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数据中p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当h<H时,p随h的增大而增大.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或11与12数据中p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 . ③由实验序号3与8或4与10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两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存在h不同而p相同的现象.若用圆柱体A、B进一步实验,请在表二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使每一组实验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相同. 表二
hA(米) hB(米) 实验组号
0.10 第Ⅰ组
0.18 第Ⅱ组
26.小华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2伏的
整数倍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电流表、电压表(只有0﹣3伏档完好)、滑动变阻器(标有“20? 2A”字样)、电键以及导线若干.实验中,小华正确连接断路,且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闭合电键时电表示数如图(a)、
(b)所示.
小华的实验记录
实验序号
电压表示数(伏) 电流表示数(安)
1 1.4 0.30
… … 2
… … 3
①通过计算说明实验所用电源的电压.
②小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表示数变化范围较小.然后他调整了电表的接入位置重新实验:
(a)根据图中电表的示数等信息判断,在闭合电键时能否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并简述理由.
(b)根据小华重新实验中所记录的一组数据(见表),计算待测电阻Rx的阻值(精确到0.1欧).
5 / 19
2016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核子 【考点】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
【分析】据原子结构的相关基础知识可以确定带负电的微粒是哪一个. 【解答】解:由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所以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 故选A.
2.我们能分辨女高音、女中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发声体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
【解答】解:女高音和女中音不同的主要是音调,是由于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引起的. 故选B.
3.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两个冲程伴随有能量的转化.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被压缩,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活塞运动的动能转化为混合气体的内能;做功冲程中,火花塞冒出电火花,将混合气体点燃,混合气体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动能.
【解答】解:在做功冲程中,两个气门关闭,活塞下行带动曲轴转动做功,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选:C.
4.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紫光 B.红光 C.橙光 D.黄光 【考点】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分析】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色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解答】解: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6 / 19
故选B.
5.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 ) A.比热容较大 B.比热容较小 C.密度较大 D.密度较小 【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分析】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液体相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因此常用来做冷却剂、取暖剂、防冻剂等.
【解答】解: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 故选A.
6.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理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 A.3厘米 B.13厘米 C.23厘米 D.33厘米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实像用光屏能接到,虚像用光屏呈接不到.
【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像距v=30cm>2f=2×10cm,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2f>u>f,即20cm>u>10cm,所以u=13cm符合题意. 故选B.
7.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们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v2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已知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F1可能大于G B.F2可能小于G C.F1一定大于F2D.F1一定等于F2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竖下方向上物体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物体两次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重力,由于物体的重力相同,因此拉力相等,即F1=F2.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1、S2均闭合.当电键S2由闭合到断开时,电路中( )
A.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7 / 19
B.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变大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分析】当电键S1、S2均闭合时,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当电键S2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两电流表均测通过R1的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通过R1电流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然后判断选项得出答案.
【解答】解:当电键S1、S2均闭合时,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
当电键S2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两电流表均测通过R1的电流, 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所以,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故A错误;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则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变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23分)
9.家庭电路中,电视机与电灯是的 并联 (选择“串联”或“并联”);电灯工作时消耗的是 电 能;额定功率为0.5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3小时,耗电 1.5 度.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电功率与电能、时间的关系. 【分析】(1)并联电路中的用电器是互不影响的. (2)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 (3)据公式W=Pt计算即可得到电能.
【解答】解:家庭电路中,电视机与电灯是互不影响的,所以是并联的关系;
电灯工作时是电流做功的过程,也是消耗电能的过程; 此时消耗的电能是:W=Pt=0.5kW×3h=1.5kW?h; 故答案为:并联;电;1.5;
10.如图所示,小明踢球时,球向上飞出,此现象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选择“运动状态”或“形状”);以地面为参照物,球在上升过程中是的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其重力势能 增大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8 / 1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