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分议论文写作模式
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作为论据出现的,它的任务是确立论点,而不在于向读者展示本身发生的过程,因此,陈说事实应简括扼要,力避繁冗拖沓,以叙代议。所用事实若为人们所熟知,那只需“一言以蔽之”,使之能证明论点即可;所用事实若不为人所熟知,也同样要力求简要,做到要言不烦。
2.学会分析论据
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大多数同学的议论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论点加论据上,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要想尽快突破议论文的写作障碍,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就必须学会分析论据。
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五、议论文的平行结构
议论文结构中较为常见的是平行结构。平行结构是指在论证某个观点或论题时,将其分解成具有一定联系的几个方面来加以论述,而这几个方面都是从属于中心论题或观点的,它们之间地位平等,呈平行关系,故称平行结构。依据平行结构与论点(或论题)的关系,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成如下几类。
1.分解类
论证中平行结构的几个方面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恰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如以“奋斗是理想的阶梯”为中心论点,并列的几个部分则可以这样写:
1、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2、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3、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一些抽象的文题,如《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2.阐述类
论证中平行的几个方面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如《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中:
1、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2、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3、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4、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阐释类的议论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3.利弊类
议论文常要论述某种主张、做法,而要证明应不应这样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谈作用说危害了。如为说明“为人当勤劳”这一观点,可以采用如下的平行结构:
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 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 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
论述得既简明而又颇有深度,得高分也就不足为怪了。 论述主张、做法类的议论文常用此形式。
一般来讲,在应试议论文的写作中,适时恰当地采用平行结构,有如下一些好处:
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平行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排闼,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平行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可以说,平行结构是应试作文写作中快速成文的有效方法之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