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常见错题原因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数学常见错题原因及对策
作者:缪新辉
来源:《科教新报》2018年第45期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线教师,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出现千奇百怪的错误。虽然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不要犯错,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总是层出不穷。因此,作为教师更应该尽力和学生一起分析错题原因,并找到对策。为了让学生在错误中获得新的感悟,避免错误的再发生,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本文主要从审题、知识点和计算等三个方面阐述小学数学常见错题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
第一,审题不清。老师批改作业时经常会看到因审题不清而出错,问学生时往往会听到他们说:“这个我知道,就是看错题目了”。虽然理由听起来很牵强,但读一读题目,再重新做一遍,他们很快就能反应过来,改正错误,可是粗心大意并不能作为学生习惯性做错题目的借口。其实这个现象背后是学生审题能力的欠缺。审题是解答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尤其在数学中,审好题就做对了一半。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培养学生自主读题的习惯。
首先,从教材的例题出发,让学生仔细阅读例题,并从中提炼出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在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后,再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数学阅读和提炼信息的相关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一针见血”地提炼出关键内容。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一边阅读一边做标记的习惯,及时的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是将自己在阅读时出现在脑海中的灵感及时地记录下来。对于数学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不断坚持。在教学中,教师也要为学生大量搜集可以激发阅读兴趣的数学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对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辨析分化,从而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式,实现学习过程中的正迁移,达到课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第二,知识点模糊。数学有很多公式、定义、定理和法则等理论性的知识点,很多同学就会因为记错或记混这些东西而做错题目。导致部分同学即使掌握了基本的数学思维,知道解题思路,可是一遇到需要公式方面的题目,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也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在平时练习的时候,会一边做题一边翻课本,一旦养成了习惯,就会对课本产生依赖性。平时还可以翻書,那么到了正式考试呢?所以,学生应该时刻把知识点熟记于心,这样无论什么时候做题都能又快又好。
我经常会要求学生多看书多背公式,可是有的学生就会说:“我每次都翻了书,可还是记不住啊。”其实这都是因为没有用心的缘故。数学里每个公式教材上都有它的详细推导过程,只要在课堂上用心听了老师讲课,然后自己课后消化一下,有不懂的地方再去问老师、同学。这样一来二去,自然而然就会对这个公式熟悉了,再去记忆就能事半功倍,而且也不容易忘记。同时,因为对公式的来龙去脉都非常清楚,所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会游刃有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