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植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强度,即可知蛋白对激素结合能力的大小。 2、钙调素(CaM)
存在于细胞溶质中的一类小分子的水溶性蛋白,能可递的与ca2+结合。当与Ca2+结合后可活化一些关键性的酶从而对许多代谢活动具凋节作用,是影响细胞活动的第二信使。
3、植物激素:指一些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并经常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可在各个部位(包括合成部位)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有出长素类,赤要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和乙烯。 4、植物生长调节剂
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它们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即能促进抑制或以某种方式使植物生理过程发生变化的微量有机物。
5、燕麦试法:是生长素的定量测定法,具体作法是将几个切下的胚芽鞘尖放在琼胶块上,然后将琼胶切成许多小块,放在黑暗中生长有胚芽鞘断茎的一侧,胚芽鞘则会受琼胶中所含生长素的影响而发生弯曲。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浓度与燕麦去尖胚芽鞘的弯曲度成正比。
6、燕麦单位:用燕麦试法对生长素进行生物测定时所用的生长素的相对单位,即在22-23℃,相对湿度92%,作用时间90分钟,使燕麦胚芽鞘弯曲100的2立方毫米琼脂中的生长素含量为一个燕麦单位。 7、细胞分裂素:指具有和激动素相同生理活性(促进细胞分裂)的所有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化合物,都叫细胞分裂素。
8、脱落酸:是具15个碳原子的萜类化合物,对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如抑制根和茎的生长,抑制种子萌发和芽的开放,加速器官衰老和脱落,并促进气孔关闭。
9、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的运输都是形态学从形态顶端相基部传导,是一种主动的运输过程,茎类和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最明显,其方向不能递转,这种向基的运输称极性运输。 10、赤霉素:是在化学结构上具有赤霉素烷环彼此非常近似的一类化学物。由于赤霉素烷环上双键和羟基的数目和位置不同,就成了各种赤霉素,已知的赤霉素有10多种。最常见的是赤霉酸(GA3),分子式为:C19H22O6。
11、三重反应:乙稀可抑制黄化豌豆幼苗上胚轴的伸长生长;促进其加粗生长;上胚轴失去负向地性生长特性,而横向生长。这三种反应称为“三重反应”,是植物对乙烯的一种特殊反应。
12、生长延缓剂:人工合成的能抵制植物生长的化合物,对植物有矮化效应,如矮壮素、福斯方-D、B9等,生长延缓剂能抑制GA的生物合成,具抗GA的作用,因此施用GA可解除生长延缓剂的作用。
13、生长抑制剂:植物体内产生的或人工合成的抑制植物生长即抑制细胞的分裂和伸长的物质如酚类,三碘苯甲酸、脱落酸等它们在抑制茎的生长、种子萌发和芽的休眠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人工合成的生长抑制剂中包括抗生长素和抗赤霉素类的物质。
14、抗生长素:指一类在化学结构上和生长素很相似,可通过竞争性抑制而产生和生长素相反作用的物质。如三碘苯甲酸和整形素等。
15、抗赤霉素:指一类在化学结构上和生长素不同,和其他刺激生长的植物激素如赤霉素、激动素也不相同,具有抑制和破坏赤霉素的作用。例如,马来酰肼、矮壮素、福斯方D、AMO-1618和B9等。它们被称为抗赤霉素。
16、偏上生长:植物在含有乙烯的环境中,往往发生叶枘弯曲,叶片下垂的现象,这种异常的形态学现象称为偏上生长。它是植物接触乙烯所发生的特征性反应之一。
17、激素受体:激素原初效应的发生的位点,均为蛋白质故称受体蛋白,对植物激素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和亲和力,能识别激素信号,并将信号转变为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最终表现出激素特有的生物学效应。
18、生长素: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即吲哚乙酸,缩写IAA,它能促进细胞的生长,促进梅枝生根,
41
防止器官脱落等生理作用,白IAA发现后,又相继发现一些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具有IAA同样生理作用的化合物如吲哚乙晴,吲哚丁酸2.4-D等。
19、靶细胞:激素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形成,并运输到另一些部位中产生效应,接受激素并呈现激素效应部位的细胞称为靶细胞。大麦种子糊粉层细胞是赤霉素作用的靶细胞。
