胞膜、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解答即可。

掌握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和细胞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9.【答案】水、无机盐、维生素 胆汁、胰液、肠液 b ②⑤ d→1→2→b 饭后食物中的糖类被吸收

进入血液,血糖浓度升高,血液中胰岛素增加,降低血糖浓度 ④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析】

解:(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它们的作用不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

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由图可

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

知:A表示向两支试管中各滴加两滴碘液,B表示在1、2号两支试管中各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

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

C表示将两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水浴10分钟;D表示向1、2号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清水和2毫升唾液,解答即可。

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8.【答案】蒸腾 营养组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氧

气 C 气孔 E 线粒体 F 细胞膜 【解析】

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

解:(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在树木移栽后,园林工人会给大树打针输液。营养液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肪酸。可见参与脂肪消化的消化液包括:胆汁、胰液和肠液。

(2)根据叶肉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判断叶肉所属的结构层次是营养组织。制作图1叶表皮临时

(2)图一中b表示氧气,c表示二氧化碳。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⑤组织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正确的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

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

滴,然后缓缓放平。(3)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

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气体①是氧气,它通过叶片上的[C]Q气孔散失到

以一个氧气分子经肺泡进入血液后流经一次心脏后运至组织细胞被消耗,则该氧气分子流经

大气中,该结构的张开和闭合是由保卫细胞控制的;(4)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植物的叶肉细胞

图二中各血管、腔室的先后顺序为:d→1→2→b。

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E]线粒体。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3)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餐后,人体内刚吸收了大量的葡萄糖,

第13页,共15页

血糖浓度会升高,但由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因此,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1--2小时后血糖浓度会下降至正常水

物体内的能量最初来自于太阳。 故答案为:(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2)A→植食性动物→B;10

平。人尿液中经常出现葡萄糖,则此人有可能患有糖尿病,患糖尿病的原因可能是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障碍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故答案为:(1)水、无机盐、维生素;胆汁、胰液、肠液;(2)b; ②⑤;d→1→2→b;(3)饭后食物中的糖类被吸收进入血液,血糖浓度升高,血液中胰岛素增加,降低血糖的浓度; 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1)图一中①表示消化、②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④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⑤表示组织内的气体交换,⑥表示排汗,⑦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C;二氧化碳;太阳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

(2)图二中1左心房,2左心室,3右心房,4右心室,a肺动脉,b主动脉,c上下腔静脉,d肺静脉。 下一个营养级。 (3)人体的内的血糖总是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0.1%)上,这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作用的结果。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据此解答。 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

30.【答案】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A→植食性动物→B 10 C 二氧化碳 太阳

【解析】

(4)如图表示某完整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根据图示头分别表示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可以判断A代表生产者,B代表肉食动物,C代表分解者。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物质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1.【答案】病原体 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免疫 易感人群 ①④ 不能 抗生素是用来杀灭细菌的,

对病毒基本不起作用 【解析】

解:(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循环运动。图示A能被植食性动物捕食,并且实线箭头可以和环境中的物质相互循环,因此A可以代表生产者,B代表肉食动物,C表示分解者。虚线箭头单向的,不可循环的,因此虚线表示的是能量流动。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C代表分解者,因此图中食物链有:A→植食性动物→B.“若植食动物获得1千焦的能量,则至多消耗A:1÷10%═10(千焦)。

(3)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图中生物可能不具有成形细胞核的是C分解者。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它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体内。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动物以植物为食物,食物链中所有动植

解:(1)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这种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给婴儿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2)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当地灾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保护水源,食物煮熟后食用,消灭蚊虫,对患病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食物煮熟后食用,消灭蚊虫。

(3)上述资料二中提到的相关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①④.对于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不能通过注射抗生素治疗。原因是抗生素是用来杀灭细菌的,对病毒基本不起作用。

第14页,共15页

故答案为:

(1)病原体;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免疫 (2)易感人群

(3)①④;不能;抗生素是用来杀灭细菌的,对病毒基本不起作用

面积光照,而不互相遮挡;间作套种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故答案为:(1)种子萌发需要营养物质; (2)幼苗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3)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叶绿体;

(1)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

(2)动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静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

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即解决题目,最好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32.【答案】种子萌发需要营养物质 幼苗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叶绿

体 50 合理密植 增加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等等 【解析】

(4)50;合理密植;

(5)增加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等等。

(1)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图甲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其中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是幼苗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

解:(1)第1组种子没有萌发,第2组种子萌发长成的幼苗纤弱,第3组种萌发长成的幼苗健壮,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营养物质。

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

(2)图甲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ab段质量下降,是因为进行

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图乙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是光合作用。

了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其中bc段曲线看出干重质量增加,是因为幼苗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

(3)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是水分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图乙中A过程表示叶片正进行蒸腾作用,叶片散失水分的“门户”是气孔,其开闭是由保卫细胞控制的。A过程表示呼吸作用,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C过程表示光合作用,C过程进行的具体场所叶绿体。

(4)由图丙可知叶面积指数为50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差最大,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因此,在种植农作物时应该合理密植。

(5)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温室内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增加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蔬菜大棚内通风;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利用单位

(4)图丙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当叶片遮挡程度为50时,光合作用强度明显高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无机盐,因此有机物积累最多。

此题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性强,需要学生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

第15页,共15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管形成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说明低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要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就要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肠液中也含有消化淀粉的酶,因此用与该实验相同的方案探究肠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会出现同样的实验现象。 故答案为:(1)B、D、C、A (2)A;1号试管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 (3)唾液淀粉酶能消化淀粉 (4)唾液;0℃的冰水 (5)会;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将淀粉彻底分解成葡萄糖 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是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器; (5)F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故答案为:(1)蒸腾 (2)营养组织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