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词曲赏析
古诗词曲赏析
【古诗词常识】
1.古诗分类:古体诗、近体诗、词、曲。 2.风格流派
⑴诗歌:现实主义(《诗经》像杜甫、白居易、陆游)和浪漫主义(《楚辞》屈原、李白、李贺等)。
⑵词:豪放派和婉约派。
①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②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柳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3.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
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⑶表现手法:赋、比、兴;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照应、托物言志、卒章先志、以小见大等。 4.考点:
①诗意理解 ②意境把握 ③内容概括 ④关键词语 ⑤情感体味 5.答题技巧
①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②融入意境,把握情感; ③品评作品,炼字之妙; ④名句赏析,细细品味; ⑤品味语言,探析精妙; ⑥准确简练,描述画面;
【典型例题】
★赏字词
1概念:指对诗词曲中用得精当、巧妙的词语或字进行评价和赏析。它们在诗词曲中往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技巧:
⑴体会诗人炼字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的
⑵体会诗人赋予所描绘景物的情趣、情感和诗意 ⑶体会炼字创造意境的和谐美 ⑷体会炼字对体现主旨的作用
例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新 睛
宋·刘 攽(bān)
1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在赏析字词的时候一不要孤立地理解词语,而要结合作品的整体来把握。这首诗表达的是新晴的喜悦欢欣之情,这种情感通过对南风的描写传达了了出来。二要选准角度,从修辞、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等方面作赏析作答。“偷”运用了拟人手法,作用是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然后据此回答。 答案:“偷”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南风的顽皮可爱,表达了诗人的欣喜、欢愉之情。
例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落日怅望
唐·马 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
解析:
此题主要从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角度去分析。“千里”之遥却只用“片时”,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触发作者久居异乡、归心似箭的心情。解答时,要抓住两词的反差,围绕诗人的情感去分析,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如果只答出对比,而没有围绕情感去分析,则不够全面。 答案:
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 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久客异地的乡思之情。
★品名句
1.语言
⑴看词性:这些字词往往是名旬中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或副词。
⑵看位置:这些字词在诗句中的位置往往有一定的规律,一般而言,五言诗为第三个字,七言诗为第五个字。
2.内容
⑴情 思想感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赏析名句的第一要义。 ⑵景 景物或景象——赏析名句要注意领会其中的景物及景中之情。 ⑶理 道理或哲理—— 赏析名句要重视对哲理的品味。 例1.阅读诗歌《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
2
解。
解析:
赏析名句是诗词曲鉴赏中的重点和难点,应在理解诗词曲语言、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这两句诗是家喻户琉传千古的名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向敌人表明自已对宋王朝的耿耿忠心,表现出自己高尚的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激励了后代许多 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此题没有要求特殊的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① 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②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国家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映照
千古。
③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崇高的气节。(答出一点即可)
例2阅读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请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表达技巧。
解析:
诗词曲的表达技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入手:一是诗词曲运用的修辞技巧,二是运用的表现手法。在整体把握诗词曲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赏析。答题的基本格式是“指明技巧手法+分析怎样运用技巧手法的+技巧手法的表达效果”。此类题常出现的错误是,不知道表达技巧所指的是什么,盲目地从字词、思想感情等方面作答,答非所问,丢了分。 答案:用拟人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的知心人。
★绘意境
1.融意境: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意象,善于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并将自己带入作品的意境之中。 2.绘画面:正确理解诗词曲,抓准作品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诗词曲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
例1.读古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解析: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要做好这样的题目,一要正确理解相应诗句的内容;二要把握画面中景物的特征;三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四要修饰语言,力争表达生动形象、连贯得体。 答案:(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例2读古诗,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 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①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ao)歌:船歌。
“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
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春夜江边休闲式的捕鱼图,内容比较浅显。在理解“半夜鲤鱼来上滩”这句诗大意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进行描述即可,注意语言叙述要通顺。 答案:鱼抢春(新)水,(调皮地)涌上溪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
【课堂练习】
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自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 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自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
修写的是 时的景物。
⑵欧阳修诗的三、四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