20、油菜素内酯:是首先从油菜花粉中分离出的一种生理活性物质,其结构为甾醇内酯化合物,分子式:C28H48O6。具有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提高弱势花结实率,增加植物递性等生理效应。
21、三十烷醇:简称TRIA,可从蜂蜡中获得,因此也称蜂蜡醇。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伯醇,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生理作用。
22、多胺:是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量脂肪族含氮碱,例如腐胺、亚精胺、尸胺和精胺等胺类的总称。主要分布在分生组织中,具有刺激生长和防止衰老等作用。
23、激动素:简称KT,文不是天然的植物激素,而是DNA的降解产物,其或分为6—糖基氨基嘌呤,因能促细胞发生分裂,故称激动素。
24、束缚生长素:亦称结合生长素,指植物体内一部分与蛋白质、葡萄糖,肌醇或天冬氨酸结合成络合物,失去活性的生长素,它可能是细胞内生长素的一种贮藏形式。 25、对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植物激素有( );对生长有抑制作用的植物激素有( )。
IAA、GAA和CTK;ABA和Eth。
26、1955年,F、skoog等人首次从高压灭菌的鲱鱼精子DNA中分离出 。D C.Lethan和C.O.Miller在1963年首次从 中分离出天然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即 。
激动素 未成熟的玉米种子 玉米素
27、黑泽(E.Kurosawan)在1926年研究 时发现了赤霉素。1938年,薮田(T.Y.abuta)和住木(Y.Sumiki)从 分离出2种赤霉素结晶。水稻恶苗病 赤霉菌。 28、在下列生理过程中,哪2种激素相互拮抗?(1)气孔开关 ;(2)叶片脱落 ; (3)种子休眠 ;(4)顶端优势 ;(5)α-淀粉酶的生物合成 。
(1)细胞分裂素与脱落酸; (2)生长素和乙烯; (3)赤霉素与脱落酸; (4)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 (5)GA与ABA。
29、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是 ;化学结构最简单的植物激素是 ;已知种数最多的植物激素是 ;具有极性运输的植物激素是 。IAA;Eth;GA;IAA。
30、生长素和乙烯的生物合成前体都为 。GA和ABA的生物合成前体相同,都为 ,它在 条件下形成GA,在 条件下形成ABA。
氨基酸 甲瓦龙酸(MVA); 长日照; 短日照。
31、植物激素也影响植物的性别分化,以黄瓜为例,用生长素处理,则促进 的增多,用GA处理,则促进 的增多。雌花 雄花。
32、 是一类具芴环(C6H4CH2C6H4)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能抑制IAA的运输,从而引起一系列畸形生长现象,包括顶端优势和向性生长的消除,也能抑制种子发芽、拮抗GA的作用,还能使经过春化的鳞茎植物不能抽苔。形态素(或称整形素)
33、六十年代初, 实验技术的应用使乙烯的研究出现飞跃,近年来美籍华裔学者 在乙烯生物合成的研究中作出了杰出贡献,乙烯生物合成的调节酶是 。
气相色谱 杨祥发 ACC合成酶。
34、大麦种子萌发时由胚中形成 运输至 ,诱导 形成,分泌至
中。促进 水解为 。
GA 糊粉层细胞 α-1淀粉酶 胚乳 淀粉 麦芽糖
35、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是由 通过两条途径合成的,一条是首先 形成 。再形成吲哚乙醛,最后将醛基氧化形成吲哚乙酸,另一条首先 形成 ,然后 形成吲哚乙醛。最后再转变为吲哚乙酸。
42
色氨酸 脱氨 吲哚丙酮酸 脱羧; 脱羧 色胺 脱氨。
36、为解决下述生产问题应先用的生长物质是:①打破马铃薯块茎的休眠 ,②促进胡萝卜当年开长 ;③延长离体小麦叶片的衰老 ;④小麦田除草 ;⑤棉花、胡萝卜田间除草 ;⑥促气孔关闭,降低蒸腾速率 ;⑦防止小麦徒长倒伏 ;⑧香蕉催熟 ;⑨诱导番茄形成无籽果实 ;⑩抑制烟草腋芽萌发 。
① GA; ②GA; ③CTK; ④2.4-D; ⑤敌草隆; ⑥ABA; ⑦CCC; ⑧Eth(或)乙烯利即CEPA; ⑨2.4-D; ⑩MH。
37、脱落酸可以拮抗 诱导长日植物开花的效果,而且还能使短日植物在 条件下开花。
GA 长日(∠O)
38、实践上一般不将IAA直拉施用在植物体上,这是因为 的缘故。
IAA在体内受IAA氧化酶破坏效果不稳定。
39、配成一定浓度的GA溶液,在夏季室温下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效果降低,是因为GA转变在无活性的 和 等的缘故。伪赤霉素 赤霉烯酸。
40、ABA除了抑制 和 外,还有促进 、 、 、 等生理作用。
细胞分裂 伸长 器官脱落 休眠 气孔关闭 衰老。
41、赤霉素和ABA都是属于 物质,前者为一种 ,后者是一种 ,所有GA在化学结构上都具有共同骨架,这个骨架称为 。
类萜类 四萜 倍半萜 赤霉烷
42、植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素类都是 矿生物,其上的任何原子被替代或在N5一位置上的N被替代,将 。不变动基本结构而仅更换其它基因,可获得 。
腺嘌呤 表失CTK的生理活性 较天然CTK活性更强的合成化合物。
