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20:05:09

17.下列对各句的结构关系和表达效果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 递进关系,从力量和性质两个方面强调人类具有的改变自然的力量及其影响。

B.“这个脆弱的小生命现在迫切地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钻到地下去寻觅藏身之所。” 因果关系,明确了立刻钻到地下藏身的原因。

C. “即使这么漫长的时间内可能奇迹般地实现了适应,也将毫无用处。” 转折关系 ,强调适应的无用来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D.“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选择关系,催人觉醒,激励人们起来斗争。

18.下面诗词名句的词牌名、作者名全对的一组是( )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②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④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A.①《水调歌头》毛泽东 ②《 雨霖铃》 柳 永 ③《声声慢》 李清照 ④《扬州慢》李 煜 ⑤《浣溪纱》 晏 殊 ⑥《西江月》 苏 轼 B.①《沁园春》 毛泽东 ②《雨霖铃》 柳 永 ③ 《如梦令》 张志和 ④《扬州慢》姜 夔 ⑤《渔歌子》白居易 ⑥《江城子》苏 轼

C.①《水调歌头》毛泽东 ②《雨霖铃》柳 永 ③《清平乐》 李清照 ④《西江月》苏 轼 ⑤《渔家傲》范仲淹 ⑥《浣溪沙》张志和 D.①《沁园春》毛泽东 ②《雨霖铃》 柳 永 ③《声声慢》 李清照 ④《扬州慢》姜 夔 ⑤《浣溪纱》晏殊 ⑥《江城子 》 苏轼 19.下列有关古诗句中的常用典故解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冰雪”古人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B.“月亮”古人常以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C.“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就是重在用蝉喻指自己高洁的人品。

D.“草木”古人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20.下列各句所用表现手法及其效果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一句运用了借景抒情,虚景

5

写实情的手法,词人借用想象之景营造了一个迷蒙辽阔的意境,含蓄深沉地表现了词人分别后抑郁难舍、孤独寂寞的感情。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句最妙就在于词人能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词人把古代意象中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件事物:寒夜、杨柳、晓风、月影,集中渲染成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烘托离人形只影单、孤零惆怅的心境。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虚实相生、虚实相济的手法,状写庐山瀑布的动人雄姿。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润中。”运用以动衬静,动静相映的手法,作者通过“花落”、“月出”,特别是“鸟鸣”这些动态景象,既反衬出春涧的幽静、迷人,又使春涧绝不枯寂而显出内蕴生机。

二、现代文阅读(共三大题,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一)

过年时还有一件趣事不能不提,那就是装财神和接财神。往往是你一家人刚刚围桌吃饺子时,大门外就起了①的歌唱声:“财神到,财神到,过新年,放鞭炮。快答复,快答复,你家年年盖瓦屋。快点拿,快点拿,金子银子往家爬……”听到门外“财神”的歌唱声,母亲就②半碗饺子,让男孩送出去。扮财神的,都是叫花子。他们有的提着瓦罐,有的提着竹篮,站在寒风里,等待着人们的③。这是叫花子们的黄金时刻,无论多么吝啬④的人家,这时候也不会舍不出那半碗饺子。那时候我很想扮一次财神,但家长不同意。

现在,如果愿意,饺子可以天天吃,没有了吃的吸引,过年的兴趣就去了大半,人到中年,更感到时光的难留,每过一次年,就好像敲响了一次警钟。没有美食的诱惑、没有神秘的气氛、没有纯洁的童心,就没有过年的乐趣,但这年还是得过下去,为了孩子。我们所怀念的那种过年,现在的孩子不感兴趣,他们自有他们的欢乐的年。

21.选文①②③④序号处所缺词语分别是( )

A. 响亮 端上 赠予 小气 B. 嘹亮 端上 赠予 吝啬 C. 响亮 盛上 施舍 吝啬 D. 嘹亮 盛上 施舍 小气

22.“装财神和接财神’’为什么会成为我记忆中过年时不得不提的一件趣 事?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财神们的歌声让人们觉得很喜气,成为大年初一一道靓丽的风景。 B.乞丐们在这一天需要凭自己的劳力才能吃到饺子。

