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制造2025》解读--工信部

《中国制造2025》解读--工信部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3:11:05

代产业体系、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比重。二是优化的产业结构。反映了产业间的合理结构,各产业之间和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密切联系,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水平较高、拥有众多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三是良好的质量效益。体现了制造业发展质量和国际地位,表现为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产品质量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创造价值高、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等。四是持续的发展能力。体现高端化发展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

二、提出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主要依据

《中国制造2025》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实际和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提出实施“三步走”战略,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基于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本认识。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已建成全球门类最为齐全的工业体系,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已经具备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同时也拥有赶超现有强国的市场环境和资源条件。但是,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我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产品质量、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水平、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实现赶超和跨越的任务紧迫而又艰巨。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在我国当前适应经济新常态、调结构促升级的关键时期,推进制造强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唯有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才能为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最为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是基于对世界制造强国发展水平的总体研判。

根据制造强国特征,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构建了由4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构成的制造业评价体系。经过专家打分测算,提出了表征各主要工业化国家历年来制造业相对强弱的综合指数,并根据2012年各国的

25 / 36

制造业综合指数划分为三个国家方阵:美国处于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第二方阵;中国、英国、法国、韩国处于第三方阵。

图1 1946年-2012年各国制造业综合指数趋势图

三是基于对我国制造强国进程的前瞻预测。

一方面,通过比较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工业化进程至今制造强国进程中一些核心要素年度增长率和在年度强国指数增长中所占比重的发展差异,探索上述国家工业化后期至今的制造强国进程路径普遍规律,为我国2015—2050年的制造强国进程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充分对接党的十八大报告所确立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等一些列国家战略目标导向的要求,并与国家“十二五”《纲要》、《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0—2015)》、《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等相关规划目标的实施进展进行衔接。三个十年的阶段性目标,既是基于我国所处特定阶段与国情的合理性预测,又是我国缩小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实现制造强国的必然要求和奋斗方向。

26 / 36

图2 2013-2050年中国制造业综合指数走势图

三、中国制造“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

《中国制造2025》对构成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具体指标进行逐项的发展目标预测,将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到2025年,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制造业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在创新能力、全员劳动生产率、两化融合、绿色发展等方面迈上新台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阶段,到2035年,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前列国家的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在创新驱动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

第三阶段,到2045年,乃至建国一百周年时,综合指数率略高于第二方阵国家的水平,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27 / 36

图3 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

注1、2:资料来源: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报告》

解读之七:《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规划目标是引导和促进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是推动规划落实努力的重要方向。为明确“制造强国”的任务和重点,《中国制造2025》综合考虑未来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工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条件,根据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制造强国”的若干发展目标,加快实现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

一、指标选取的总体考虑

《中国制造2025》指标体系的设立,综合考虑了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能够体现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指标的选取,既要能够反应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质量效益、持续的发展能力等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又要借鉴参考国外的评价指标,形成与国际之间具有可比性的指标体系。

28 / 36

搜索更多关于: 《中国制造2025》解读--工信部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代产业体系、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比重。二是优化的产业结构。反映了产业间的合理结构,各产业之间和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密切联系,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水平较高、拥有众多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三是良好的质量效益。体现了制造业发展质量和国际地位,表现为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产品质量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创造价值高、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等。四是持续的发展能力。体现高端化发展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 二、提出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主要依据 《中国制造2025》结合我国制造业发展实际和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提出实施“三步走”战略,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是基于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基本认识。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