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整理)消防讲稿初级
精品文档
启压把,使灭火器喷射。
1211灭火器使用时不能颠倒,也不能横卧,否则灭火剂不会喷出。另外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在窄小的室内灭火时,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撤离,因1211灭火剂也有一定的毒性,以防对人体的伤害。
推车式:灭火时一般由二个操作,先将灭火器推或拉到火场,在距燃烧处10米左右停下,一人快速放开喷射软管,紧握喷枪,对准燃烧处;另一个则快速打开灭火器阀门。灭火方法与手提式1211灭火器相同。
4、干粉灭火器 (现场实际操作)
碳酸氢钠干粉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压把开启进行灭火。灭火器在使用时,手不能放开压把,否则会中断喷射。
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要部扫射,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并上下、左右扫射。如条件许可,使用者可提着灭火器沿着燃烧物的四周边走边喷,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 5、清水灭火器
清水灭火器喷出主要是水,作用与酸碱灭火器相同,使用时不用颠倒筒身,先 取下安全帽,然后用力打击凸头,就有水从喷嘴喷出。它主要是冷却作用,只能扑 救一般固体火灾(如:竹木、纺织品等),不能扑救液体及电类火灾。 二、室内外消火栓
1、室内消火栓:是由开启阀门和出水口组成,箱内并配有水带和水枪,有的还安装有消防卷盘、报警按钮、指示灯等。
2、使用方法和控制方式:使用时,一般由两人配合,一人拉开消火栓箱门,迅速取下,挂架上的水带或取出双卷水带甩出,手持一端的接口和水枪冲向起火处,途中将水枪和水带接口接好,另一人将,另一端接口,连接在消火栓,出水口上,并打开阀门,水即喷出;如果是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在接好水带,打开消火栓阀门后,要通过消火栓箱内的运程启动按钮或手动启动消防泵,来满足,水枪所需充实水柱要求。
3、室外消火栓:是露天设置的消火栓,是消防给水管网的取水口,主要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消火栓其阀门出水口以及部分壳体露出地面,地下消火栓是安装于地下的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一般由专业消防队的消火栓专用板手开启。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用其他工具打开,用于扑救火灾以外的其他目的,不得损坏、拆除、停用,也不能碰撞圈台、埋压和设置障碍物。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三、消火栓和灭火器的责任人
灭火器和消火栓必须按照,消防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摆放、布置,并落实明 确责任人。各车间、部门必须设有安全员,消防安全领导小组、防火制度,应急预案等并上墙。有很多同志知道灭火器和消火栓箱上的责任人是自己,但不知道责任的所在。
所谓责任人,就附带有一定的责任关系。
比如说:所管灭火器具的数量、是否丢失、摆放位置是否被他人挪动、如何使用、是否有障碍物阻挡、是否好用(看压力就可以)、型号、卫生等情况;灭火器材新购三年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每1至2年换药分一次。 消火栓的责任人也是一样。
比如消火栓内的配备设施是否齐全、是否按规定摆放、如何使用、是否有障碍 物阻挡、消防栓管网是否有水等情况。灭火器和消火栓的“责任人”要经常检查,所管设施,是否完善好用,要懂得操作、使用、并监护好。
万一发生火灾,千万不要慌,要一边取临近灭火器材进行扑救,一边喊人增援。
第四讲:初起火灾扑救基本方法 有四种基本扑救方法 1、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法,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质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进行冷却火灾,是扑救火灾的常用方法。对于房屋、家俱、木柴、纸张等可燃物质,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二氧化碳的冷却灭火效果很好。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击-78℃的雪花状固体二氧化碳,在迅速汽化时吸取大量的热,从而降低燃烧区的温度,使燃烧停止。
2、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未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这也是扑救火灾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些方法很多,例如: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质从燃烧区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或液体,阻止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护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邻的可燃建筑结构,造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等。
