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上学期质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任左佥都御史,又升为左副都御史。五年,升为工部右侍郎。他刚刚上任,总管户、工二部的宦官张彝宪来见他,高弘图对此感到羞辱,不和他一起坐,后来七次上书请求解任。皇帝发怒,于是就削除官籍,让他回家,从此他在家住了十年没得到起用。
崇祯十六年,朝廷召他出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到任后升迁为户部尚书。第二年三月,京师失守,福王即位后,让高弘图改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高弘图上书就新政讲了八件事,福王都赞赏采纳了。
在这个时候,朝廷的重要决定大多由高弘图来拟定。宫中传出福王的手札说要任用户部侍郎张有誉担任尚书,高弘图缄封退还,写奏本极力谏阻,最后还是以朝臣推举的方式选用。宦官们讨论开设东厂,高弘图力争未能成功,于是就请求退休,朝廷不同意,加封太子少师,改任户部尚书。不久因为太后来到,进升为太子太保。
这年十月,高弘图四次上书请求退休,福王于是答应了他。高弘图辞官退休后,无家可归,流落到会稽居住。国家破亡以后,他逃进一所荒凉的寺庙中,绝食而死。 依丽:依附
柧棱:棱角。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和锋芒 诏狱:奉皇帝命令拘捕犯人的监狱 切责:严厉责备
跸:指帝王出行的车驾 总理:全面管理 流寓:流落他乡居住
8.几朵残存的红杏,依稀还带着雨痕,就像啼哭的人儿一样,正在憎恨那残酷无情的清明雨。(1分)这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借花写人,(2分)写出了词中人物对青春将逝的感伤之情。(2分)
9.①感叹青春将逝之情(或:伤春惜春之情),如“啼痕止恨清明雨”写惜春伤春之情;②孤独寂寞之情,如“人在深深处”和“尽日沉烟香一缕”写出主人公的孤独寂寞;③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如“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写出对远人的思念。
(每点2分,共6分。)
10.(1)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2)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3)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每句1分,共6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1.(1)B、C。
解析:B2分,C3分,A1分,D、E不得分。A项,二人的爱情过失有偶然性,但更是城乡不同文化碰撞的必然。D项,细腻的心理描写这一表述是无中生有。E项,“诗化的语言”表述不准确,作者的语言家常而平淡。
(2)①渲染气氛,写出厅长千金到农家过年的轰动效应,从侧面交代社会背景。(3分)②呼应下文,对小说结尾千金
离开乡村的平静形成对比,引发读者思考。(3分)
(3)①对人和气、客气,不论是乡里乡亲还是邻村的村民都能和睦相处;②细心周到,爱面子,对猪的走失心中着急,但生怕伤及徐美红故作掩饰;③宽厚待人,对于徐美红的错误能够包容理解;④内敛要强,得知徐美红的离开虽然心中苦闷却能极力抑制自己的感情。(6分,答出3点即可。)
(4)①将抽象的主题形象化、幽默化,引发读者兴趣,凸显主题思想。徐美红和猪的冲突实际上是农村文化(农村生活方式)与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物质生活贫乏的乡村,物质是第一位的,爱情是物质的附庸,是第二位的。(8分)
②题目的拟定也正好体现着小说的矛盾冲突,展现着小说的情节结构,整个小说紧紧围绕“猪”和“徐美红”二者的矛盾冲突展开,思路清晰,线索明了。(8分)
③人物形象在冲突中被凸现出来,父母的爱面子,“我”的书卷气,妹妹的童言无忌……鲜活生动,在故事的发展中栩栩如生,入木三分。(8分)
12.(1)CD。解析:C2分,D3分,B1分,AE不得分。 A项“投积水潭自尽”一事与“民主”不构成因果关系;B项“惹王老师生气,而总能讨范老师欢心”错;E项强加因果。 (2)这既是对父亲的一种宽慰,也是对生活的一种深刻理解,(3分)他认为社会应该是不断发展的,暂时的黑暗挡不
信历史前进的步伐。(3分)
(3)①学问必经自己求得来者,方才切实受用;②具备眼光见识,力争上游;③方向明确,追求不已。(每点2分,共6分。)
(4)所谓“向上心强”,指的是一种对待学问的态度和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力争上游,都能够高标准要求自己。(3分)而“相与情厚”则是对做学问时的情感价值观的理解,一份深厚的情感,能够激发一个人内心的力量,从而支撑着他不断去努力探索。(3分)具备了这两种品质,便能够产生一种内在动力,让自己带着一种自觉与自信去面对一切。(2分) 13.C。
14.D。解析:A项主谓搭配不当,删除“问题”或变“成熟”为“解决”;B项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词“记载”;C项句式杂糅,“围绕”与“以……为中心”重复,造成句式杂揉。 15.A。解析:②句的主语“诸葛亮”,⑤句中“有人劝他”的“他”代指“诸葛亮”,故②⑤连在一起,①句的主语是“他”,也代指诸葛亮,故②⑤①连在一起;④⑥连在一起,而④句前有关联词“而”故在前,所以选A项。
16.①构成全球威胁时 ②将活病毒主动带回国 ③这些困难会逐渐解决(符合大概意思即可给分,答出一句得1分,答出两句得3分,答出三句得5分。) 17.【答案】示例:①稳健持久的直线
②上升达到高峰(或:超过精品品牌),然后陡然下降 ③逐渐达到高峰直至与精品品牌相当,然后逐渐下降(或:趋于衰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