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控车床四工位刀架设计 - 图文
图2.1. 四方回转刀架结构
1-轴;2-涡轮;3-刀座;4-密封圈;5-下端齿盘;6-上端齿盘;7-压盖;8-刀架;9-套筒;10-轴套;11-垫圈;12-螺母;13-销;14-底盘;15-轴承;16-联轴器;17-轴;18-套;19-蜗杆;20-开关;21-套筒;22-压缩弹簧;23-电机;24-压盖;25-开关
2.1.4.2、工作步骤原理:
a、刀架抬起:当数控装置发出换刀指令后,电机23正转,并经联轴器16、轴17,由键带动蜗杆19、蜗轮2、轴1、轴套10转动。轴套10的外圆上有两个凸起,可在套筒9内孔中的螺旋槽内滑动,从而举起与套筒9相连的刀架8以及上端齿盘6,使上端齿盘6与下端齿盘5分开,完成刀架抬起动作。
b、刀架转位:刀架抬起后,轴套10仍在继续转动,同时带动刀架8转过90°(或者180°,270°,360°),并有开关20发出信号给数控装置。
c、刀架压紧:刀架转到位后,由微动开关发出的控制信号使电机23反转,销13使刀架8定位而不随轴套10回转,于是刀架8向下移动,上、下端齿盘合拢压紧,蜗杆19继续转动则产生轴向位移,压缩弹簧22,套筒21的外圆曲面使开关20动作,电机23停止转动从而完成一次转位。
2.1.5、自动回转刀架主要传动部件的设计计算
1、设计一台四工位的立式自动回转刀架,适用于常用经济型数控车床。推荐刀架所用电动机的 额定功率为90W,额定转速为1440r/min,换刀时要求刀架转动的速度为30r/min。
2、蜗杆副的设计计算
自动回转刀架的动力源时三相异步电动机,其中蜗杆与电动机直连,刀架转位时涡轮与上刀体直连。已知电动机额定功率P 1=90W,额定转速n1 =1440r/min,上刀体设计转速 n2 =30r/min,则蜗杆副的传动比i =n1/n2 =1440 /30=48.刀架从转位刀锁紧时,需要蜗杆反向,工作载荷不均匀,启动时冲击较大,今要求蜗杆副的使用寿命Lh =10000h 。 2.1.6、蜗杆的选型
GB/T10085----1988推荐采用渐开线蜗杆(Z1蜗杆)和锥面包络蜗杆(ZK蜗杆)。本设计采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渐开线型圆柱蜗杆(Z1型)。 2.1.7、蜗杆副的材料
刀架中的蜗杆副传递的功率不大,但蜗杆转速较高,因此蜗杆的材料选择45钢,其螺旋齿面要求淬火,硬度为45~55HRC,以提高表面耐磨性;涡轮的转速较低,其材料主要考虑耐磨性,选用铸锡磷青铜ZcuSn10P1,采用金属模铸造。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
刀架中的蜗杆副采用闭式传动,多因齿面胶合或点蚀而失效。因此,在进行承载能力计算时,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校核。
按涡轮接触疲劳强度条件设计计算的公式为:
a?KT2(3ZEZ?[?H])2 式中 a-------蜗杆副的传动中心距,单位为mm; K-------载荷系数;
T2-------作用在涡轮上的转矩T ,单位N.mm; ZE------弹性影响系数,单位为MPa;
Z?--------接触系数
[?H]----许用接触应力,单位为MPa;
从式中算出蜗杆副的中心距a之后,根据已知的传动比i=48,可以选择合适的中心距a值,以及相应的蜗杆,涡轮参数。
(1)确定作用在涡轮上的转矩T
设蜗杆头数z1 =1,蜗杆副的传动效率取? =0.8。由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1 =90W,可以算出涡轮传递的功率P2 =P 1 ,再由涡轮的转速n2 =30r/min,求得作用在涡轮上的转矩:
T2=9.55P2/n2=9.55P1 /n2=22920N.mm (2)确定载荷系数K 载荷系数
K?KAK?Kv.其中KA为使用系数,由于工作载荷分布步均匀,启动时冲击较
大,因此取 KA=1.15;K 为齿向载荷分布系数,因工作载荷在启动和停止时有变化,故取
K? =1.15;Kv 为动载系数,由于转速不高,冲击不大,可取Kv=1.05,则载荷系数
K?KAK?Kv?1.39
(3)确定弹性影响系数ZE
铸锡磷青铜涡轮与钢蜗杆相配时,从参考文献中差得弹性影响系数ZE =160MPa (4)确定接触系数
Z?
