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态学复习材料
绪论
1.生态学: 2. 生态园林:
3.园林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当代园林生态的研究的具体体现?
第一章 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
1.生态因子: 2.生境:
3.环境容量: 4.环境污染:
5.城市环境容量: 6.大气环境容量: 7.水环境容量: 8.土壤环境容量: 9.生态幅: 10.驯化: 11.生态型: 12.限制因子:
13.城市环境的特征:
14.我国城市的环境污染:
15.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16.最小因子定律: 17.耐受性定律:
18.生态因子的类型:
第二章 光与园林植物
1.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光。 2.地表的光照变化
3.树冠与植物群落中的光照变化 4.光污染:
5.光污染的三种类型
6.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可以把植物分成三大生态类型: 8.光周期现象:
9.根据植物开花所需要的日照长度可分为三类植物:
10.一般来说,短日照植物都起源于低纬度地区,长日照植物则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因此植物的地理分布除受温度和水分条件影响外,还受光周期控制。
第三章 温度与园林植物
●名词解释:
1.城市热岛效应: 2.2.寒 害: 3.冻 害: 4.霜 害: 5.冻 举: 6.冻 裂: 7.生理干旱: 8.皮烧(日灼伤): 9.根茎灼伤: 10.逆温现象:
11.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P48 12.六个热量带代表性植被:P57 13.逆温现象成因类型:
第四章 水与园林植物
1
1.简述城市水环境特点:
2.水生植物有哪些类型?其特点是什么?
3.试分析水生植物和旱生植物在适应方式上各有哪些特点? 4.分析城市绿地保持水土的作用机理。 5.地表降水:
6.水对园林植物的生态作用: 7.园林植物对水分的调节作用
第五章 大气与园林植物
1.光化学烟雾:
2.环境检测的定义及利用植物检测环境污染的优点?99 3.在建设防风林带是应考虑因素 115
4.园林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101
第六章 土壤与园林植物
一.土壤污染
1.土壤污染物种类 2.土壤污染发生类型
3.盐土植物具有一系列的抗盐特性,根据它们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不同,可分为三类: 4.植物根系的生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根际效应:
第七章 植物种群
生态对策: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自疏:
化感作用:
植物的化感作用就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7. K-对策者的特点: 8. r-对策者的特点:
9. 化感作用的生态意义: 10.种内关系: 11. 种间关系: 12.竞争:
13.竞争可分为两类:
14.竞争排斥原理(高斯假说): 15.生态位:
16.基础生态位: 17.实际生态位:
19.竞争排斥原理对引种的指导意义: 4.种群:
5.植物种群:
6.种群的年龄结构:
7.种群的空间格局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8.存活曲线分为三种类型 1. 2. 3. 4. 5. 6.
第八章
1.群落是种群的集合体 2.群落:
3.植物群落:
4.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5.群落的最小面积: 6.优势种: 7.建群种:
植物群落结构
2
8.亚优势种: 9.伴生种: 10.偶见种: 11.密度:
12.相对密度: 13.多度: 14.盖度:
15.相对盖度: 16.频度:
17.遗传多样性的功能等级包括: 18.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19.物种多样性梯度
20.决定多样性梯度的因素: 21.群落稳定性指:
22.决定群落稳定的因素,也是影响群落多样性的原因。 23.群落的结构要素 24.生活型:
25.陆生植物分为五类生活型: 26.生活型谱:
27.我国按植物体态划分生长型类群:
28.层片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这些种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而且特别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小环境,这种环境构成植物群落环境的一部分。 29.层片的特征: 30.群落的垂直结构
31.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显著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地上成层现象: 地下成层现象: 地上分层:
植物群落的地下分层性:
32.导致水平结构的复杂性主要原因: 33.群落的外貌: 34.群落季相: 35.群落交错区: 36.边缘效应:
37.岛屿的面积越大,岛屿中的物种数越多。 38.岛屿效应:
39.岛屿生态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上的指导意义: 40.干扰:
41.中度干扰假说: 其理由是:
42.干扰生态学意义:
43.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九章
1.群落演替的主要成因包括如下五方面: 2.群落演替类型: 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区别:
3.植物群落形成过程:
4.按演替发生的基质的性质将植物群落演替划分为: 水生演替: 旱生演替:
5.旱生原生演替系列:
3
6.水生原生演替系列
7.按群落演替方向将群落演替划分为—— 8.先锋群落: 9.顶级群落:
10.如何区分群落波动与演替?举例说明群落波动产生的原因。 11.群落波动产生的原因:
12.什么是植物群落演替?试分析群落演替的原因。 植物群落演替:
13.群落演替的主要成因包括如下五方面:
14.举例说明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并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 15.说明三种有关顶级群落性质的演替学说的区别与联系。 16.城市植被与自然植被相比较有哪些变化?
17.城市植被恢复重建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并简述其理由。
第十章
1.我国的植物群落三级分类单位 2.论述城市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 3.何谓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4.地带性 :
5.何谓植被的垂直地带性?
6.垂直地带性与水平地带性有何关系? 7.植被型: 8.群系:
9.红树林群落特征: 10.三向地带性:
1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植被区
12.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域的地带性植物被因不同的地带性而异,现分别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
第十一章 生态系统
1. 生态系统的概念:
2. 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 3. 生态系统的结构:
4.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5. 食物链: 6. 食物网:
7. 生态系统营养成分的循环分为三个主要类型: 8. 生态平衡:
9. 判断一个生态系统是否平衡的,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0. 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
11. 试用物质循环原理分析清除城市植物群落枯枝落叶的弊端:
第十二章
1. 城市生态系统: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3.试分析园林绿地在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中的作用: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