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 有限法偿 —— 2. 信用货币制度 —— 3. 区域性货币制度 —— 4. 主币 —— 5. 金币本位制 ——6. 金汇兑本位制 ——7. 金块本位制 —— 8. 限制铸造 ——9. 实物货币 —— 10. 铸币 ——11. 存款货币 ——12. 支付手段——13. 计价单位 ——14. 狭义货币 ——15. 准货币 ——16. 货币存量 —— 17. 货币流量 ——18. 一般等价物——19. 价值贮藏 —— 20. 币 材 ——21. 表征货币 ---- 22. 格雷欣法则 ——
含 义
a. 一国的基本通货和唯一法定的计价、结算单位 。 b. 铸币只能由国家垄断铸造 。
c. 银行券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金块的金属货币制度 。 d.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辅币和银行券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的金属货币制度 。
e. 银行券只能通过兑换外汇来与黄金兑现的金属货币制度 。
f. 以中央银行或国家指定机构发行的信用货币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
g. 由一定区域内的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 。
h.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 。 i. 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作用的银行存款 。
j. 反映整个社会潜在购买能力能够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 k. 货币计算并衡量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功能 。
l. 一国某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所有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 。 m. 一国某一时期内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所有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 。 n. 铸造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 o. 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物品或人们生产的物品作为币材的货币形式 。
p. 反映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服务的最直接的购买能力的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 。 q. 货币作为补充交换的一个环节或作为交换价值的绝对存在而进行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
r. 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 。
s. 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象征或代表被人们保存起来的功能 。 t. 表现所有物品价值的媒介 。
u. 当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逐出流通,即被熔化或输出国外,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v. 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 、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 五、判断并改错
1.成为货币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本身具有价值。 2.称量货币在使用时需要验成色称重量。
3. 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4.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
5. 货币作为价值贮藏形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收益性。 6. 存款货币不一定采用开立支票的方式使用。
7. 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不存在。 8. 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金铸币。
9. 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中的平行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10. 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货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11. 外汇在各种货币制度下都可以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12. 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条件下,金铸币都是流通中的货币。 13. 只要是国家铸造的货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14. 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辅币限制铸造。 15. 国家货币制度由一国政府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定实施,是该国货币主权的体现。 16. 表征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
17. 信用货币实际上是银行债务凭证,信用货币流通也就是银行债务的转移。
18.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纸制的货币符号,不具有典型意义上的储藏手段职能。 19.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相一致的。 20.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与自由熔化。
21.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银为货币金属,只铸造和流通金银币的货币制度。 22.金币本位制崩溃的直接原因是经济危机。
23.信用货币主要有银行支付委托书、纸币、发货票等。
24.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代替金属铸币的货币符号。 25.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六、简述题
1. 什么是货币制度?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 2. 什么是信用货币?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4. 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试举例说明之。 5. 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6. 中国人民银行是如何对人民币发行进行管理的? 7.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什么特点? 七、技能训练 开放式思维之一
战俘营里的货币
二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流通着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香烟。当时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了各种人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服、香烟等。由于数量有限,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在战俘之间进行分配,而无法顾及到每个战俘的特定偏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是会有所不同的,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喜欢奶酪,还有人则可能更想得到一包香烟。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们有进行交换的需要。
但是,即便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地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方恰巧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为了使交换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需要有—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那么,在战俘营中,究竟哪一种物品适合做交易媒介呢?许多战俘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香烟来扮演这—角色。战俘们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交易,如一根香肠值10根香烟,一件衬衣值80根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服则可以换得两根香烟。有了这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之后,战俘之间的交换就方便多了。 思考题:
香烟的哪些特点使它成为战俘营中流行的“货币”? 答案要点: 一、填空题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2.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3.货币表现 4.商品、货币 5.信用证券 6.银行券 7. 表征货币
8. 易于保存 便于携带 9.现金 、可支付的存款 10.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11.准货币
12.流通手段 , 支付手段
13.货币材料的确定 ,货币单位和货币名称 ,本位币、 辅币铸造发行及其偿付能力,发行保证制度 14.国家按市场上的金银比价为金币和银币确定固定的比价,金银两种货币按法定比价流通 15.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16.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金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 17.平行本位制 , 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 18.良币
19. 金币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 20.足值货币
21. 本位币, 主币 22. 称量制 23. 黄金保证 24. 信用货币 25. 支付手段 简述题
1. 答案要点: 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其构成要素有:
(1)货币材料的确定。
(2)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3)本位币 、辅币及其偿付能力。 (4)发行保证制度。
2. 答案要点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基本特征有:
(1)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制本位货币,它是一种价值符号,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黄金基础也已经消失 。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实际上是银行债务凭证,信用货币流通也就是银行债务的转移。
(3)具有强制性。它是法定货币,银行发行的强制流通使用。
(4)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段。
4. 答案要点 :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指在双本位制下,当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逐出流通,即被熔化或输出国外,
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5. 答案要点: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首先,由于币制相对稳定,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能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其次,信用关系不受币值波动的影响,促进信用的发展;再次,各国货币含金量的比率相对稳定,外汇市场也比较稳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保证了对外贷款和投资的安全性。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两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第一,这两种货币制度没有铸币流通,失去了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可能性;第二,银行券不能兑换自由黄金,一旦过多就会贬值;第三,在金汇兑本位制下,本国货币制度依附于外国货币制度,一旦外国货币制度动摇,本国货币制度也必然动摇。
6. 答案要点: 人民币现钞的发行主要是通过货币发行基金在发行库和业务库的转移实现的。 发行基金是人民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发行基金的来源,一是人民银行总行所属印制企业按计划印制解缴发行库的新人民币;二是开户的各金融机构和人民银行业务库缴存人民银行发行库的回笼款。保管发行基金的金库称为发行库。发行基金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并由总行统一掌握。业务库是商业银行为了办理日常现金收付业务而建立的金库,它保留的现金是商业银行业务活动中现金收付的周转金,是营运资金的组成部分,经常处于有收有付的状态。
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业务库的现金不足以支付时,可到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其存款账户余额内提取现金,人民币就从发行库转移到业务库,意味着这部分人民币进入流通领域;当业务库的现金收入大于其库存限额时,超出部分由业务库送交发行库,意味着该部分人民币退出流通。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编制发行基金计划 、管理发行基金的运送等对人民币发行进行管理。 7. 答案要点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以来,各国实行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有三个特点:
(1)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现金体现着中央银行对持有者的 负债,银行存款体现着存款货币银行对存款人的负债,这些货币无不体现着信用关系。 (2)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无论是现金还是存款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存款的存取 、黄金外汇的买卖 、有价证券的买卖 、银行贷款的发放等金融业务进入到流通中去的,这与金属货币通过自由铸造进入流通已有本质区别。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