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气体摩尔体积》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气体摩尔体积》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6:31:20

《气体摩尔体积》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选的课题是鲁科版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气体摩尔体积),我将从六个方面展开说课:一教学背景,二教学目标,三教学媒体,四教学结构,五教学过程,六教学评价。

一、教学背景

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策略。 (一)、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本节课宏观的“桥头”是气体的体积,由于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所以知识的理解难度有所提升。教材的数据表格真实地反映了1mol不同物质的体积大小,是发现气体体积规律的很好依据。对于微观理解,教材上是直接解释,而课堂上需要通过实验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抽象是本节内容最突出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摩尔质量的学习使得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有一定的体会和认识;学生能够用物质的质量、密度来计算物质的体积;对气体分子间间距大,容易压缩,而固、液体难以压缩有所了解。

2、心理特点:实验探究热情高,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有一定的求知欲。

3、认知能力:具有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宏观问题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但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微观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分析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通过探究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形成阿伏伽德罗定律。

结合学情将教学难点预设为: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在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思维转化。 (四)、教学策略

坚持“以学定教”的理念,站在学生角度去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帮助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在这节课上,帮助学生通过对宏观现象及变化的观察,用微观的角度解释宏观的现象及变化,并能用化学符号来表示。使学生在头脑中将宏观、微观、符号三水平有机结合起来,从感性认识到微观解释,到理性提升,再到建立联系。

为凸显重点、突破难点,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其核心内容为,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动手实验、探寻原因,小组交流、归纳结论,辨析理解、提升思维。

- 1 -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

2、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并能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判断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影响物质体积大小因素的过程,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经历发现学习的过程,形成严谨务实、循序渐进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媒体

实验用品、计算机、模型、黑板。板书设计采用思维导图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凸显教学重点。

观 激 四、察 教学结构 发 数 动 据 机 引 探 入 寻 课 根 题 源

自 我 归 纳 形 成 结 论 确 定 条 件 建 立 联 系 辨 析 理 解 提 升 思 维 自 主 小 结 构 建 体 系 布 置 作 业 培 养 能 力 - 2 -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设计七个教学环节,首先通过观察数据来引入课题,其次通过激发动机、

探寻根源,自我归纳、形成结论完成影响物质体积大小因素的学习,并且形成阿伏伽德罗定律,接下来通过确定条件、建立联系,辨析理解、提升思维完成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最后进行自主小结以及布置作业。

五、教学过程

(一)、观察数据、引入课题

通过学生分别计算0℃,101KP下1molFe、H20、H2的体积,复习摩尔质量,聚焦物质体积。老师提出疑惑,1mol物质的质量是有规律可循的,1mol物质的体积有规律可循吗?老师展示数据表格,学生形成小组进行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小组交流结束后,汇报所发现的规律,老师锁定规律之一:1mol不同气体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几乎相同,并且指引学生类比摩尔质量概念,建构气体摩尔体积概念。

(二)、激发动机、探寻根源

老师对学生所发现的规律追问,为什么1mol不同气体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几乎相同?其他规律如何进行解释呢?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压强对微粒间间距的影响,预计学生会发现:在温度相同条件下,物质的微粒间存在间距并且气体分子间间距大于液体微粒间间距大于固体微粒间间距,增大压强气体分子间间距明显减小。紧接着老师设问,温度能改变气体分子间间距吗?若能,如何改变?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温度对气体分子间间距的影响,预计学生会做两种实验:实验一是注射器口未封闭,将活塞拉开的注射器放入热水中,观察到注射器口产生气泡;实验二是把注射器活塞拉到一定刻度,将注射器口封闭后放入热水中,发现刻度值增大。预计学生会发现:在外压不变的条件下,升高温度,气体分子间间距增大。此时预计学生会总结出:结论一微粒间间距是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压强和温度是影响气体分子间间距的重要因素。

一堂课中对同一类知识尽可能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学习方式并不单一,以促进对知识进行更好的建构。老师采用联想教学法让学生想象将5个足球、5个乒乓球、一万个乒乓球无隙堆积,从而总结出:结论二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还包括微粒大小和微粒数目。

老师追问,微粒数目相等条件下,微粒间间距及微粒大小是如何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呢?老师播放动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结论三在微粒数目相等条件下,当微粒间间距相对微粒大小很小时,物质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微粒大小;当微粒大小相对微粒间间距很小时,物质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微粒间间距。

(三)、自我归纳、形成结论

此时学生的归纳就水到渠成,由于固体和液体微粒间间距小,所以影响1mol固体和液体体

- 3 -

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微粒大小。由于气体分子间间距远大于微粒大小,所以影响1mol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分子间间距,而影响气体分子间间距的外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任何气体分子间间距可以看成是相等的,所以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几乎是相等的。这个过程就是阿伏加德罗定律逐渐形成的过程。

(四)、确定条件、建立联系

阿伏加德罗定律在标准状况下(0℃ 101KPa)的结果是: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即标准状况下,Vm≈22.4L?mol-1。老师展示气体摩尔体积模型,使学生在头脑中对22.4L有个直观印象。此时通过前面大量的铺垫,学生就顺利通过物质的量建立起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思维在跌宕起伏中进行了螺旋式提升。

(五)、辨析理解、提升思维

学生通过对以下一组习题的讨论和解答,就会总结出使用22.4L?mol-1的五个要点,对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更加深刻,考虑问题的有效性和思维的完整性就得到了提升。 辨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mol气体体积约为22.4L 2.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约为22.4L 3.标准状况下,1molH2O的体积约为22.4L 4.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一定为22.4L

5. 1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该气体一定在标准状况。 (六)、自主小结、建构体系

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自主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以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七)、布置作业、培养能力

作业分为两类,个人类作业是“列式计算: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92g某气体的体积为672m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小组类作业是“设计实验,测定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多少?”将气体摩尔体积与实验设计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查阅资料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六、教学评价

1、通过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评价。

2、通过评价学生课堂问题回答、课堂练习、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

3、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评价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 4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气体摩尔体积》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选的课题是鲁科版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气体摩尔体积),我将从六个方面展开说课:一教学背景,二教学目标,三教学媒体,四教学结构,五教学过程,六教学评价。 一、教学背景 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策略。 (一)、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本节课宏观的“桥头”是气体的体积,由于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所以知识的理解难度有所提升。教材的数据表格真实地反映了1mol不同物质的体积大小,是发现气体体积规律的很好依据。对于微观理解,教材上是直接解释,而课堂上需要通过实验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抽象是本节内容最突出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摩尔质量的学习使得学生对物质的量的“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