43、植物体内IAA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是 ,该物质的合成需要 元素的参与。IAA氧化酶需要的两个辅基是 和 ,催化IAA氧化的主要产物是 。
色氨酸 Zn 一元酚 Mn2+ 吲哚醛
44、乙烯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是 ,通过 循环形成的乙烯来源于 中 分子的第 、 碳原子。
蛋氨酸 蛋氨酸循环 ATP 核糖 4.5
45、束缚的生长素以 和 等形成存在,在植物体内可能具有 、 、 等生理作用。
吲哚乙酰糖酯 吲哚乙酰肽 贮藏生长素 解毒 保护组织
46、除草剂敌稗对水稻无害,因为水稻体内含有 酶,可将敌稗分解为 和 。
酰胺水解酶 3.4——二氯苯胺 丙酸
47、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诱导往往具双重性。通常情况下,当 促进生长,超过 则诱导 形成,从而抑制植物生长,当 则杀死植物。
低浓度时 超过最适浓度 乙烯 更高浓度的生长素
48、首次进行胚芽鞘向光性试验的人是 ,首次从胚芽鞘尖分离出与生长有关物质的人是 ,1934年荷兰人 等分离出纯的吲哚乙酸。
达尔文(C.Darwin) 温特(F.W.Went) 郭葛(F.Kogl)
49、现在知道在高等植物中还含有一些具有生长素活性的化合物如: 、 、 。
吲哚乙醛 吲哚乙醇化 吲哚乙腈 (或4-氯吲哚乙酸等) 50、请写出下列代号的中文名称
IAA ;GA ;CTK ;ABA ;ETh ;NAA ;2.4-D ;IBA ; ZT ; KT ;IPA ;MH ;TIBA ;CCC ; BA ; CEPA ;
吲哚乙酸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 α-萘乙酸
43
2.4-二氯苯氧乙酸 吲哚丁酸 玉米素 激动素 异烯基腺苯 马来酰肼 三碘苯甲酸 矮壮素 N6-芐基腺嘌呤乙烯 乙烯利
51、为防止马铃薯、洋葱、大蒜等在贮茂期间发芽。可采用的生长调节剂为 。C A、碘苯甲酸 B、整形素 C、马来酰肼 D、乙烯利 52、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最根本的区别是 。C
A、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B、二者的生物活性不同 C、二者合成的方式不同 D、二者在体内的运输方式不同 53、吲哚乙酸氧化酶需要 作为辅助因子。B A、二元酚 B、Mn2+ C、Fe2+ D、Zn2+
54、以下各种酶中,不仅有 不参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生物合成。B A、 色氨酸转氨酶 B、吲哚乙酸氧化酶 C、吲哚乙醛氧化酶 D、腈水解酶 55、关于生长素作用的酸生长理论认为生素的受体存在于 上。C A、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质膜 D、线粒体膜
57、生长素促进枝条切段根原在发生的主要作用是 。B
A、促进细胞伸长 B、刺激细胞分裂 C、引起细胞分化 D、促进物质运输 58、目前,世界各地主要采用 的方法生产赤霉素。C
A、 人工合成 B、从患恶苗病的水稻中提取 B、 C、从赤霉菌中提取 D、从高等植物顶端提取 59、下列物质中,除 外均为天然的细胞分裂素。D
A、玉米素 B、异戊烯基腺嘌呤 C、双氢玉米素 D、苄基嘌呤 60、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分裂素主要是调节 。B
A、细胞核分裂 B、细胞质分裂 C、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D、细胞壁的可塑性 61、脱落酸、赤霉素和类胡萝卜的素都是由 单位构成的。A A、异戊二烯 B、氨基酸 C、不饱和脂肪酸 D、甲瓦龙酸
62、下列植物激素中, 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花脱落与衰老。B A、生长素 B、乙烯 C、赤霉素 D、细胞分裂素。 63、 对乙烯的生物合成起促进作用。D A、AVG B、N2 C、低温 D、O2
64、以下叙述中,仅 是没有实验根据的。C
A、 乙烯促进鲜果的成熟,也促进叶片的脱落 B、乙烯抑制根的生长,却刺激不定根的形成 B、 乙烯促进光合磷酸化 D、乙烯增加膜的透性
65、油菜素甾体类生理活性物质广布于植物的名种器官中。但它们在 中含量最高。D A、根 B、茎 C、叶 D、花粉
66、杀死棉花,胡萝卜的地中的杂草,可选用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A A、敌草降 B、西玛津 C、2.4—D D、除草醚 67、乙烯利在PH为 条件下,能分解释放乙烯。C
A、3以下 B、3.5—4.0 C、4以上 D、以上都不是 68、将等量且适量的下列四种生长调节剂分别用于大田的作物上,()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且药效期最长。A
A、NAA B、ABA C、IAA D、MH 69、根、茎、芽对长素敏感程度的顺序为:B
A、根>茎> 芽 B、根>芽>茎 C、芽>茎>根 D、茎>芽>根 70、向农作物喷施B9等生长延缓剂可以 A
A、增加根冠比 B、降低根冠比 C、不改变根冠比
4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