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省普通中学2018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 化学 含答案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
化 学
说明:本试卷分Ⅰ卷、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各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K:39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物质不可做食品添加剂的是 ..
A. 谷氨酸单钠 B. 柠檬酸 C. 山梨酸钾 D. 三聚氰胺 2. 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不能做氧化剂的是 ..
A. MnO4— B. H+ C. SO42— D. NO3— 3. 下列不属于易燃易爆物质的是 ...
A. 金属钠 B . 乙酸 C. 乙醇 D. 乙烯 4. 以下命题符合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A. 金属铜制成纳米铜 B. 把水变成汽油 C. 热核聚变把氢原子变成氦原子 D. 干冰变成原子晶体 5. 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到下列固体中,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 Na2CO3 B. Fe(NO3)2 C. NaHSO4 D. NaClO 6. 下列反应中,不能用于冶炼金属的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电解反应 7.下列过程:①电离,②电解,③电镀,④电化腐蚀,需要通电才能进行的是 A. ①②③④ B. 只有②③④ C. 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②③ 8.下列物质:①聚乙烯,②丁烯,③苯,④油脂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②④
D.只有②③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9.下列有机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最少的是 ..A. C4H8O2 B. C3H6Cl2 C. C5H10 D. C8H10 10.关于小苏打水溶液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溶液的pH>7 B. 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的电离程度
C. 溶液中存在2种水解平衡 D. 溶液中共存在5种离子 11.下列实验中,对应的实验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A 实验 在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乙醇 现象 溶液褪色 溶液变蓝、有黑色B C D 将铜粉加入0.1mol/LFe2(SO4)3溶液中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 金属铁比铜活泼 固体出现 品红溶液褪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气体一定是SO2 酸性HCO3>Al(OH) 3 ———
结论 乙醇发生还原反应 12. 关于如右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C. 电流由锌片流向铜片 D. 锌片被氧化
13.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5℃、101.3kPa时,11.2L H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 39g Na2O2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C. 17 g羟基与17 g氨气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D. 1mol/L Na2SO4溶液中离子总数为3NA
14. 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M、N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M、N可能位于同一周期 B. M、N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
C. M、N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MN D. M、N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MN 15. 已知:Ksp [Mg(OH)2]= 1.8×10
Ksp [Cr(OH)3]= 7.0×10
—11
Ksp [Zn(OH)2]=1.0×10
—17
—31
Ksp [Fe(OH)3]= 4.0×10
—38
若将浓度均为0.01 mol/L的Fe3+、Cr3+、Zn2+、Mg2+ 四种离子组成溶液的pH控制在9附近,溶液中四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是
A. Mg2+ 、Zn2+、Cr3+、Fe3+ B. Cr3+、Fe3+、Zn2+、Mg2+ C. Fe3+、Cr3+、Zn2+、Mg2+ D. Zn2+、Mg2+ 、Cr3+、Fe3+
16. 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
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5 B. 1∶7 C. 1∶9 D. 2∶9
第Ⅱ卷 (共60分)
17.(15分)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取烧碱,所用的食盐水需两次精制。第一次精制
主要是用沉淀法除去粗盐水中Ca2+、Mg2+、Fe3+、SO42-等离子,过程如下: Ⅰ. 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Ⅱ. 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Ⅲ. 用盐酸调节滤液的pH,获得一次精制盐水。 (1)过程Ⅰ中除去的离子是______。
(2)下表是过程Ⅰ、Ⅱ中生成的部分沉淀及其在20℃时的溶解度(g /100gH2O):
CaSO4 2.6×102 —Mg2(OH)2CO3 2.5×104 —CaCO3 7.8×104 —BaSO4 2.4×104 —BaCO3 1.7×103 —Fe(OH)3 4.8×109 — 运用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程Ⅱ中生成的主要沉淀除
CaCO3 和Mg2(OH)2CO3外还有 。
② 过程Ⅰ选用的是BaCl2而不选用CaCl2,原因是 。 ③ 除去Mg2+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④ 检测Ca2+、Mg2+、Ba2+是否除尽时,只需检测Ba2+即可,原因是 。
(3)第二次精制要除去微量的I、IO3、NH4+、Ca2+、Mg2+,流程示意图如下:
—
—
① 过程Ⅳ除去的离子是 。
② 盐水b中含有SO42。Na2S2O3将IO3还原为I2的离子方程式是 。
—
—
③ 在过程Ⅴ中所用的Na2S2O3俗称海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商品海波主要成分是
Na2S2O3·5H2O。为了测定其含Na2S2O3·5H2O的纯度,称取8.00g 样品,配制成250.0mL溶液,取25.00mL于锥形瓶中,滴加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再用浓度为0.0500mol/L 的碘水滴定(发生反应2S2O32 + I2 = S4O62 + 2I),滴定达到终点
-
-
-
时的现象是 。下表记录滴定结果:
滴定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计算样品的纯度为 。
18.(15分)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生产硝酸的主要过程如下: Ⅰ. 以N2和H2为原料合成氨气(N2(g)+3H2(g)
t/℃ K 200 K1 2NH3(g) ΔH<0)。取一定量的 300 K2 400 0.5 N2(g)和H2(g)置于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已知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滴定前读数(mL) 0.30 0.36 1.10 滴定滴定后读数(mL) 31.12 31.56 31.88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②K1 和K2比较:K1 K2 。(填写“>”、“<”或“=”)
③在400℃时该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定N2(g)、H2(g)和 NH3(g)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和2mol,则此时反应速率v正(N2) v逆(N2)。 (填写“>”、“<”、“=”或“不能确定”) Ⅱ. 以氨气、空气为主要原料制硝酸。
(1)NH3被氧气催化氧化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NO(g)+O2(g)
是(填选项序号) 。
a. 在t1 ~ t2时,可依据定容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在t2时,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升高温度
c.在t3 ~ t4时,可依据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判断 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在t5时,容器内NO2的体积分数是整个过程中的最大值
2NO2(g) ΔH<0。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
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若t2、t4时刻只改变一个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