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史上最好的申论复习资料
【2014年国考135+部委上岸经验谈】:考前一个多月,如何复习?申论篇总论(上)
【2014年国考135+部委上岸经验谈】行测篇链接:http://bbs.qzzn.com/read-htm-tid-15042759.html
【引言】:国考申论复习,如果基础较好,可以把国考联考08-14年真题全部细细研究。如果时间和精力不够,可以只研究08-14年国考真题。若还是感觉吃力,可以只研究10-14年国考真题。不管你是报考哪个类别,不要区分省部级和地市级,而应等量齐观。大纲有能力区分,但命题人根本没去区分。
国考申论真题可以细分为十大种题型:1归纳概括;2概括或分析原因;3语句理解;4观点论证;5名词解释;6提出对策;7启示;8准公文写作;9小文章写作;10议论文写作。
【说明】:本篇总论(上)共有6个专题,主讲申论客观题。申论写作,即准公文写作、小文章写作、议论文写作,放在申论篇总论(下)。所选真题均为国考真题,只是对题目作简要分析,不是答案。详细作答,会在后面系列专题一一详解,请大家持续关注。
【专题一】:归纳概括
(一)归纳和概括不是表达重复的同义词
归纳是对概括的进一步抽象,而概括相对具体。请看两道真题: 【例题1】2014年国考申论地市级第二题:“给定资料4”反映了转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请指出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例题2】2014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第一题:“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 全面准确,分条归纳。不超过150字。
【简析】:这两道题都是按照所给资料顺序来概括问题。【真题1】只需要把问题一一列出即可,但【真题2】就必须归纳出提领句。
(二)归纳概括的步骤
1)摘抄。多抄关键词,如:动宾结构、专有名词;少抄形容词、副词、修饰词;禁抄句子。
2)整合。重复的剔除;相同的用规范;具体的变抽象。
3)分类。国考常用的逻辑结构:资料顺序;主体;行为;领域。 4)归纳。归纳出一句能涵盖后面要点内容的提领句。
在具体操作中,摘抄和整合往往同时进行,分类和归纳齐头并进,但能做到分类这一步的已是少数,能归纳的更是难上加难,大多数人都停留在摘抄上了,甚至还有很多人连抄都不会!
(三)真题例解
【例题】2014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第一题:“给定资料2”揭示了当前社会
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请对此予以归纳概括。 全面准确,分条归纳。不超过150字。 【简析】:
可按资料顺序来分类,5段材料可以归纳出6个缺失: 1轻松感缺失; 2公平感缺失; 3安全感缺失; 4幸福感缺失; 5归属感缺失; 6同情感缺失。
【例题】2011年国考申论地市级第一题(一):“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资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 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简析】:可从民办学校、公办学校、政府政策、学生和家长4个主体进行分类。
【例题】2014年国考申论地市级第一题:“给定资料3”是F市实施心理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大事记,请据此对F市所做工作进行分类总结。 分类合理,内容全面。不超过200字。 【简析】:
按行为可分类为:
1、加强领导,会议推进。
2、成立机构,改善设施。 3、上下联动,分类服务。 4、建设队伍,培训人才。 5、宣传教育,信息公开。
【例题】2012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第一题(一):“给定资料2—6”反映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请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50字。
【简析】:可从食品安全,人际交往,媒体和网络,文艺、医疗、教育,政府管理等领域进行分类。
【例题】2014年国考申论地市级第三题:某单位为了解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思想状态,打算以“给定资料1”中小邹的情况为案例,设计一分调查问卷,假如由你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请设计出该问卷内容所应列出的主要问题。
(1)写出明确具体的设问;(2)设问应当分类并对每类中的每个设问标注序号;(3)内容全面,用语得体;(4)不超过500字。
【简析】:本题和2012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第一题类似,是领域结构。可从基本情况、生活、工作、心理等领域进行分类。
【专题二】:语句理解 (一)答题步骤 1、理解字面意思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