C.从乞丐的装财神到人们的接财神中,体现大家对来年有个好运到的期盼之心。

D.财神的歌,人们的饺子,使我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情。

23.下列有关选文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6

A.选文第一段主要写了正月初一装财神和接财神的风俗。由此看来,本段的中心句就是本段第一句话。

B.选文第二段是文章的结尾,作者试图在今昔对比的情境下对回忆的内容发出感慨,点明主题。

C. 全文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过去的年,依次写了“辞灶——腊八——除夕——春节”这几个节日;因为“年”是一个时间概念,过去的年也与现在的年有些差别,所以要想把过去的年写清楚,时间自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D.“年”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它是有程序的,所以要想把这个节日说清楚,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节日客观的进程。所以,文章的结构虽然简单朴素,却很好地表达了应该表达的内容,这也是本文结构上的最大特色。

2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檀香刑》、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等。其中的《檀香刑》被翻译成日文、韩文、英文等多国文字。

B.莫言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C.莫言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系列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被读者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 “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

D.本文选自《什么气味最美好》。这是一部最能反映莫言创作特色的短篇小说选集。而他本人则于2011年凭借长篇小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5.下列有关课文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月初一时,一家人欢聚团圆吃饺子时,叫花子会扮上财神,到各家门口说些吉祥如意的话,乞讨饺子,而各家各户为图个吉利,也不会拒绝。

B.在今昔对比中,作者的情感表露无遗:过去的年虽然穷,但是有希望,有期待,有与平时的差异,有许多的风俗习惯,因此也就有了许多的诗意,许多的故事,显出了年的不平凡和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而这一切在现在都失落了,现在人们富了,但却少了情趣,少了诗意。

C.文章回忆小时候过年时的几个重要日子,尤其是对除夕进行了重点描写。文章展现了极具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寄托了对过去的留念。

D.全文主观色彩浓郁,行文天马行空,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情真意切。

(二)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点——一棵( ),一丛( ),一根( ),或者一条( )——蜕掉身上的皮。找到后,它

7

就爬上去,用前爪牢牢地抓住,仰着头,让前爪成为固定不动的支撑点。 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的中线慢慢裂开,里面露出了淡绿色的蝉体。随着蜕皮的进展,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爪,最后是翅膀与后爪。此时,除掉尾部,身体都已经出来了。

然后,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在空中向后腾空,只留尾部一点固着在旧皮的鞘中。它翻转身体,使头部向下,将折皱的翼向外伸直、张开,接着又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用腰部的力量尽力将身体翻上来,恢复头朝上的正常姿势,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再把尾部从鞘中脱出。全部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现在它已经完全自由了。

在短时间内,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还不十分强壮。它那柔弱的身体,在还不具有足够的力气和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空气和阳光。它只用前爪挂在已蜕下的皮上,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它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慢慢地变成了棕色,它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找到了树枝,大概到十二点半才会弃下它的皮飞去。那空壳仍挂在树枝上,有时竟能保持一两个月之久。

26.根据文意,选文第一段括号中应填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 小荆棘 百里香 野草秆 灌木枝 B. 小荆棘 灌木枝 百里香 野草秆

C. 野草秆 百里香 灌木枝 小荆棘 D. 野草秆 灌木枝 百里香 小荆棘 27.下列有关选文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主要是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 B.选文第二、三、四段是集中写对蝉蜕皮情形的观察和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

C. 所选文段在文中隶属于第一部分“蝉的地穴”,内容上重在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不能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

D.选文主要是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进行。内部层次可细化为三个层次,即首尾各为一层,中间两段为第二层。

28.根据原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蝉的整个蜕壳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 B.蝉从壳里蜕出来的时候身体是棕色的。

C.绿色的蝉可以同平常的蝉一样,弃下它的皮飞走了。 D.蝉蜕下来的壳很快就会消失不见了。 2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昆虫记》共十卷,副标题为“对昆虫世界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昆虫记》被称之为“昆虫的史诗”。它除了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生活折射出人类的世界。

B.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也被达尔文称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

8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7.下列对各句的结构关系和表达效果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 递进关系,从力量和性质两个方面强调人类具有的改变自然的力量及其影响。 B.“这个脆弱的小生命现在迫切地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钻到地下去寻觅藏身之所。” 因果关系,明确了立刻钻到地下藏身的原因。 C. “即使这么漫长的时间内可能奇迹般地实现了适应,也将毫无用处。” 转折关系 ,强调适应的无用来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 D.“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选择关系,催人觉醒,激励人们起来斗争。 18.下面诗词名句的词牌名、作者名全对的一组是( )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②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