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李涛photoshop笔记资料
捷键为ctrl+shift+v),其实这就叫做图层蒙板,在图层条板中就有了一个图层蒙板缩略图,在通道条板也会显示,它其实就是一个临时通道了.即:图层蒙板实际上是通道的一个变种.图层蒙板一般用来控制图层的显示范围.
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画笔工具来处理蒙板 (X是前/背景色的切换)
图层混合经常会用到图层蒙板,用图层蒙板来控制层与层之间的混合。(按着sahift拖动图片就可以拖到中心位置了)用渐变工具来遮盖部分图片。
PS视频教程听课笔记(四)
在某种意义上讲,调色跟通道是有一定关系的
如果素材来源不同,比如如果要把其中一个图片放在另一个图片中,又不想要这个背景,那么就需要去背景,这也算是合成的第一步吧。去背景啊,或者是保留透明啊,可以用图层蒙板,ALPHY通道。再比如把一张白天的图片跟一张夜景图片合成,两者的光线是不同,要想合成就必要让人看不出痕迹(叫不着痕迹)。那么就需要调色彩。 调色一般分两类,校色跟调色。
校色一般是针对色调不准的图片而言。调色一般指艺术性的再加工。
调色命令都集中在图像菜单中的调整子菜单。其中有三条命令是重点——色阶,曲线,色相/饱和度。 色阶。要养成打开图片先看色阶的好习惯。色阶中的直方图要会看。 输入色阶就是修改前,输出色阶就是修改后的色阶。
输出色阶有0到255的值,你把它映射为图片的暗部区域,灰度区域,跟亮部区域,然后跟直方图比较,看三个区域是否一一对应。如果暗部区域跟亮部区域都没有信息,只有灰度区域有信息,就说明这个片子偏灰了。那么如何去校正呢?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调整直方图中的黑色及白色三角到有色彩信息的地方;
第二种方法,看色阶对话框中的右下角有三个吸管(黑头的,灰头的,白头的),听说过定场这个概念(定黑场,白场)。比如,云彩应该是片子中最亮的地方,那么就选择白色吸管工具,把云彩定为白场;树的阴影应该是最暗的地方,那么就用黑色吸管工具,定阴影为黑场。
第三种方法,自动色阶。
用灰度吸管定中性灰的点也是很重要的,也能将图片的色阶校准。定义中性灰往往是定义整个色彩平和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如果中性灰定准了,这个片子的整个色调都不会偏了。
输入色阶有三个数值,第二个叫嘎码(音)值,指的是灰度系数,正常值是1,如果数值减少,灰度值越小,片子越暗,相反会越亮。 曲线
5
打开曲线对话框时,看到了一个坐标。仔细观察,曲线里面也有输入跟输出,坐标轴的X轴为输入,T轴为输出。上弦线是变亮,下弦线是变暗,S型线是只调了对比度(也就是说暗部更暗,亮部更亮)。曲线调整色彩能做到更细致,比如可以通过打点的方式只调一部分色调区域。比如,照相照了阴阳脸,如果整个照片调亮,那么原先的亮部区域就曝光了,那么就可以在曲线上,中间打点,只调暗部,让暗部成上弦线,就能把暗部调亮了。 色相/饱和度
色相是以度为单位的。明度和饱和度是通过百分比来控制的。最下面有两个色相条(上面的是输入,下面的输出)。
在色相/饱和度的对话框中,有编辑,在这儿,你可以对全图的色相做调整,也可以只对某种颜色去做调整。
可是如果这种颜色说不准是哪种颜色怎么办呢?或者说图片中的颜色在编辑中没有这种颜色怎么办呢?
