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析如何做好企业维稳工作1
浅析如何做好企业维稳工作
作者:郑丰功
信访工作关系到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是基层工作始终不能放松的一根弦。但随着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化和社会利益关系的逐步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企业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遇到许多纷繁复杂的棘手问题。
首先来看一起案例,某国有企业加油站加油员李某在工作期间,被进加油站加油的司机田某驾驶的重型自卸货车刮碰后碾压,造成李某严重受伤的交通事故。田某驾驶车辆行至出事地点,盲目驾驶,没能确保行车安全,造成了事故的发生。田某和李某通过法院自愿达成调解,一次性给予李某一家相应的经济补偿。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该公司为李某支付了医疗费,并为李某每月发放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并随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而调整。
当时,李某的母亲认为该公司的补偿不合理,她对《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规定也不了解,又担心公司只是一时应付,不会对李瑞长期负责,于是就提出一次性索要100万的无理要求。面对李某母亲的不合理要求,公司无法予以满足。于是,她多次带着残疾的女儿闹访,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 为了解决此事,该公司对事情的前后经过进行了梳理,并对工伤赔偿相关事宜进行了详细研究,制定解决措施。该公司主要领导亲自到李某家中看望,并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详细解释了李某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的计算及发放标准和公司在政策范围内能够给予的各项补贴。
在解释过程中,工作人员把李某及其家人当成自家人对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工作非常细致耐心,使得李瑞家人情绪逐渐平静,对该公司的做法和补偿也渐渐认可。目前,李某及其家人思想非常稳定,并与公司维稳工作人员形成了良好的朋友关系。
案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一是作为基层组织,要及时了解当事人思想动态。出现突发问题,作为基层组织,应及时了解当事人思想动态。同时,在突发事件面前,基层组织负责人要敢于面对群众,勇于面对困难。当时,李某的母亲到公司闹访时,公司人员并没有退缩,及时与当事人沟通,密切关注事件的进站,对于突发状况能够准确处理。二是要关心当事人,动之以情。对于当事人来说,女儿伤残不仅让当事人心理上遭受巨大打击,也让当事人家庭承受了巨大负担。作为基层组织,不能因为当事人的不合理要求便冷眼相对,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感受当事人的心情,带着情感对当事人进行劝慰,是其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关爱。三是要掌握各项政策,晓之以理。当事人对国家各项规定和政策不熟悉,又担心公司从此对李某置之不理,便一次性索要100万元。该公司根据国家政策,为当事人算了一笔细账,并讲明了按照国家政策和相关规定的赔偿范围,动之以理,让李某的母亲明白公司将按照国家规定对李某负责,不会对李某不管不问。
从上述案例和带给我们的启示看,企业基层维稳工作人员必须要注意工作方法,提升业务能力。下面就企业基层维稳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谈几点想法。 一、企业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具备三项意识
良好的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作为企业基层维稳工作人员要重点培养三个意识,即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超前意识。一是培养大局意识。什么是大局呢?科学发展观指出,“第一要义是发展,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稳定压倒一切”的科学论断。所以,培养大局意识,就是培养发展的意识、稳定的意识;就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二是要培养责任意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