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C.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反应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减小,则化学反应速率减小,符合题意,C正确;
D.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随着反应进行气体物质的量增多,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则逆反应速率逐渐加快,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C。
【点睛】改变压强时,若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未变,则反应速率不变。 7.能正确表示下列离子方程式是
A. KI溶液久置空气中变黄色:4I+O2+2 H2O = 2 I2+4 OHˉ B. 少量三氧化硫与氨水反应:SO3+NH3·H2O = NH4++HSO4- C Na与CuSO4水溶液反应:2Na+Cu2+ =Cu +2Na+
D. (NH4)2SO4和FeSO4混合溶液与足量NaOH反应:Fe2++2 OHˉ= Fe(O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碘离子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碘单质,选项A正确;B、硫酸氢根离子无法在碱性条件下大量存在,选项B不正确;C、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水溶液中会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接着氢氧化钠会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选项C不正确;D、氢氧化钠会和硫酸铵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要以化学式写在方程式中,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易错点为选项C,应注意钠的金属性较强,与硫酸铜溶液作用时直接与水反应而不能置换出铜。 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图1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241.8kJ·mo1-1 B. 图2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C. 若图3表示等质量的钾、钠分别与足量水反应,则甲代表钠
D. 图4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相同条
5
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答案】C 【解析】
【详解】A、燃烧热是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与图象不吻合,故A错误;
B、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物的含量减少,该图中改变条件后,反应物的含量不变,说明平衡不移动,加入的是催化剂,故B错误;
C、钾比钠活泼,反应速率快。钠的摩尔质量小于钾的摩尔质量,在质量相等的条件下钠放出的氢气多,与图像吻合,故C正确;
D、在稀释过程中HA的pH变化大,说明HA的酸性比HB强,越弱越水解,所以NaA的水解程度小于NaB,NaA与NaB水解显碱性,所以Na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故D错误; 故选C。
9.最近,科学家研发了“全氢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右边吸附层中发生了还原反应 B. 负极的电极反应是H2-2e-+2OH-=2H2O C. 电池的总反应是2H2+O2=2H2O
D. 电解质溶液中Na向右移动,ClO4向左移动
+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电子的流动方向可以得知左边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右边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6
【详解】由电子的流动方向可以得知左边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右边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选项A、B正确;电池的总反应没有O2参与,总反应方程式不存在氧气,故C选项不正确;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D选项正确。答案选C。 A. 右边吸附层中发生了还原反应,A正确;
B. 氢气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解质中有强碱,故负极的电极反应是H2-2e-+2OH-=2H2O,B正确;
C. 没有氧气参与反应,C不正确;
D. 电解质溶液中Na+向右边的正极移动,ClO4向左边的负极移动,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 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在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2+H2OB. 对于反应:2HI(g)
HBr+HBrO,当加入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H2(g)+I2(g),使平衡体系缩小体积增加压强,颜色变深
C. 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D. 棕红色气体NO2(2NO2【答案】B 【解析】 【分析】
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详解】A. 加入NaOH溶液后,NaOH和HBr、HBrO发生中和反应导致平衡正向移动,则溶液颜色变浅,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A项正确;
B. 对于左右两端气体系数之和相等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所以与勒夏特列原理无关,B项错误; C. 因为Fe(SCN)3?项正确;
D.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项正确; 答案选B。
1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腐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N2O4)缩小体积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Fe3++3SCN-,加入KSCN后,SCN-增多,使平衡向逆向移动,C
7
A. 若X为碳棒,为减慢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N处 B. 若X为锌棒,K置于M或N处,均能减慢铁的腐蚀
C. 若X为碳棒,将开关K置于M处时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 D. 若X为锌棒,将开关K置于N处时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的防护,若K置于N处,形成电解池,必须让被保护的金属接电源负极;若开关K置于M处,形成原电池,若要使金属铁被保护,需让铁做正极,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若X为碳棒,当开关K置于N处时,形成电解池,铁做阴极被保护,能减缓铁的腐蚀,故A正确;
B.若 X 为锌棒,开关 K 置于 M处,形成原电池,锌比铁活泼,锌为负极,铁做正极,在原电池中正极被保护,能减缓铁的腐蚀;当开关K置于N处时,形成电解池,铁做阴极被保护,能减缓铁的腐蚀,故B正确;
C.若X为碳棒,开关 K 置于 M处,形成原电池,铁做负极,铁棒上发生-2e-=Fe2+,故C正确;
D.当X为锌时,开关K置于N处,形成电解池,铁做阴极,故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故D错误; 故选D。
12.已知反应:2NO(g)+Br2(g)① NO(g)+Br2 (g)
-1
--
反应为Fe
2NOBr(g) △H=-a kJ·mol(a>0),其反应机理是
2NOBr(g) 慢
NOBr2 (g) 快 ② NOBr2(g)+NO(g)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①的快慢 B. NOBr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的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