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项检测卷(六)实验A卷解析版
基础保分练
一、选择题
1.(2018·盐城模拟)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葱管状叶或菠菜叶都可作为提取光合色素的材料 B.植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必须使用显微镜观察 C.植物生长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越利于统计不同时期的细胞数 解析:选A 洋葱管状叶和菠菜叶均含叶绿体,可作为提取光合色素的材料。用花生种子匀浆检测脂肪时不需要使用显微镜。植物生长素不属于蛋白质类物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显微镜放大倍数如果太高,一个视野中细胞数太少,反而不利于统计不同时期的细胞数。
2.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CaCO3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以利于绿叶中的色素的提取 B.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条最上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C.色素带的宽窄取决于液泡中色素含量的多少 D.不同色素带在滤纸上的呈现可以是带状或同心环状
解析:选D 加入CaCO3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色素被破坏;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层析后处于滤纸条最上方;色素带的宽窄取决于叶绿体中色素含量的多少;不同色素带在长方形滤纸条上呈现带状,在圆形滤纸条上呈同心环状。
3.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用台盼蓝溶液染色可增强计数结果的有效性 B.加大初始接种数量可以缩短达到K值的时间
C.培养液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冷却到适宜温度才能接种
D.改变培养液氧气供应对酵母种群的K值没有影响,因为酵母呼吸方式是兼性厌氧型 解析:选D 实验只对活酵母菌进行计数,台盼蓝可将死酵母菌染成蓝色,所以可以增强计数结果的有效性;K值不变的情况下,加大初始接种数量,可以缩短达到K值的时间;培养液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后,需冷却到适宜温度才能接种,否则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菌;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pH、溶氧量等都会影响酵母菌种群的K值。
4.如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测定的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酸性条件能促使淀粉分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H为11时,淀粉酶的活性完全丧失 B.pH为3和9时,淀粉酶的活性不同
C.试管中溶液的pH由13调为7后,淀粉含量明显减少
1
D.先将淀粉与淀粉酶溶混合后,再调节各组混合液的pH
解析:选B pH为11时,1 h后淀粉剩余量相对值小于1.0,说明淀粉酶的活性没有完全丧失;由题图可知,pH为3时与pH为9时,1 h后淀粉剩余量相对值相同,又由于酸能促使淀粉分解,所以两组中淀粉酶的活性不同;分析题图可知,pH为13时,淀粉酶已经完全丧失活性,将pH由13调为7后,淀粉酶的活性不会恢复,淀粉含量不会明显减少;若先将淀粉与淀粉酶溶混合后,再调节各组混合液的pH,会导致每组实验的淀粉酶在没有达到设定的pH之前都已经开始进行催化反应了,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
5.下列有关临时装片的制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分别滴加清水和生理盐水 B.盖盖玻片时,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盖玻片,使其一侧接触载玻片上液滴,缓缓放平 C.洋葱表皮细胞显微视野中,边缘很黑、内为空白的圆形结构是未经染色的细胞核 D.观察用健那绿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看到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该结构称为嵴 解析:选A 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住盖玻片,使其一侧接触载玻片上液滴,缓缓放平;洋葱表皮细胞显微视野中,边缘很黑、内为空白的圆形结构是气泡;观察用健那绿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只能看到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看不到线粒体内部结构。
6.(2019届高三·姜堰高级中学诊断)下列实验过程中,生物材料不需要始终保持活性的是( )
A.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B.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C.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解析:选C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时,细胞必须保持生活状态。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酵母菌必须要保持活性,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解离时盐酸会杀死根尖细胞,故此实验的生物材料不需要保持活性。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酵母菌必须要保持活性,才能进行正常的增殖。
7.(2018·江苏四校联考)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 A.恩格(吉)尔曼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C.摩尔根以果蝇为研究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温特利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进行实验发现了促进植物生长的是吲哚乙酸
解析:选C 恩格(吉)尔曼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好氧细菌的分布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研究方法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摩尔根以果蝇为研究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温特利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进行实验发现了促进植物生长的是某种化学物质。
2
8.洋葱是中学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有关以紫色洋葱为材料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0.3 g·mL蔗糖溶液处理鳞茎叶外表皮,视野下的每个细胞质壁分离程度相同 B.以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的分布 C.以根尖为材料,利用苯酚品红溶液染色可观察到每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 D.以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在高倍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到液泡、核糖体等结构
解析:选B 鳞茎叶外表皮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用0.3 g·mL蔗糖溶液处理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情况不一样;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液泡无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利用苯酚品红溶液染色后,只有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才能观察到染色体;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核糖体等结构。
9.(2018·泰州中学段考)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 B.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
C.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促进生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D.枝条的生根数量可作为实验的测量指标
解析:选B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进行预实验时,设置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梯度较大,且需要蒸馏水处理组作为空白对照,以确定生长素类似物适宜的浓度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正式实验时,缩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梯度的设置,可不设置空白对照;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除了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以外,其他实验条件适宜且相同;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的两侧,会找到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一个低浓度和一个高浓度;由于生长素类似物能够促进插条生根,因此因变量的测量指标可以是枝条的生根数量。
10.下列化学试剂在实验中的作用相同的是( )
A.酒精在“微生物培养”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 B.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探究pH对酶的活性”中的作用 C.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 D.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利用鸡血粗提取DNA”中的作用
解析:选D 酒精在“微生物培养”中的作用是消毒,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中的作用是洗去浮色;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中的作用是解离,在“探究pH对酶的活性”中的作用是调节pH;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中的作用是形成Cu(OH)2,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是在碱性环境下与肽键形成紫色络合物;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利用鸡血粗提取DNA”中的作用都是使细胞吸水涨破。
3
-1
-1
11.科研人员围绕培育四倍体草莓进行了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草莓幼苗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诱导形成多倍体
B.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所以各组草莓幼苗应数量相等、长势相近 C.由实验结果可知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1 d最容易成功
D.判断是否培育出四倍体草莓的简便方法是让四倍体草莓结出的果实与二倍体草莓结出的果实比较
解析:选D 草莓果实的大小受到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鉴定四倍体草莓的简便方法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
1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解析:选C 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D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培养基中的P经宿主(大肠杆菌)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中,不能寄生在肺炎双球菌中;T2噬菌体的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只能发生在其宿主细胞中,不能发生于病毒颗粒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核酸是RNA,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且二者的增殖过程不同。
13.(2018·扬州期末,多选)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用差速离心法将蓝藻的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B.预实验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浪费 C.林德曼运用定量分析法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
D.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是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解析:选BC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一般用于分离真核生物的细胞器。预实验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减少因设计的盲目性而造成的浪费。林德曼运用了定量分析法研究赛达伯格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达尔文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确实是某种刺激引起的。
14.(多选)颜色变化是生物实验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颜色变化的
32
32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