Z?先假设蜗杆分度圆直径d1 和传动中心距a的比值d 1/a=0.35,可得系数(5)确定许用接触力[?H]
=2.9
根据涡轮材料为铸锡磷青铜ZCuSn10P1,金属模铸造,蜗杆螺旋齿面硬度大于45HRC,
'[?]H涡轮的基本许用力 =268MPa,已知蜗杆为单头,涡轮每转一转时每个轮齿咬合的次
数j=1;涡轮转速n =30r/min;蜗杆副的使用寿命L =10000h。则应力循环次数
N=60jn2Lh=1.8?107 寿命系数:KHN=0.929 许用接触应力:
[?H]?KHN?[?H]'?249MPa
(6)计算中心距 将以上各参数代入式
a?3KT2(ZEZ?[?H])2 ,
求得中心距:
a?KT2(3ZEZ?[?H])2?31.39?22920?(
160?2.92)?24948mm
取中心距a=50mm,已知蜗杆头数z1 =1,设模数m=1.6mm,得直径d1 =20mm,这时d1/a=0.4,可得接触系数
'Z? =2.74。因为
'Z?<
Z? ,所以上述计算结构可用。
2.1.8、蜗杆和涡轮的主要计算参数和几何尺寸
(1) 蜗杆参数及尺寸
头数z1 =1,模数m=1.6mm,轴向齿距Pa = 3.14?m=5.027mm,轴向齿厚s a=0.5 ,分度圆直径d1 =20mm,直径系数q =d1 /m=12.5,分度圆导程脚r=arctan(Z1/q)=4°34‘26“
(2)涡轮参数与尺寸
齿数z2=48,模数m=1.6mm,分度圆直径为d 2=mz 2=1.6 ?48mm=76.8mm,变位系数 x 2=[a-(d 1+d2 )/2]/m=[50-(20+76.8)/2]/1.6=1,涡轮喉圆直径为da2=d2+2m(h*a+x2)=83 .2mm,涡轮齿根圆直径df2=d2-2m(h*a-x2+c)=76.16mm
2.1.9、校核涡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即校验下式是否成立:
?F?
1.53KT2YFa2Y??[?F]d1d2
式中 ?F ........涡轮齿根弯曲应力,单位为Mpa;
YFa2Y? ..........涡轮齿形系数;
......... 螺旋角影响系数
[?F] .........涡轮的许用弯曲应力,单位为MPa 由蜗杆头数Z1=1,传动比i=48,可以算出涡轮齿数
z2?i?z1?48
则涡轮的当量齿数:
zv2?z2?48.46cos3?
根据涡轮变位系数x2=1和当量齿数ZV2=48.46,得齿形系数
YFa2=1.95
旋转角影响系数;
Y??1??140??0.967
根据涡轮的材料和制造方法,可得涡轮基本许用弯曲应力:
'[?]F =56MPa
涡轮的寿命系数:
KFN610?9?0.72571.8?10
涡轮的许用弯曲应力:
[?F]?[?F]'?KFN?40.6MPa
?F?将以上参数带入式
1.53KT2YFa2Y??[?F]d1d2 ,得涡轮齿根弯曲应力:?F=37.4
可见,?F?[?F] ,涡轮齿根的弯曲强度满足要求。 2.1.10、蜗杆的设计计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