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森林公园一期景观及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书
第三章 建筑设计说明
塔山森林公园一期工程中设计的建筑总面积约为960平方米,除纪念园管理房外,其余各单体的建筑面积建筑均小于300平方米。所设计的建筑按功能类型可分为管理服务建筑和景观建筑两种,建筑均采用德清本地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结合山地公园特色。
1、管理服务建筑包含烟霞洞天景区主入口服务建筑、纪念园管理用房及公厕等。烟霞洞天景区主入口服务建筑位于舞阳街北侧平地上,建筑面向入口广场,包括了商业服务、办公管理及公共厕所等功能,建筑为局部二层:一层部分为砖木结构;二层部分为框架结构,外墙贴木柱及局部饰面木板;屋顶为木结构两坡面。纪念园管理房位于烟霞坞中的一个东向的山谷中, 包括了展览、接待、办公等功能,作为纪念园室外场地的配套,建筑为框架结构、局部二层,外墙局部采用木板、文化石装饰。公厕为一层砖混结构建筑,临近主园路,位于放生池边。
2、根据景观需要布臵景观建筑榭、阁、轩、亭、廊等,组成点景,成为赏景点或被赏的对象。景观建筑形式和材料较为自由,多因景而设,均为木结构建筑。
3、建筑墙体材料大多采用混凝土多孔砖。所有木结构及砖木结构建筑中的木作工程必须满足:柱子、梁、枋、檩条等承重构件均为柳桉,椽子、
屋面板为东北松;所有木构件均需进行脱水烘干、CCA熏蒸及三防(防火、防蚁、防腐)处理;原木或方木木材含水率不应大于25%,其余构件木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8%。
在一期工程的建筑中以纪念园管理用房面积最大,且功能最复杂,顾对此建筑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1) 总说明 1.1 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其它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法规、标准。 1.1.2 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经批准的本工程设计任务书,建设方的意见; 1.2 工程概况
1.2.1 本工程为德清塔山森林公园一期景观工程纪念园管理房。 1.2.2 用地范围:以环境扩初图纸范围为准。 1.3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1.3.1 建设规模和项目组成
根据工程设计任务书要求,本建筑总占地面积2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 9 -
337平方米。工程由一栋二层管理房及景观环境设计组成。 1.3.2 设计范围
根据设计合同,本次设计范围是建筑、结构、给水排水、建筑电气等; 以及总平面、道路及室外管网等设计。不包括(如内装修、幕墙等)设计。 (2) 总平面
通过对地理位臵,周围环境及甲方的要求的分析,本项目出入口位于地块东侧,由游步道下山连接景区主干道路。
建筑以圆形纪念碑广场为中心承扇形布臵,建筑为东西向布局,建筑主入口位于建筑北侧,面向纪念碑广场。
场地内雨水采用自然排水,直接排向周围山体之中。 (3) 建筑说明 3.1 设计依据
1、总说明中已列举的有关批文;
2、相关的国家、地方、行业规范、规程。 3.2 建筑特征概述
建筑标高:建筑+0.000为黄海高程36.000。
建筑层数和高度:建筑层数为二层;一层层高为3.600m,二层层高为3.300m。
建筑面积:总占地面积21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7平方米。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3.3 平面设计
一层由展览大厅、办公室、公共卫生间组成。 二层主要功能为管理办公用房。 3.4 立面设计
建筑风格按照前期方案及甲方修改意见进行设计,建筑造型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立面以弹性涂料、文化石及再生木装饰板为主,配以深兰色铝合金门窗。
3.5 建筑装修
外装修:以弹性涂料、文化石及再生木装饰板为主,采用隔热型深蓝色铝合金门窗。
3.6 墙体材料:除注明者外,内墙均采用240/120厚混凝土多孔砖,M5混合砂浆砌筑。
外墙采用240厚混凝土多孔砖+30厚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3.7 屋面:上人屋面:30厚600X600米黄色花岗石板,干水泥擦缝+25厚1:3水泥砂浆+干铺无纺聚酯纤维布一层+4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3厚SBS防水卷材+细石混凝土找坡层最薄处30厚(加防水剂)+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3.8 节能设计
- 10 -
本地区属夏热冬冷气候地带,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要求和浙江地区节能标准,进行节能设计。本工程墙体采用外保温,选用30厚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保温层。屋面采用4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外窗采用隔热型深
第四章 结构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蓝色铝合金门窗。 3.9 建筑消防
本建筑设一个防火分区,共两个安全出口,满足消防要求。
1.依据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J11-8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2.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0.40KN/M2
,基本雪压:0.40KN/M2
;
本工程所在地区地震设防烈度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本工程提供地质勘察报告,选 2 含砂粉质粘土为持力层, 3.设计要求: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二层管理用房:2.5KN/M2; 园林桥:3.0KN/M2
;
民用建筑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 11 -
上人屋面: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
2
本工程设计按地震设防烈度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考虑;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本工程设计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结构设计
1.本工程为多个单体,主要建筑为二层局部三层,坡屋面,结构型式为框架结构,厕所为砖混结构。基础暂定为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基。 2.材料:砼C25,钢筋:? HPB235级,? HPB235级;
砖 : +0.000以下MU10为烧结多孔砖,
砂浆采用+0.000以下用M5水泥砂浆,+0.000以上用M5混合砂浆;
第五章 电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程、规范及标准,主要包括: 1.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1.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1.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1.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92-95; 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8、《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2、内部各工种提供的资料。 二、设计范围
红线范围内各地块的供配电系统(不含变电所),室外照明与动力系统,室外10kV线路及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线路预埋管线系统,建筑室内照明、配电系统、防雷与接地保护系统、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系统。 三、10/0.4kV变、配电系统 1 负荷等级及各类负荷容量
- 12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