3、窒息灭火法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窒息灭火法,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或氧气)这个条件。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氧的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于扑救封闭层间和工艺装置或船舱内的火灾。这些部位发生火灾的初期,空气充足,燃烧发展比较迅速,随着燃烧时间延长,由于被封闭的这些部位内部的空气(氧)越来越少,烟雾及其他燃烧产物逐渐充满空间。因此,燃烧的不完全性加强燃烧强度降低,当空气中含氧量降低到14%及以下时燃烧即将停止。还可以采用石棉瓦、湿棉被、湿帆布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燃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如氮气等)充入燃烧区内,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窗以及新鲜空气流入。此外,在无法采取其他可采用水淹没(灌注)或用高倍数泡沫来充填的方法进行扑救。
4、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历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和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1211(二氟一氯一、甲烷、1301(三氯一甲烷)等均属于参与燃烧过程中断燃烧连锁反应的灭火剂。灭火时,一定要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射在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灭火剂、灭火时,一定要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射在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中去,否则将起不到抑制燃烧反应的作用,达不到灭火的目的,同时,要采取必要的冷却降温措施,以防止复燃。 5、我们知道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后,一般初期火灾有1、2具灭火器就能扑救。
第五讲:如何应付火场自救与逃生 自救的基本方法、逃生首要条件
火灾,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与危害性,它不但会使人民群众辛勤创造的劳动果实付之一炬,而且还会夺去人们宝贵的生命。因此,大家都应该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增强自救意识,以防万一。
3、自救
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是人类的天性,在突如其来的火灾面前,在众多被火围困的人员中,有的人,命赴黄泉,生灵涂炭,有的人造成终身残疾,也有的人化险为夷,死里逃生。这固然与起火时间、地点、火势大小、建筑物内消防设施等因素有关,还要看被火围困的人员在灾难临头时有没有逃生的本领。实践证明,很多人在火灾围困中得以生还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就是他们都有自救意识和所采取的自救方法得当,掌握了一把打开逃生大门的“金钥匙”。 (1)熟悉环境法
必须了解熟悉自己经常或临时所处的建筑物、场所的消防安全环境。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头脑冷静法
火灾发生时,浓烟滚滚,烈火熊熊,被大火围困的人们大多非常紧张的失去理智,不假思索,盲目跟随他人,一窝蜂地拥到这里又一窝蜂地拥到那里,有时会处于,进也难,退也难的境地,这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只有冷静才不能慌乱,要根据火势的具体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有效的自救方案,赢得宝贵的时间,脱离险境。
举一个火灾实际案例。
在1999年12月26日3时许,吉林省长春市夏威夷大酒店,地下洗浴中心,(有的同志觉得洗澡的地方,到处是水,不会发生火灾,所以粗心大意,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就象我们有的车间同志也这样想:车间内到处都是彩钢板,不会发生什么状况,但消防是以预防为主,要时刻提高警惕,加强消防意识)。再接着讲地下洗浴中心火灾。
地下洗浴中心的大火中,造成20人死亡、18人受伤的惨局,然而,在这场火灾中有十几个人遇险不慌,想办法自救,终于脱险得救。事情的经过是,一位鞍山客人高某在喊声中“着火了!”被惊醒,不经意看了一下手表,当时是4点零4分,休息大厅内还没有烟和火,同伴们便一起冲向更衣室,穿好衣服,正在穿鞋时,烟和火已扑进更衣室,随即断电,一片漆黑。高某叫同伴们往浴室里跑,浴室虽没有火,但已有不少烟,一女服务员点着蜡烛也进了浴窒,共跑进15人。他们关好门,先将浴巾用水浸湿,塞紧门缝,其余人开始找出口,发现一个排烟通风口,但未能撬开。高某此时也已大汗淋漓,但他仍提醒大家:“少说话,慢呼吸”。这时进入浴室的烟,已很多了,呛人,高某忙用手机拨打119、120、110电话求救。由于蒸气间门封闭较严,大家又躲进蒸气间,坚持着,等待着。到6点10分,消防队员冲进去将他们背出火场。这15人得救了。
了解了在这场火灾中,被困人员的处理方式之后,大家应该意识到,一场火灾降临,能否成为幸存者,固然与火势的大小、起火时间、楼层高度和建筑物内有无报警、排烟、灭火设施等因素有关,主要与被困者的自救能力,以及是否懂得逃生的步骤和方法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火灾逃生策略
面对大火,必须坚持“三要”、“三救”、“三不”的原则,才能够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三要”——
精品文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