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仿真模拟卷(七)(含解析)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仿真模拟卷(七)(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0:35:5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思路:

①设定电刺激器发出单个脉冲电压的持续时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与讨论

①用低于腓肠肌阈强度的电压刺激标本的坐骨神经,腓肠肌却能收缩,说明坐骨神经的兴奋性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腓肠肌。

②与阈强度刺激相比,增大刺激强度,检测到腓肠肌肌膜动作电位的峰值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选择性破坏肌膜凹入肌纤维内部的结构,再给肌肉阈强度刺激,表面肌膜可检测到动作电位,但肌肉不收缩,说明肌膜的动作电位必须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引起肌肉收缩。

③实验表明:能引起肌肉收缩的刺激要有一定强度并维持一定时间;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一定范围内,肌肉的阈强度与刺激的作用时间成反比。据此,请在坐标上画出肌肉的阈强度—作用时间曲线。

1.A 2.D

3.解析:选D。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减少化石燃料的利用,减少CO2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

4.B 5.C

6.解析:选B。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是指较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过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当植物横放时,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又由于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对过高,抑制生长。

7.解析:选D。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T淋巴细胞既可参与细胞免疫,也可参与体液免疫,A正确;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B正确;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发育成的,C

- 9 -

正确;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白细胞介素-2能促进受到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增殖,D错误。

8.D

9.解析:选A。在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家系中,若双亲都不患病,则双亲均不携带致病基因,所生的子女都正常。

10.解析:选C。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不能研究伴性遗传;在玉米遗传的每一代中,控制子叶性状的基因比控制果皮性状的基因表达的早一些;AaBb的玉米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4∶2∶2∶1,说明有两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

11.D

12.解析:选A。从题图所示的过程及参与的物质分析可知,该过程表示细胞的需氧呼吸过程。(一)表示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溶胶中完成,在酶的作用下,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二)表示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H2O(图中①)彻底分解成CO2并产生大量的[H],释放少量能量。(三)表示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O2(图中②)结合生成H2O,释放大量能量。

13.解析:选A。适应环境个体数越多,其变异程度越小,基因频率改变的程度越小,故种群进化较慢。

14.C

15.解析:选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光强度增强,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增多,被还原的C3增多,生成的RuBP增多,而CO2被RuBP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减少,A错误;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CO2浓度降低,CO2用与碳反应中和RuBP固定生成C3的反应减弱,因此叶绿体中RuBP浓度升高,B正确;曲线中c点产生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C正确;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D正确。

16.B

17.解析:选D。图中曲线b为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变化的结果,如果温度、pH发生变化,曲线都将下移,A、B点位置都将改变;酶量增加一倍时反应速率加快,曲线将上移;由图可知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反应物浓度。

18.解析:选D。厌氧呼吸包括两个阶段,两个阶段都发生在细胞溶胶中,D正确。厌氧呼吸与需氧呼吸相同的只有糖酵解阶段,不会发生电子传递阶段,A错误。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过程中只会产生乳酸,而不会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肌肉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被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C错误。

19.C 20.A

21.解析:选C。根据分析可知,小鼠B淋巴细胞作为抗原被注射到家兔体内,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而不是细胞免疫,A、B错误。由于小鼠的B淋巴细胞和小鼠的T淋巴细胞含有相同抗原,所以经过免疫的家兔血清能使小鼠的T淋巴细胞凝集,C正确。由题干信息无法推断出家兔T淋巴细胞和小鼠T淋巴细胞有相同抗原,D错误。

- 10 -

22.A

23.解析:选D。据题目中“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药物P浓度的升高,癌细胞凋亡率升高”可得出,药物P可能诱导了癌细胞中凋亡基因的表达,A正确;细胞癌变和细胞凋亡都受相应基因的控制,B正确;癌细胞的形态变化能用显微镜观察到,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初步了解药物P对癌细胞的影响,C正确;mRNA 种类的变化,可作为判断癌细胞是否凋亡的依据,而tRNA种类不变,不可作为判断依据,D错误。

24.解析:选B。A分泌的物质作用于B,进而提高机体耗氧率和兴奋性,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若A分泌的物质进入血液后,最终调节C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抗利尿激素;若E作用于B,对应的E细胞末端处发生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如果A突触小体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25.解析:选D。根据题意可知,A错误。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3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8号;假设控制甲病的等位基因为A、a,控制乙病的等位基因为B、b,则3号(AaXY)和4号(1/2aaXX、1/2aaXX)个体生下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为(1/2)×(1/2)×(1/4)=1/16,B错误。甲病的致病基因表达时,翻译产生的肽链与正常的肽链相比一定发生改变,C错误。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的识别和结合位点,D正确。

