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导学案9(生活杂感诗)
生活杂感诗
【特征】 一、情感特征:
1、对青春易逝、时光不再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2、对仕途失意、知音难觅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 3、对告慰平生、欢愉人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 4、对忠贞爱情、诚挚友谊的赞美(如:秦观的《鹊桥仙》)。 二、表达技巧:借景抒情。 【鉴赏示例】
[例1]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后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秦观在这首词中“表达了自己超越常人的爱情观”,该如何理解?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自汉代以来在诗歌中广为应用,但主题大多是对牛郎织女的不
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制造这则悲剧的天帝的谴责,而秦观这首词却对牛郎织女的爱情进行了热情的歌颂,从而表达了他超越常人的爱情观。
2、上片通过描写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情形,高度评价和颂扬他们爱情的圣洁永恒和坚贞
不渝,认为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胜过人间凡俗无数的平庸之爱;下片通过描绘牛郎织女的别离,既赞美了这温柔缠绵的挚爱,更申明了自己与俗不同的爱情观点:在作者看来,真挚高尚、美满幸福的爱情不是“朝朝暮暮”的相处,而是心灵上的专一永久。
[例2] 南柯子(王炎)
1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chéng)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
怀吗?为什么?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
出:①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②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
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例3] 望江南·超然台作①(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
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 “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参考答案:
1、表现的是一种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而作者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
遣的心情。
2
2、作者在词中描写了细风、斜柳、烟雨中的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而作者把他的细
腻的、难以察觉的苦闷之情也巧妙地融合在了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的却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情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