在你任意选了一个你看起来比较接近图片中的颜色的时候,在下面的两个色相条中间会出现一个参数值,这个参数值是色相调节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参数值中有四个标志块。中间有两个竖型的标志块,两边各有一个三角的标志块。两个竖型的标志块之间的颜色代表你所选颜色的主体范围,竖型与三角标志块之间代表着色彩容差值。整体色调的调整可以把整个参数值往最接近你所选的颜色靠就行了,局部的调容差。选区大致上选出就行了。 如果颜色不太准的话,还可以用吸管工具。 色彩平衡 色彩平衡会有色彩的倾向上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或偏冷或偏暖。
调整色彩平衡一般是在中间调上调,因为阴影跟高光不是图片本身的颜色。 匹配颜色 要注意的是目标图片跟来源图片要分清 任何两张片子之间都可以匹配
要想合成几张图片的时候,应该先做匹配再合成就天衣无缝了。 替换颜色其实就是色相/饱和度的另外一种用法 可选颜色/通道混合器 这两者都可以针对通道进行调色。 可选颜色最早是为了追加油墨,一般是在CMYK模式下进行调色的,很少用于RGB模式图片。(可选颜色也是一种过时的命令了)
通道混合器,类似于可选颜色。不过它有个很好的作用,那就是它有个选项叫单色 要知道,想得到一张特别好的灰度图是不容易的。要得到灰度图,可以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去色(但这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品质的灰度图);第二种是变图片的色彩模式——灰度模式;第三种是用通道混合器,单色选项那儿划上勾,然后在上面可以调参数值,直到调整到最佳状态。这种方式好在可以将细节调到最丰富最满意的程度。 (应用图像和计算也能得到灰度图)
渐变映射 这是个很有用的命令,因为可以自己去设置 照片滤镜/曝光度 这两条命令都是针对数码相片的 (文件==自动==裁切并修齐照片)
阴影/高光 是专门针对最暗部跟主最亮部调整的,而不会伤及其他地方。
6
阈值
阈值就是来得到黑白图的,这种黑白图是用来提线稿的。要想得到线稿,除了这个方法之外,还有一个方法是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这样之后再用阈值就很好了。 图像模式 图像模式中的位图(半调网屏),双色调
索引颜色也是个单通道的图片。GIF格式的图片就是索引颜色,GIF格式图片有两个特点,第一颜色量小,所以它的文件量小,第二支持透明。颜色表
多通道,一般用在打样稿上面,一般是直接从VMYK直接转过去。多通道模式可以保存为什么格式?是PS DCS2.0格式或者是RAW格式。 通道跟选择的转换的一个案例
将一张图片粘贴到另一张图片中,这张图片的黑色背景可以用图层模式的滤色模式隐掉,不过,余下的颜色就不是原来的色彩了。那怎么办呢?可以在通道中,把色彩信息转成ALPHY通道。方法是,将红,绿,蓝三色通道各复制一个,加三个图层,然后一一对应,将颜色信息粘贴,再通过图层模式,就能还原。
PS视频教程听课笔记(五)
五、图层效果
1、图层样式 混合选项默认
一共有三个混合状态:混合选项、高级混合、混合颜色带,这是层与层之间的混合方式第一个状态混合选项,常规混合中的混合模式与图层条板中的图层混合模式是一样的。 (可以利用图层的混合模式颜色来着色,这样方便修改)
第三个状态混合颜色带,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很熟悉的颜色条,分别代表本图层跟下一图层暗部区域,灰部区域跟亮部区域,两个图层可以通过颜色条下面的三角型标志来混合。右边的标志可以通过按着alt键分开成两个小三角型标志,这是用来调节容差的,可以使两个图层混合得自然。
第二个状态高级混合,举一挖空效果的实例。一图层为椭圆形状,然后填充任何颜色,下面有无数个图层,这时打开这一形状图层的图层属性,找到高级混合,里面有个选项叫挖空(有三种方式——无,浅,深),浅是挖到图层组的底端,深是挖到背景层,另一个选项填充不透明度要降为0。
其他图层样式 很方便得可以用在网页的按钮,字效等上面。 (感觉做的样式不错,可以新建样式,把这一模式保存,以后就可以调用了) 创建图层
创建图层就是把图层样式创建为一个图层了 2、新建填充图层
有三种类型——纯色,渐变,图案
7
新建填充图层对话框中,有个使用前一图层创建剪贴蒙版选项,这一选项很有用处,这也就出现了编组图层的概念——把上一个图层的内容放到下一个图层的形状中去。 新建填充图层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是由一个颜色图跟一个蒙版组成。双击颜色层的缩略图就可以重新选择填充颜色 3、新建调整图层
这个很大的好处是不会破坏原始素材,方便修改。(在图层条板正文,有按钮直接使用即可)
4、创建剪贴蒙版
其实就是把上一个图层的内容放到下一个图层的形状中去。(这也有快捷方式的,就是按着alt键,将鼠标放在图层条板中这两个层的中间点击就可以了) 小结:如果我们想控制图层的显示范围,可以用以下几条命令: (1)添加图层蒙版 (2)添加矢量蒙版 (3)创建剪贴蒙版
(4)粘贴入(即先在目标图层上作出选区,然后将另一图层粘贴入,就会把这一图层只粘贴在选区之中) 5、矢量蒙版
先作出选区,然后转成路径(或直接用钢笔勾出也可),矢量蒙版==当前路径,这样就添加了一个矢量蒙版,这样之后还可以加一个位图蒙版的。矢量蒙版控制外形,位图蒙版控制显示范围,效果相当好。
(PS对矢量图形有很好的控制,后缀为ai的就是矢量图形了。矢量图形放大或缩小不会影响图片的质量) 6、智能对象
就是针对矢量图层的7、新建基于图层的切片
是为了做网页的 小技巧:关于图层属性(指在图层条板里面的)中的锁定值的。锁定透明区域很好用。 一个案例:
有一个倾斜的图片,首先要校正。可以用自动校正(文件=自动=裁切),不过就会新建另一个文件了。另一种方式是用裁切工具,随便拉一个矩形框,校正矩形框,套在倾斜的图片上,打回车键,就OK了。
两张图片色调不同,需要校色。先色阶,再色彩平衡(这两步是针对全局的);再色相/饱和度/亮度(这一步是针对局部的,可以用海绵工具加色或减色);然后背景(用粘贴入,再调整透明度)。
PS视频教程听课笔记(六)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