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衡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衡水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

衡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衡水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22:54:34

壁静脉曲张等肝功减低、门脉高压两大症状,同时可有消瘦、乏力、皮肤黝暗、浮肿等全身多系统症状。

3、实验室检查: 有不同程度贫血;有明显肝功受损的客观检查依据,如血清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转氨酶及单氨氧化酶活性升高,絮浊试验阳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4、其他辅助检查:超声可见肝硬化、腹水波型,食管吞钡X线、纤维内镜示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活检见肝小叶形成等。

三)重型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在结肠粘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但可相近端扩展并可遍及整个结肠。以青壮年多见。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腹泻,每日腹泻达6次以上,明显粘血便,可有发热(>37.5℃)、心律快(>90次/分)等中毒症状,还可出现消瘦、贫血、水和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营养障碍等;查体左下腹有压痛,严重可有明显鼓肠、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体征。

2、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低于100g/L,血沉增快(>30MM/H),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因子Ⅷ活性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便中有粘液、脓液或血液。

3、结肠镜:可见肠粘膜多发浅表溃疡,可大片融合,可呈颗粒状,脆易出血,可见假性息肉,结肠袋变钝或消失(重型应慎做此检查)。

4、X线钡剂灌肠:见正常结肠粘膜皱襞紊乱或消失,可呈颗粒变,可见多发浅表龛影或小充盈缺损,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或呈袋状(重型不宜做此检查)。

5、粘膜活检:可见相应组织学改变。 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溃疡病是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病程迁延,且往往反复发作,好发部位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常为单个性,但也可有多个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溃疡病,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有密切联系。

[诊断要点]

1、病史:慢性过程呈反复发作,病史可达几年甚至十几年,有过大出血史或正规治疗一年以上的未愈溃疡。 2、临床症状:腹痛为最突出的临床症状,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具有节律性,其他症状如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常见于溃疡活动阶段。

3、体征:活动期有中上腹压痛,胃溃疡的压痛区在中线偏左处,十二指肠溃疡在中线偏右处。

4、辅助检查:X线胃肠钡餐检查可显示溃疡的龛影或十二指肠球部激惹、畸形、幽门痉挛等征象,纤维胃镜检查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底部平滑、被黄白苔的溃疡灶,实验室检查便潜血阳性提示溃疡活动性,组织胺或五肽胃泌素有助于诊断。

七、血液系统疾病

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骨髓造血组织减少及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症,简称再障。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发病慢,以贫血为首起和主要表现,感染、出血较轻,出血一般限于皮肤、粘膜,一般无脾肿大。 2、血象: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3、骨髓检查:三系或两系减少,至少一部位增生不良,如增生良好,红系中常有晚幼红(炭核)比例增多,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脂肪细胞及非造血细胞增加。

4、能除外其他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5、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二)白血病缓解期:

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系统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骨髓中出现异常的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等。

[诊断要点]

1、有白血病病史及诊治史。

2、有贫血、乏力或皮肤粘膜出血等临床表现。 3、血象、骨髓象有支持白血病诊断的客观检查依据。 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与自体免疫有关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更新率加速。临床女性多于男性,分急性和慢性两型,成人多为慢性型。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血小板明显减少、巨大及小型血小板增多;

2〉骨髓象:可见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分类以幼稚型为主,产血小板巨核细胞罕见,血小板少见; 3〉其他: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3、排除再障、白血病、淋巴瘤、脾功能亢进等疾病所致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型紫癜的可能。 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出现病态性造血,外周血血细胞减少,患者主要表现为贫血,常伴有感染或(和)出血,部分患者最后发展成为急性白血病。

[诊断要点]

1、可有烷化剂治疗、放射线照射、苯等有机溶剂接触史。 2、多表现不同程度贫血,易于感染及出血。

3、骨髓象和血象示全血细胞减少或一系或两系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可降低,骨髓象和血象呈病态造血表现,要时需骨髓活检以明确诊断,有条件可做细胞遗传学检查。

4、为明确本病所合并的相关疾病及了解患者的功能状态,还可进行一下检查:大便常规,尿液分析;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3P试验;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肝脾B超。

