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小学智慧课堂建设与应用研究-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智慧课堂建设与应用研究
基于电子书包的智慧课堂实现了课前多媒体微课程电子教材预习、课中互动教学、课后微课程作业辅导三大功能,解决了Pad不受控、Wi-Fi掉线、与电子白板难以无缝对接等制约电子书包应用的关键问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教”与“学”模式。智慧课堂系统为实现“颠倒的课堂”和学生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全面支撑。 一、电子书包智慧课堂教学模型的建立
“课前预习,课中带着问题学习,课后作业高质量完成,及时复习巩固,自我诊断及时解决”是教育界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型。应用了电子书包的智慧课堂系统,并没有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在公认的教学模型基础上,提高“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传统的教学中课前预习主要让学生看课本或学案,难以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应用了电子书包的方法,课前给学生提供多媒体微课程电子教材进行预习。融合了丰富的多媒体、动画、音视频的电子教材,针对青少年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把整套课本分解为多个5~10分钟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可以用很短的时间来学习一个知识点,非常适合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花80%的时间用于讲授基础知识,解决“是什么”的问题,20%的时间讲“为什么”“怎么样”。
而应用了电子书包,通过实时的课堂互动,教师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预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可以用20%的时间讲“是什么”,80%的时间讲“为什么”“怎么样”,实现了“颠倒的课堂”。 传统的课后作业环节,学生对困难问题有时会“回避”或“抄袭”,作业情况“难监控”,批改作业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而且难于统计。应用电子书包方法,通过智慧教学云平台实现网上收发作业、自动批改和统计,大大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实现作业情况“可监控”。对于学生的个性化辅导,传统方法是对同样问题反复讲,辅导面小,造成教师累、效率低,学生不情愿、有阴影。应用电子书包方法,用“微课大师”作业微课程辅导系统对困难问题及时辅导,学生可“反思并建立错题本”,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还可以反复听,增强自信心,教师省力又省心,师生关系融洽。
二、电子书包智慧课堂教学模型的实现
智慧课堂系统构建了科学的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整个教学过程构成了一个改进过程循环: 图1
(1)教师备课,推送学生预习内容,同时推送预习检测的内容。
(2)学生预习,并通过预习完成教师推送的预习题目,同时记录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3)教师授课,通过学生预习的情况授课15分钟,讲解新
课,亦可先测试,后授新课。学生上课,学生重点听取在预习过程中理解不透的知识,同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将自己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让教师辅助自己学习。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学生提问等各种互动手段授课30分钟,解决学生在预习、听新课及拓展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教师课后布置作业给学生,同时将作业每道题目的讲解过程给学生。
(5)学生完成作业,提交给教师。客观题直接出结果,主观题等待教师批阅,同时可以将作业错题加入错题集,并查看教师的讲解过程。
(6)教师完成学生作业批改,同时批改结果自动给学生。 (7)学生查看作业批改结果,同时开始下节课的预习。 (8)教师根据收集到的四类数据(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堂及单元测试、课后作业),分析成绩中下水平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帮助这部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9)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改变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陋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电子书包智慧课堂教学模型首先需解决的问题 1.稳定的教室无线环境
无线(Wi-Fi)的不稳定是造成电子书包应用障碍的一大难题。通常无线终端超过30个以后就达到了无线路由器通信的瓶
颈,大量的数据碰撞造成无线环境的不稳定。现需要针对高密度Wi-Fi环境做优化,支持60个以上Wi-Fi用户不掉线,为电子书包应用构建稳定的无线环境,保证正常一个班的应用,成为无线网络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电子白板等设备需无缝对接
传统课堂教学软件和电子白板兼容性不够好,教室使用电子白板时需要切换到电子白板的功能菜单界面,使用教学软件时需要切回,来回切换造成教师操作效率的降低。智慧课堂系统需与电子白板无缝对接,在智慧课堂系统软件中可直接进行电子白板书写,无需复杂的界面切换,所有功能一键操作,所有软件尽可能让教师无需说明书,这样大大降低了教师操作的复杂性,增强设备的可用性,为计算机水平较低的教师打开使用的大门,扩大使用范围。 3.Pad受控
新技术的引入不能影响课堂教学秩序,传统的电子书包往往不能解决Pad受控的问题,教师上课时学生可以自由使用电子书包的各项功能,甚至玩游戏。智慧课堂系统需通过电子书包的底层开发技术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控制学生电子书包,教师讲课时学生的电子书包处于锁定状态,无法操作,只有互动时或教师允许时,学生才能进行相关操作。学生的上网也是在教师的监控之下进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保证课堂教学秩序。 4.Pad电池电量使用时长的问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