26.解析:(1)某一区域全部生物的总和叫做群落,包括所有动植物和微生物。(2)根据能量传递的规律可知,种群A属于第一营养级,种群B、C属于第二营养级,种群D、E属于第三营养级,种群F属于第四营养级,因此,绘成的食物网如图,该食物网最多有4条食物链。(4)当引入专食F的水生动物后,种群D、E的数量增加,导致种群B、C数量减少。(5)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BB

Bb

B

答案:(1)生物群落(或群落) (2)4 (3)生物放大 (4)BC (5)自我调节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27.解析:(1)叶绿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即图乙的④上。叶绿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通常用无水乙醇(或95%乙醇)来提取。叶绿素具有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作用,所以叶绿素含量降低会减少叶绿体对光能的吸收。(2)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减少,会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使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减少,造成气孔关闭,导致CO2吸收减少,进而影响卡尔文循环中3-磷酸甘油酸的生成。(3)在卡尔文循环中,除了有三碳糖生成外,还会有RuBP的再生,以保证此循环可不断进行。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在该过程中,有的三碳糖离开循环,从叶绿体基质到达细胞质基质,在细胞质基质即图乙的②处合成蔗糖,供植物体

- 11 -

所有细胞利用。

答案:(1)④ 95%乙醇(95%酒精、无水乙醇、无水酒精也可) 对光能的吸收(叶片对光能的捕获/叶片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也可)

(2)(水分含量减少)气孔关闭导致CO2吸收减少(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也可) 卡尔文 (3)RuBP(核酮糖二磷酸也可) ②

28.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黑色性状受基因A控制,并且A对A、a完全显性,则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有AA、AA和Aa三种。根据表格分析,基因A控制棕色或灰色,基因a控制灰色或棕色,Aa控制花斑色,说明基因A与a表现为共显性。(2)组别④中,灰色个体为aa或AA,棕色个体为AA或aa,遗传图解如答案所示。(3)两只黑色卷毛的雌、雄亲本杂交,产生F1共7只,其中1只为花斑色(Aa)直毛,即卷毛亲本的后代中出现了直毛个体,说明卷毛是显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XX、AaXY或AaXX、AAXY,两亲本产生的黑色卷毛雌性子代中,纯合子的概率=1/3(AA)×1/2(XX)=1/6,所以杂合子的概率为5/6。

答案:(1)AA、AA和Aa 共显性

++

++

BB

Bb

B

Bb

B

++

(2)

注:灰色和棕色的基因型可互换。 (3)卷毛 AAXY或AaXY 5/6

29.解析:(1)由表中成分可知,配方中无凝固剂,因此属于液体培养基。若要获得木糖醇高产菌株的菌落,则应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因此需加入凝固剂(常用的是琼脂)。该培养基中主要的碳源为木糖,而主要的氮源则为蛋白胨。(2)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从培养基的角度分析,应保证无杂菌污染,因此培养基溶化后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3)从自然界中寻找目的菌时应根据微生物对生存环境的需要到相应环境中去找,本题所用菌种为木糖醇高产菌株,因此应分布在富含木糖的环境中。(4)摇床培养可以增加培养液中溶解氧的浓度,这样的条件有利于需氧型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根据摇床培养可以快速获得大量的木糖醇高产菌株,由此可以判断木糖醇高产菌株的异化作用类型为需氧型。此外摇床培养还能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充分利用营养物质,因此摇床培养通常应用于发酵生产的过程中。

答案:(1)液体 琼脂(凝固剂) 木糖、蛋白胨 (2)灭菌 A (3)富含木糖

(4)需氧型 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充分利用营养物质

30.解析:(1)降低免疫排斥反应的实质是对抗原的处理,故采用将供体基因组导入某种

B

B

- 12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思路: ①设定电刺激器发出单个脉冲电压的持续时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与讨论 ①用低于腓肠肌阈强度的电压刺激标本的坐骨神经,腓肠肌却能收缩,说明坐骨神经的兴奋性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腓肠肌。 ②与阈强度刺激相比,增大刺激强度,检测到腓肠肌肌膜动作电位的峰值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选择性破坏肌膜凹入肌纤维内部的结构,再给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