八、中晚期癌症

[诊断要点] 1、有癌症病史。

2、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

九、免疫系统疾病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一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疾病,血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并有明显免疫紊乱,病因多数认为与遗传素质、性激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诊断要点]

1、本病以20?40岁女性多见,急性期发作迅速,慢性期多见,起病缓慢,常有多脏器损害,病情常反复缓解和恶化。 2、诊断依据有蝶形或盘状红斑,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关节痛,口腔粘膜溃疡,浆膜炎,光过敏,神经精神症状,血象异常(白细胞降低<4×10/L,或血小板<80×10/L或溶血性贫血),肾炎(蛋白尿、管型尿或血尿),狼疮细胞阳性或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抗核抗体阳性,狼疮带试验阳性、补体C3低于正常,抗Sm抗体阳性等。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一种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病变以滑膜炎为基础,累及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

[诊断要点]

1、类风湿性关节炎一年以上,疾病呈慢性经过,常反复急性发作。关节炎呈对称性,最常见侵及四肢小关节尤以掌指及近端指关节。

2、活动期晨僵明显,可有发热、心悸、多汗、贫血、消瘦,关节呈红、肿、痛、热及运动功能障碍,可有类风湿结节等关节外表现。

9

9

3、辅助检查:

1〉血:血沉增快,贫血,血小板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血中类风湿因子(RF)阳性;

2〉X线: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影,关节端骨质疏松(Ⅰ期),关节间隙变窄(Ⅱ期),关节面出现凿样破坏性改变(Ⅲ期),关节半脱位、纤维性和骨性强直(Ⅳ期)。

十、慢性心力衰竭

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C以上者。 (一)症状:

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为主要表现。可以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疲倦、头昏、心慌,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等。

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主要有消化道淤血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明显的劳力性呼吸困难。

右心衰继发于左心衰而形成的全心衰,当右心衰出现后,右心排血量减少,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反而有所减轻。 (二)体征:

左心衰竭的体征主要有肺部湿性?音,心脏体征除固有体征外,还有心脏扩大、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舒张期奔马律。

右心衰竭体征主要有水肿、颈静脉征、肝大,心脏体征除基础心脏病的相应体征外,可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扩张型心肌病等表现为左、右心室同时衰竭者,肺淤血征往往不很严重,左心衰的表现主要为心排血量减少的相关症状和体征。

(三)辅助检查:

有原发疾病相关检查项目的阳性表现,另外还有心衰的阳性表现,如心电图、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肺吸氧运动试验、放射性核素检查、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等可见中度以上心血管疾病的客观证据,心脏功能明显减低达到三级及以上(体力活动明显受限,甚至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悸、疲乏、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症状)。

十一、慢性萎缩性胃炎

(一)症状及体征:

有上腹痛、消化不良症状、如食欲不振,有贫血、胃部饱满、消瘦、腹泻等症状。 (二)辅助检查:

1、X线钡餐:可见粘膜纹变细或消失。

2、胃镜:可见粘膜颜色改变,呈灰白、灰黄或灰绿色。早期可见粘膜内小血管,后期可见粘膜下大血管。伴表浅性胃炎,有时也可有过形成表现,这时粘膜层变厚,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或结节状,伴僵硬感。

3、活检:腺体减少。重者可见假幽门腺化生和肠上皮化生。

十二、强直性脊柱炎

(一)症状及体征:

(1)起病隐匿;(2)年龄小于40岁;(3)腰背痛持续超过3个月;(4)伴晨僵,随活动减轻;(5)查体有双侧骶髂关节压痛,4字试验阳性,腰椎、颈椎活动不同程度受限。

(二)辅助检查:

1、放射学检查:X线见骶髂关节密度不均,有侵蚀;关节间隙模糊、变窄或增宽。晚期可见关节融合、硬化,炎症性变化,椎体呈方形,或典型竹节状脊柱。

2、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沉增快,HLA-B27阳性,类风湿因子多为阴性。

十三、股骨头坏死

(一)症状及体征:

1、有外伤史、服用激素史、嗜酒史、风湿病史、减压作业等病史。

2、有髋部疼痛、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跛行等症状。早期由于髋关节疼痛,Thomas征、4字试验阳性;晚期由于股骨头塌陷、髋关节脱位,Allis征及单腿独立试验征可呈阳性。其它体征还有外展、外旋受限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以缩短,

