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扬州慢教学案(教师)

扬州慢教学案(教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8:06:10

扬州慢教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播《几多愁》歌曲(为学生创设感时伤世氛围)(随音乐导语) (提前板书词题、作者)

一曲《虞美人》、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道尽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二百多年后,面对被金兵洗劫一空的扬州城,姜夔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故国之思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南宋词人姜夔的《扬州慢》。

二、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生读一遍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词,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2、在品味鉴赏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三、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词,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在品味鉴赏中培养探究意识,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四、整体感知:

1、初步感知,研读小序。

把握小序的内容,初步感知全词。(序就是对全词内容的一个概括)

一生读小序,学生思考小序中所交代的内容。

明确:词作时间,所见所闻,作者情感,写作缘由。(大屏幕展示) 2、初读全词,感受作者情感。

(1)学生先结合注释自由朗读,理解全词,注意词中重要字词的读音,把握朗读的节奏。(这是一首慢词,简介“慢”的含义:慢就是慢调,是词曲的一种格调,因曲调舒缓而得名。)

(2)找一生朗读全词((学生先评价:字音和断句,老师强调补充)提示注意字词读音,根据情感把握,注意节奏,师强调重要字词的读音,稍作评价学生的诵读的情况。读的比较流畅,字音较准确,但语速稍快。)

(3)全班齐读,(注意刚才提示的字音,放慢语速,声音要大一些。)进一步体悟词人抒发的情感。 五、再读品味,深入探究全词的情感。 1、上阕哪个词可以概括今日扬州城的特点?

(先找一生读上阕、其他人思考) 找两到三个学生回答 提示:空(板书)(若学生答错后,让学生比较回答确认)(课件展示学生答案。)

师评价引导:对,这位同学把握的很准确。那词人围绕今日的扬州“空”这一特点。 2、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渲染“空”这一特点的?(学生找出来,师指导分析) (同桌或前后位交流)师引导学生选代表回答,相互补充。

提示:景:青青荠麦、废池乔木、二十四桥、冷月、红药 声:清角吹寒 (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谈谈景物的特点,谈谈感受。

同学们找的很好,也很准确。在作者眼中,今日的扬州是四顾萧条,一片凄凉的。那大家思考: 3、昔日的扬州是什么样的?

(全体齐读全词,大家结合思考这一问题。

大家先思考,同桌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提问三个以上的学生。)

提示: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青楼梦好、豆蔻词工、二十四桥,这些词句都是化用的诗人杜牧当初写扬州的诗句,大家结合注释理解杜牧的诗句。杜牧主要写了扬州城中美景,美人,美事,主要写出了昔日扬州繁华热闹。

4、面对扬州昔盛今衰,词人穿越时空,设想唐朝的杜牧来到扬州,他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大家看下阕,找出最能表现杜牧重回扬州后感受的一个词。) 提示:惊。 杜牧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因“空”而“惊”,今日的扬州破败萧条,给人一种凄清荒凉的感觉,这是一种无边无际的悲伤! 5、扬州昔盛今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那么

(同学自行回答;引导学生分析“自胡马窥江去后??犹厌言兵”归纳总结主题)提示:“自胡马窥江去后”,表明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战乱。古代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曹操悲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杜甫哀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胡马窥江”用借代手法,代指南宋初年,金兵屡次进犯。姜夔选取此题材正是为了极表他的“《黍离》之悲”,表达他因祖国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其沉痛的心情。师范读此句。体会本句的情感

六、小结全词

全词记行写景,抓住“空城”的典型景物,渲染凄凉气氛;词人通过化用杜牧诗句,处处设想,今昔对比,景中含情,抒写出内心的黍离之悲。这就像一弯冷月,留给人们永远的痛。

写作特点:1、今昔对比、虚实结合;2、景中含情,化景物为情思;3、巧于用典,活于用典。 七、拓展应用

下面就让我们再次感悟作者的情感。配乐朗读 女生读 男生读

(全班配乐朗读全词,再次深入领悟词人的情感)

结束语: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不要仅仅停留在感伤的层面,更要学会放眼世界,胸怀祖国,以中华之崛起为己任,勇于担当,做一个出彩中国人!

搜索更多关于: 扬州慢教学案(教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扬州慢教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播《几多愁》歌曲(为学生创设感时伤世氛围)(随音乐导语) (提前板书词题、作者) 一曲《虞美人》、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道尽了李煜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二百多年后,面对被金兵洗劫一空的扬州城,姜夔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故国之思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南宋词人姜夔的《扬州慢》。 二、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生读一遍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词,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2、在品味鉴赏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三、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词,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在品味鉴赏中培养探究意识,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四、整体感知: 1、初步感知,研读小序。 把握小序的内容,初步感知全词。(序就是对全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