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于ZigBee的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第2章ZigBee协议简介
并且为其指定网络拓扑中的传输路由。NLME主要提 供网络中的管理服务[15]。
网络层功能:1)网络发现与形成;2)路由器初始化;3)设备同网络连 接;4)网络的断开与重新加入;5)接收机同步;6)信息库维护。
(4)
应用层(APL)
ZigBee应用层框架包括应用支持层(APS)、ZigBee设备对象层(ZDO)和
制造商自己定义的应用程序框架(AF)。ZigBee应用层除了提供一些必要函 数以及为网络层提供合适的服务接口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用户可以在这层 定义自己的设备应用对象。
应用支持层使用了生产商自定义的应用对象和ZigBee设备对象提供的 服务,借此实现了网络层和应用层之间的接口问题。应用层通过两个服务访 问点(APSDE-SAP和APSME-SAP)提供了数据服务和管理服务。应用层数据 服务实体通过APSDE-SAP提供了数据传输服务,应用层管理服务实体通过 APSME-SAP来提供管理服务[15]。
ZigBee设备对象是一个特殊的设备应用对象,它在端点0上实现。它 使用应
用层的APSDE-SAP和网络层的NLME-SAP包括了定义网络中设备 的角色,发起
。
和响应绑定请求,在网络设备之间建立安全机制等功能。
应用程序框架层(AF)是应用在ZigBee协议栈上的程序,即芯片生产厂 家自己定义的应用对象,遵循(profile)规范运行在设备端点1-240上。在 ZigBee应用中,
AF层提供了 2种标准的服务类型:键值对(KVP)服务和报 文(MSG)服务[16]。
2.4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介绍了 ZigBee网络的体系结构,并详细介绍了 ZigBee网络中 的设备分类及拓扑结构。接着详细阐述了 ZigBee协议栈的架构,并且分别 对物理层、
MAC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进行了介绍。
9
燕山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通过在前面两章的比较、学习、研究,本章首先提出了基于ZigBee的 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设计的整体方案,然后对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详细设 计。
3.1系统整体方案
本文设计的基于ZigBee的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主要由1台PC机、1 台协调器、多台终端节点和若干台路由器组成。系统采用了分布式的测量方 式,终端节点根据实际生产应用,放置在不同的实际环境当中;在协调器与 终端节点数据传输距离达不到的时候,添加路由器作为中继,进行数据的透 明传输。整个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的网路拓扑结构如图3-1所示。
采集节点
采集节点
采集节点 ??)) PC机
((??
采集节点 ((f))
协调器首先建立
好网点的经过
赋予一个16位通信都
采集节点
采集节点
图3-1无线温湿度采集系统框图
10
络,等待各个传感器节入网请求;传感器节点 验证后加入网络,将被短地址,在以后网络中的
以这个16位的短地址作为节点的标识。传感器节点把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到
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的数据读取,并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数据包上传给协调器;协调器通过串 口按定义好的数据格式上传给PC机,PC机通过上位机软件解析、显示并 存储数据。上位机界面用来监控各工作环境的温湿度,以便掌握整个网络系 统的运行状态。
3.2系统硬件平台选择
本文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接下来首先 介绍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硬件平台选择主要分为处理器(MCU)和射频收发 器(RF)的选择以及相关外围电路器件的选择,主要选择原则有:是否易于实 现;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设计开发有没有适合的开发工具。此外,还必 须针对ZigBee网络的结构特点,对功耗、成本和芯片封装大小等方面进行 综合评估考虑。
一个完整的硬件开发平台主要由MCU+RF收发器组成,目前主流的设 计方案存在两种,一种是MCU+RF收发器方案;另一种是SoC方案[2]。
(1) MCU+RF收发器解决方案
以8位单片机为基础,搭配IEEE802.15.4/ZigBee标准的射频芯片,组 成集信息米集、传输、通信多功能于一体的ZigBee通信模块。这种方案构 建灵活,设计多样化,可根据实际应用具体选型设计。单片机与射频芯片间 主要SPI串口连接。MCU作为整个模块的核心,控制协议栈;射频芯片则 主要完成无线通信的接入。模块框图如图3-2所示。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MCU+RF解决方案有几种:
1) TI的解决方案:MSP430(业界公认的低功耗单片机)加CC2520,此方 案符合ZigBee低功耗的要求,受到很多工程技术人员的推荐;
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