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50万吨无缝钢管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些主要的能耗环节上,都会考虑相应的节能措施,以期大幅度地降低能耗。
a)变配电所紧靠负荷中心,选用低损耗节能型电力变压器,并装设功率因素自动补偿装置,可提高供电质量和电网输送效率,减少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和电网输送效率,而且可减少输电线路的有色金属消耗,节省投资。
b)选用低能耗高效率的生产加工设备,并优化生产调度,以降低设备的空转率等。
c)车间照明采用高效节能卤化物灯,可提高工作区照度,获得较高的照明质量,节省照明电,减少电费开支。
7.3计量
该生产线计量按国家二级计量标准执行,按国家有关规定备三级能源计量及工艺参数等的控制。车间、班组的水、电、气都设计量器具,质量检测和经营管理计量器具配4名专职计量管理人员。
33
第八章 企业生产组织、劳动定员
8.1 企业生产组织
XX钢管集团XX生产基地工程建成投产后,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生产、技术、品管、市场销售、综合等部门。
8.2 劳动定员
本项目劳动定员的配置参照国家有关企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进行编制。
生产车间 320人 销售人员 40人 技术人员 15人 财务人员 4人 其他行政人员 21人 合计 400人
34
第九章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9.1设计依据
a)劳动部领发《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1988〕48号;
b)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 c)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94);
d)车间空气中呼吸性矽尘卫生标准(GBJ6225-1996); e)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 9.2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针对新建年产500000t无缝钢管生产基地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防治措施的设计。
9.3劳动安全卫生现状
XX集团有限公司设有专门负责劳保的机构,负责全厂职工安全卫生工作,工厂对散发有毒、有害的作业场所,均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9.4建筑及场地布置
本次设计根据场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充分考虑了自然条件中的气象、地质、雷电、地震等的情况。
厂外运输以汽车运输为主,车间内部、厂区运输以叉车、吊车、汽车运输方式为主,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强度。
厂区内设有医务室、浴室、妇女卫生间、休息室等劳动保护及安全辅助设施。
9.5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9.5.1生产工艺:
35
主要原辅材料、产品种类、数量详见各专业说明。 9.5.2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害及不安全因素有:电气安全问题、机械伤害、机械噪声对人的危害。
9.6防范措施 9.6.1设计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和设备的安全保护,依据国内各类设计规范要求进行,如围栏、栏杆等都应做充分考虑。
在设备选型管理上,应考虑工艺的先进性和设备的运行状况,尽量减少对安全卫生的危害。
要通过制定安全卫生规范和强化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安全卫生管理水平,创建安全卫生企业形象。
根据岗位工作需要,定期发放个人劳动保护和卫生用品,保持员工安全、卫生和身体健康。
9.6.2电气安全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系统,车间内所有设备金属外壳及金属管架均需焊接,与接地保护装置相连接。
厂房防雷按三类工业建筑采用防雷措施,接地电阻不大于15欧。 变电所设独立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5欧。 9.6.3防机械伤害
生产工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生产线上所用设备考虑了安全防护问题,设备与构筑物之间考虑了满足操作的安全距离。
对易引起事故的设备和物流、人流交叉处增设保护网,防护栏等设施。
3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