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

(二)辅助检查:

1、X线片:提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对高度怀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片无坏死改变的,应该行CT或MRI检查。

十四、椎管狭窄症

椎管狭窄症是由于椎管腔的狭窄而致使脊髓、脊神经根受压,从而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它实际是由一组疾病引起的共有病理征象,临床上现多以具体病理改变命名,多见于活动度较大易受伤的颈、腰椎。引起椎管狭窄的常见病因有脊椎骨关节肥大性变、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肥厚、黄韧带松弛、皱折、椎体半脱位以及少见的软骨发育不良、畸形性骨炎等。

(一)颈椎管狭窄:

1、一般症状:颈部疼痛和头痛,在颈活动时加重,少数病人在颈部过伸或旋转时可突然出现眩晕发作。

2、有根性疼痛者常可放射到上肢及前胸,头颈及上肢活动时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伴有病变区域的麻木、肌肉萎缩、腱反射减轻或消失。 (二)腰椎管狭窄:

1、一般症状:行走时出现下肢疼痛及间歇性跛行、麻木、无力。下蹲或卧床休息后,症状很快消失或缓解,弯腰时舒适,后伸时疼痛加重,咳嗽和喷嚏时疼痛无明显加剧。

2、临床表现为马尾或神经根受压症状,下肢有根性感觉障碍,踝反射减低或消失,小腿部肌肉萎缩无力,严重者可有大小便障碍。 (三)辅助检查:

1、X 线平片:颈、腰椎侧位片可见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有唇样骨赘,椎体半脱位等改变。颈4 ? 颈 7 的椎管前后径小于14 毫米,腰椎前后径小于15 毫米均可诊断为椎管狭窄。 2、脑脊液检查:压颈试验可有椎管部分梗阻,蛋白量可增加。

3、椎管造影、CT、MRI 检查可较明确显示狭窄部位和骨质增生等征象。

十五、痛风

中老年男性,常有家族史及代谢综合征表现,在诱因基础上,突然夜半关节炎或尿酸结石发作,大致可考虑痛风,查血尿酸增高可确诊。

(一)症状及体征:

1、急性关节炎:常为首发症状。 2、痛风石和慢性关节炎: 3、痛风肾病: 4、尿酸性尿路结石: 5、痛风与代谢综合征: (二)辅助检查:

1、血尿酸测定:男性大于420μmol/L(7.0mg/dl),女性大于350mol/L(6.0mg/dl)可确定高尿酸血症。 2、尿尿酸测定:限制嘌呤饮食5天后,每日尿酸排出量仍超过3.57mmol(600mg),可认为尿酸生成增多。

3、滑囊液检查:急性关节炎期,行关节腔穿刺,抽取滑囊液检查,在旋光显微镜下,见白细胞内有双折光现象的针形尿酸结晶,同时发现白细胞,尤其是分叶核增多。

4、痛风结节内容检查:紫脲酸胺反应、旋光显微镜检查

5、X线检查:急性关节炎期可见非特征性软组织肿胀;慢性期或反复发作后,可见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软骨面、骨内、腔内可见痛风石沉积,骨质边缘可见增生反应等非特异性表现;典型者由于尿酸盐侵蚀骨质,使之呈圆形或不整齐的穿凿样透亮缺损。

6、关节镜检查: 7、超声检查:

8、X线双能骨密度检查: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壁静脉曲张等肝功减低、门脉高压两大症状,同时可有消瘦、乏力、皮肤黝暗、浮肿等全身多系统症状。 3、实验室检查: 有不同程度贫血;有明显肝功受损的客观检查依据,如血清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转氨酶及单氨氧化酶活性升高,絮浊试验阳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4、其他辅助检查:超声可见肝硬化、腹水波型,食管吞钡X线、纤维内镜示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活检见肝小叶形成等。 三)重型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在结肠粘膜,且以溃疡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但可相近端扩展并可遍及整个结肠。以青壮年多见。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腹泻,每日腹泻达6次以上,明显粘血便,可有发热(>37.5℃)、心律快(>90次/分)等中毒症状,还可出现消瘦、贫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