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8化学能与热能含答案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8化学能与热能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7:33:55

课时达标作业18 化学能与热能

基础题

1.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原料来源广;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方便;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氢能是易燃烧、热值高、原料来源广的新能源;但它也有储存难、制备成本高等缺点,所以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2.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如图一所示装置内(小烧杯与玻璃片之间有一薄层水)的固体混合物,稍后手拿起烧杯时发现玻璃片与烧杯粘结在一起。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反应中的能量关系如图二 C.是吸热反应

D.化学键的总键能:反应物<生成物

解析:由“玻璃片与烧杯粘结在一起”知水结冰了,说明烧杯内发生的反应导致容器周围温度下降,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中有热能转化为化学能,A、B、D项错误,C项正确。

答案:C

3.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的总能量 B.该反应的焓变大于零

C.该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生成放出能量 D.由该反应可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解析:碳酸钙受热分解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焓变大于零,故CO2(g)和CaO(s)的总能量大于CaCO3(s)

2的总能量,A、B项说法正确;在CaCO3中,Ca2和CO23之间存在离子键,CO3中C与O之间存在共价

键,故反应中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C项说法正确;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如碳的燃烧需要加热,但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项说法错误。

答案:D

4.在一定温度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B.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放热减少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计算出ΔH=-92 kJ/mol,但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未注明状态,A项错误;加入催化剂后,活化能降低,所以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B项错误;催化剂只改变反应历程不影响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项错误;由图象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项正确。

答案:D

5.化学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NH3 ΔH=-92 kJ/mol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断裂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时能放出x kJ的能量 C.断裂2 mol H—Cl键时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

D.2 mol HCl(g)的总能量高于1 mol H2(g)和1 mol Cl2(g)的总能量

解析:由图示可知:1 mol H2(g)和1 mol Cl2(g)的总能量高于2 mol HCl(g)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D项错误;断裂化学键时需要吸收能量,B项错误,C项正确。

答案:C

6.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燃料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方法,已知CO(g)+2H2(g)

CH3OH(g)反应过程

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曲线Ⅰ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ΔH=+91 kJ·mol1

B.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ΔH变小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ΔH增大

解析:根据图示,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放热反应,A错误,C正确;加入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而对ΔH无影响,B错误;生成液态CH3OH时,释放出的能量更多,ΔH更小,D错误。

答案:C

7.某反应使用催化剂后,其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总反应为放热反应 B.使用催化剂后,活化能不变

C.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 D.ΔH=ΔH1+ΔH2

解析:由题图可知,反应①是吸热反应,反应②是放热反应,总反应是放热反应,且ΔH=ΔH1+ΔH2,A、C、D项正确;使用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项错误。

答案:B

8.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 mol Cl、ClOx(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e是ClO3

B.b→a+c反应的活化能为60 kJ·mol1

C.a、b、c、d、e中c最稳定

D.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O3(aq)+2Cl(aq) ΔH=-116 kJ·mol1

解析:A项,e中Cl元素化合价为+7价,而ClO3中Cl元素化合价为+5价,错误;B项,b→a+c反应的活化能无法确定,错误;C项,a、b、c、d、e中a能量最低,所以最稳定,错误;D项,b→a+d,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该反应方程式为3ClO===ClO3+2Cl,反应热=64 kJ·mol1+2×0 kJ·mol1-

3×60 kJ·mol1=-116 kJ·mol1,所以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ClO(aq)===ClO3(aq)+2Cl(aq) ΔH=

-116 kJ·mol1,正确。

答案:D

9.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

57.3) kJ·mol1

B.CO(g)的燃烧热ΔH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

kJ·mol1

C.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答案:B

10.胶状液氢(主要成分是H2和CH4)有望用于未来的运载火箭和空间运输系统。实验测得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890.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1

B.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C.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

D.CH4(g)+2O2(g)===CO2(g)+2H2O(l) ΔH=+890.3 kJ·mol1

解析: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反应物的物质的量,A选项错误;物质的状态不同,反应的热效应不同,C选项错误;放热反应ΔH用“-”表示,吸热反应ΔH用“+”表示,D选项错误。

答案:B

11.已知:C(s)+H2O(g)===CO(g)+H2(g) ΔH=a kJ/mol,2C(s)+O2(g)===2CO(g) ΔH=-2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课时达标作业18 化学能与热能 基础题 1.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轿车“超越三号”,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加快向产业化的目标迈进。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原料来源广;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方便;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氢能是易燃烧、热值高、原料来源广的新能源;但它也有储存难、制备成本高等缺点,所以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2.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如图一所示装置内(小烧杯与玻璃片之间有一薄层水)的固体混合物,稍后手拿起烧杯时发现玻璃片与烧杯粘结在一起。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反应中的能量关系如图二 C.是吸热反应 D.化学键的总键能:反应物<生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