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一 古代的中国和世界 专题2 含答案

2019年高考历史浙江选考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一 古代的中国和世界 专题2 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10:05:44

人人人他他他有意义解析 设置谏官是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故①正确;“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有利于选拔人才和清明政治的出现,故②正确;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以制度约束官吏,故③正确;慎用刑法面对的是所有人,并非针对“君明臣廉”,故④错误。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A。

7.(加试题)(2018·舟山选考评估)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折射出唐朝( ) A.农业生产的发达 C.西域都护的设置 答案 B

8.(加试题)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中写道:“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他的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 A.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C.郑成功收复台湾 答案 D

解析 紧扣题干材料,如“闻海上捷音”等关键信息,并与康熙帝的历史活动相结合分析作答。 9.(加试题)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余,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台湾府志》卷21)以上材料说明( ) ①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②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 ③清朝时台湾主要生产食糖和粮食 ④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 A.①②③ C.①②④ 答案 D

10.(加试题)(2018·绍兴检测)观察下图。清朝前期康熙帝在平定准噶尔叛乱,巩固统一的多

和任何人呵呵呵 B.对外交流的繁荣 D.泉州口岸的开放

B.清军平定三藩之乱 D.清军进入台湾

B.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人人人他他他有意义民族国家上做出贡献的方向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析 准噶尔位于中国西北的新疆地区,与②地理位置相符,B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1.(加试题)(2018·镇海选考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祜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鞫(jū:审问)案禁系”之权。——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

材料二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摘自吴兢的《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

答案 (1)特点: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

(2)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做法: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以御史

和任何人呵呵呵 人人人他他他有意义制度约束官吏;正人与正己相结合。 12.(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唐太宗曰:“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见贤则欲置诸怀,见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资治通鉴》卷198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王嬴政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成今日之功”的原因。

答案 (1)结束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一统;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善于用人;虚怀纳谏;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13.(加试题)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是古代政治家们尤为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突厥颉利破后,诸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唯拓跋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于道。凉州都督李大亮以为于事无益,徒费中国,上疏曰:“臣闻欲绥远者必先安近。中国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犹于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近日突厥倾国入朝,既不能俘之江淮,以变其俗,乃置于内地,去京不远,虽则宽仁之义,亦非久安之计也,每见一人初降,赐物五匹,袍一领,酋长悉授大官,禄厚位尊,理多靡费。以中国之租赋,供积恶之凶虏,其众益多,非中国之利也。”太宗不纳。——吴兢《贞观政要》

材料二 “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

和任何人呵呵呵 人人人他他他有意义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罗刹(俄罗斯)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朕亲政之后,即留意于此。”——康熙

(1)根据材料一,分析李大亮认为“于事无益,徒费中国”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体现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措施。

(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一,归纳康熙帝与唐太宗治理少数民族的共同手段,并指出康熙帝在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遇到了什么新问题?结合所学,指出康熙帝最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答案 (1)原因:中原百姓是中国根本,对少数民族的供养、赏赐会加重百姓赋税负担;少数民族风俗难改;威胁中原统治。(回答2点即可)

措施:东突厥设羁縻府州;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与吐蕃和亲,册封西北各族首领及其后嗣。 (2)手段:乱则声讨,治则抚绥。(或镇压与抚绥相结合,剿抚并用) 新问题:沙俄入侵中国东北。

解决: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捍卫了我国东北边疆(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了国家主权。

14.(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学士索额图请诛诸臣之建议撤藩者,上不许,惟驰诏止闽、粤两藩勿撤。……削吴三桂官爵,宣示中外,下其子应熊及家属与狱……察哈尔、科尔沁诸蒙古各请兵马从征讨伐,诏回牧听调。……西藏达赖喇嘛奏言:“三桂若穷蹙乞降,可宥其一死;倘竟鸱张,不若裂土罢兵。”——[清]魏源《圣武记》卷二《康熙勘定三藩记上》

材料二 臣源曰:恭读平定三逆方略,而知期战胜与朝庙者数端:一则不蹈汉诛晁错之辙,归咎于首议撤藩之人;二则不重达赖喇嘛裂土罢兵苟且息事之请,力申天讨;三则不宽王贝勒老帅养寇之罪,罚先行于亲贵;四则论录绿旗诸将等,以从古汉人叛乱,至用汉兵剿平,岂有满兵助战?故一时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孙克让奋于陕……

和任何人呵呵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人人人他他他有意义解析 设置谏官是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故①正确;“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有利于选拔人才和清明政治的出现,故②正确;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以制度约束官吏,故③正确;慎用刑法面对的是所有人,并非针对“君明臣廉”,故④错误。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A。 7.(加试题)(2018·舟山选考评估)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折射出唐朝( ) A.农业生产的发达 C.西域都护的设置 答案 B 8.(加试题)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中写道:“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他的这首诗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 A.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C.郑成功收复台湾 答案 D 解析 紧扣题干材料,如“闻海上捷音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