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型悬索桥主塔施工方案
2、塔柱底节施工
首先对塔柱1m段顶面混凝土进行凿毛,安装劲性骨架,劲性骨架采用钢结构分块进行加工,运至现场焊接。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设置外脚手架,通过内劲性骨架和外钢管脚手架作为钢筋绑扎施工平台。
劲性骨架安装完毕后开始安装主塔底节钢筋,由于底节实体段厚5m,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排散大体积混凝土内的水化热,需在结构内安装冷却水管,采用外径50mm, 壁厚4mm的普通钢管,按1m的间距往返排绕,相邻两层互相垂直;共设置5层冷却管,每层冷却管各设一个进、出水口,通过竖直连接管接高水泵、排水管相接。
进出水口进出水口4005010010010050700
图 塔柱1#段冷却水管立面布置图(单位:cm)
700700505050进水口6×90356×90105进水口50610710750850710355050506×10050506005050出水口50出水口105850
第1、3层 第2、4层
图 1#段冷却水管平面布置图(单位:cm)
安装液压爬模预埋件。检查合格后合模,外模采用爬模的模板,内模采用木模,设置拉杆,外部设置型钢支撑。底节混凝土浇筑高度5.1m,采用汽车泵浇筑,插入式振
8
捣棒振捣。砼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生,按照大体积砼温控要求进行养护,内部设置冷却循化水,外面采用塑料薄膜和土工布覆盖洒水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小于14天。
3、塔柱标准节段液压爬模施工
塔柱底节施工完成后,即可安装爬模系统,其余阶段均采用爬模现浇施工,标准节段为6m。
3.1爬模组成、安装与爬升方法
主塔液压爬模由模板系统、爬升系统、施工平台和安全设施组成。爬架采用ZPM-100液压自爬模,ZPM-100上支架采用桁架式后移支架。参见下图:“主塔爬模施工布置图”。
主平台梁平台板上架体A内模工地自备BACA-A截面模板布置图
A-A截面架体布置图
主塔爬模施工布置图
(1)模板系统
模板系统由21mm厚进口维萨板、H20木工字梁、横向背楞和专用连接件组成;胶合板与竖肋(木工字梁)采用自攻螺丝正面连接,竖肋与横肋(双槽钢背楞)采用连接爪连接,在竖肋上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吊钩。两块模板之间采用芯带连接,用芯带销固定,从而保证模板的整体性,使模板受力更加合理、可靠。木梁直模板为装卸式模板,拼装方便,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能拼装成各种大小的模板。
(2)爬升系统
主要由锚固系统、导轨、液压爬升系统和操作平台组成。其中锚固系统包括:埋件板、高强螺杆、爬锥、受力螺栓和埋件支座等;导轨是爬模系统的爬升轨道,由两根 [20a槽钢及一组梯档(梯档数量依浇筑高度而定)组焊而成,梯档间距300mm;液压爬升系统
9
包括:液压泵、油缸、上换向盒和下换向盒四部分。塔身内外侧液压自爬模设操作平台,操作面的宽度均大于700mm,作为施工人员绑扎钢筋及操作使用。塔身外侧操作平台的支承为I20a工字钢,用50mm厚木跳板满铺。 (3)安装过程
①准备两片木板(300mmx2440mm左右),按照爬锥中到中间距摆放在水平地面上。保证两条轴线绝对平行,轴线与木板连线夹角90°,两对角线误差不超过2mm。将三角架扣放在木板轴线上,保证三角架中到中间距等于爬第一次浇筑爬锥中到中间距。两三角架对角线误差不超过2mm,安装平台立杆,用钢管扣件连接。两三脚架间同样用钢管扣件连接。注意加斜拉钢管。
②安装平台板,平台要求平整牢固,在与部件冲突位置开孔,以保证架体使用,并再次校正两三角架中到中间距是否为第一次浇筑爬锥中到中间位置
拼三角架 安装平台
③将拼好的架体整体吊起,平稳挂于第一次浇筑时埋好的受力螺栓(挂座体)上,插入安全插销。
④拼装桁架、安装所有操作平台。先在模板下垫四根木梁,然后在模板上安装主背楞、斜撑、挑架,注意背楞调节器与模板背楞的支撑情况,安装背楞扣件,用钢管扣件将挑架连接牢固,注意加斜拉钢管。斜撑用铁丝和模板背楞绑在一起,防止在吊起过程中晃动。平台要求平整牢固,在与部件冲突位置开孔,以保证架体使用。
10
吊装三角架 拼装桁架、安装操作平台
⑤将拼装好的模板和架体整体吊起,平稳挂于第一次浇筑时埋好的受力螺栓(挂座体)上,插入安全插销。利用斜撑调节角度,校正模板。完成吊装过程。
吊装桁架和模板 爬架总装图
(4)爬升流程
混凝土浇筑完后→ 拆模后移→ 安装附墙装置→ 提升导轨→ 爬升架体→ 绑扎钢筋→ 模板清理刷脱模剂→ 埋件固定模板上→ 合模→浇筑混凝土。
液压爬模爬升时砼轴心抗压不小于10MPa。预埋件安装,将爬锥用受力螺栓固定在模板上,爬锥孔内抹黄油后拧紧高强螺杆,保证混凝土不能流进爬锥螺纹内。埋件板拧在高强螺杆的另一端。锥面向模板,和爬锥成反方向。预埋件如和钢筋有冲突时,将钢筋适当移位处理后进行合模。
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