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学案
A3,A4,A5,A6和4名女志愿者B1,B2,B3,B4,从中随机抽取5人接受甲种心理暗示,另5人接受乙种心理暗示.
(1)求接受甲种心理暗示的志愿者中包含A1但不包含B1的概率; (2)用X表示接受乙种心理暗示的女志愿者人数,求X的分布列.
解 (1)记接受甲种心理暗示的志愿者中包含A1但不包含B1的事件为M,则P(M)C458
=C5=18. 10
(2)由题意知X可取的值为0,1,2,3,4,则
51C61C456C4
P(X=0)=5=,P(X=1)=5=,
C1042C10213223C6C410C6C45
P(X=2)=C5=21,P(X=3)=C5=21,
101014C6C41
P(X=4)=C5=42.
10
因此X的分布列为
X P 0 142 1 521 2 1021 3 521 4 142 【迁移探究1】 用X表示接受乙种心理暗示的男志愿者人数,求X的分布列. 解 由题意可知X的取值为1,2,3,4,5,则
1423C6C41C6C45
P(X=1)=C5=42,P(X=2)=C5=21,
10103241C6C410C6C45
P(X=3)=C5=21,P(X=4)=C5=21,
10105
C61
P(X=5)=C5=42. 10
因此X的分布列为
X P 1 142 2 521 3 1021 4 521 5 142 【迁移探究2】 用X表示接受乙种心理暗示的女志愿者人数与男志愿者人数之差,求X的分布列.
解 由题意知X可取的值为3,1,-1,-3,-5,
4132C4C61C4C65
则P(X=3)=C5=42,P(X=1)=C5=21,
10102314C4C610C4C65
P(X=-1)=C5=21,P(X=-3)=C5=21,
1010
5C61
P(X=-5)=C5=42,
10
因此X的分布列为
X P 3 142 1 521 -1 1021 -3 521 -5 142 规律方法 1.超几何分布描述的是不放回抽样问题,随机变量为抽到的某类个体的个数.超几何分布的特征是:
(1)考察对象分两类;(2)已知各类对象的个数;(3)从中抽取若干个个体,考查某类个体数X的概率分布.
2.超几何分布主要用于抽检产品、摸不同类别的小球等概率模型,其实质是古典概型.
【训练2】 (2018·天津卷节选)已知某单位甲、乙、丙三个部门的员工人数分别为24,16,16.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人,进行睡眠时间的调查. (1)应从甲、乙、丙三个部门的员工中分别抽取多少人?
(2)若抽出的7人中有4人睡眠不足,3人睡眠充足,现从这7人中随机抽取3人做进一步的身体检查.
①用X表示抽取的3人中睡眠不足的员工人数,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 ②设A为事件“抽取的3人中,既有睡眠充足的员工,也有睡眠不足的员工”,求事件A发生的概率.
解 (1)由题意得,甲、乙、丙三个部门的员工人数之比为3∶2∶2,由于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人,因此应从甲、乙、丙三个部门的员工中分别抽取3人,2人,2人.
(2)①随机变量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
-k
CkC34·3
P(X=k)=C3(k=0,1,2,3).
7321C31C3C412
则P(X=0)=C3=35,P(X=1)=C3=35,
773
C44112418
P(X=3)=C3=35,则P(X=2)=1-35-35-35=35,
7
所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P 0 135 1 1235 2 1835 3 435 ②设事件B为“抽取的3人中,睡眠充足的员工有1人,睡眠不足的员工有2人”;事件C为“抽取的3人中,睡眠充足的员工有2人,睡眠不足的员工有1人”,则A=B∪C,且B与C互斥.由①知,P(B)=P(X=2),P(C)=P(X=1), 6
故P(A)=P(B∪C)=P(X=2)+P(X=1)=7. 6
所以,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7. 考点三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例3】 (2019·豫南九校联考改编)为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某城市号召出租车司机在高考期间至少进行一次“爱心送考”,该城市某出租车公司共200名司机,他们进行“爱心送考”的次数统计如图所示.
(1)求该出租车公司的司机进行“爱心送考”的人均次数;
(2)从这200名司机中任选两人,设这两人进行送考次数之差的绝对值为随机变量X,求X的分布列.
解 (1)由统计图得200名司机中送考1次的有20人, 送考2次的有100人,送考3次的有80人,
20×1+100×2+80×3∴该出租车公司的司机进行“爱心送考”的人均次数为
200=2.3.
(2)从该公司任选两名司机,记“这两人中一人送考1次,另一人送考2次”为事件A,“这两人中一人送考2次,另一人送考3次”为事件B,“这两人中一人送考1次,另一人送考3次”为事件C,
“这两人送考次数相同”为事件D, 由题意知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
111C120C100C100C80100
P(X=1)=P(A)+P(B)=C2+C2=199,
200200
11
C20C8016
P(X=2)=P(C)=C2=199,
20022C20+C283100+C80
P(X=0)=P(D)==2C200199,
∴X的分布列为
X P 0 83199 1 100199 2 16199 规律方法 求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主要步骤:(1)明确随机变量的取值,并确定随机变量服从何种概率分布;(2)求每一个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3)列成表格.对于抽样问题,要特别注意放回与不放回的区别,一般地,不放回抽样由排列数公式求随机变量对应的概率,放回抽样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求随机变量对应的概率. 【训练3】 已知2件次品和3件正品混放在一起,现需要通过检测将其区分,每次随机检测一件产品,检测后不放回,直到检测出2件次品或者检测出3件正品时检测结束.
(1)求第一次检测出的是次品且第二次检测出的是正品的概率;
(2)已知每检测一件产品需要费用100元,设X表示直到检测出2件次品或者检测出3件正品时所需要的检测费用(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
解 (1)记“第一次检测出的是次品且第二次检测出的是正品”为事件A,P(A)
1A132A3=A2=10.
5
(2)X的可能取值为200,300,400. A212P(X=200)=A2=10,
5
112
A333+C2C3A2
P(X=300)==
A310, 5
P(X=400)=1-P(X=200)-P(X=300) 133
=1-10-10=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